天天看点

当我帮儿子找到“价值感”时,他终于开始努力学习了

作者:百合读书

“你做得很好,我为你感到骄傲”

“你努力拼搏的样子让我十分开心,看来你在慢慢接纳自己的过程中,才成为你原本的样子”。

这两句话是我之前和现在跟儿子的对话,同样都是肯定孩子,前者是肯定一种结果,而后者则是肯定过程。

肯定结果时,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是不是做得不好时就不为孩子感到骄傲了?这无形中会造成孩子内心的不安和不安全感。

似乎只有他一直要保持着进步,一直要做得这么好时,才能得到鼓励和肯定。

于是,就会惶惶不安,生怕自己犯一丁点错误,也怕自己会退步。

这无疑增加了孩子的情绪波动。相反,肯定行为,肯定过程,而不是赞扬结果时,孩子就更心态平和,更能情绪稳定的看待结果。

当我帮儿子找到“价值感”时,他终于开始努力学习了

从前,我也很纳闷,我也在一直鼓励孩子和试图看见孩子,但怎么孩子还会时不时的emo,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呢?

直到发现自己用错了反馈方式,才意识到把鼓励当成了积极反馈,而不是关注他的情绪,他当下正做的事以及在事中得到的进步,这才是成长型鼓励和反馈模式。

像一些为孩子赋能的话,我会从之前的“你真棒”:

我喜欢你慢慢接纳情绪时的勇敢,你看现在emo时调节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你不仅在学习中找到了方法,还能在同样题型中一题多解,真不错;

你这段非常棒,你是怎么做到物理和化学又上一个新台阶的?

哇,你好像找到了学习生物的方法了?你思考了什么?还是做了什么,让你突然悟了?

这些不经意的“小鼓励”,让孩子在这一周对学习的态度变得很是积极,虽然还会时不时对自己怀疑,但大部分时候,对自己都是积极的肯定。

当我帮儿子找到“价值感”时,他终于开始努力学习了

我也不再问孩子上课质量怎么样?也不会再问昨晚睡得好不好?而是换了一个开放式问题:今天过得怎么样?

然后孩子就会很开心地跟我聊学习情况,聊同学关系,也会聊自己的状态与情绪,听他说各科都有进步,正确率越来越高。

我忍住问成绩的想法,只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状态。他开心,我就跟着开心,至于考得怎么样,学习效果怎么样,一句都不多问。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需要“适度”,也不能因为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要殷勤的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言。

所以,更多时候倾听而不是急着去表达。有时说得少,才能听得多。

当父母多去挖掘孩子身上积极和做得好一面,孩子的价值感就慢慢会增加,要是只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不仅没有一点用,反而让孩子觉得反感。

当我帮儿子找到“价值感”时,他终于开始努力学习了

尤其是对于否认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肯定也不会让孩子相信,但还可以换一种成长型的方式去对话,告诉他们足够聪明和足够有能力去做一些舒适区边缘的事。

一方面肯定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另一方面告诉孩子努力和勇敢的挑战,才会有好的结果。

同时,我也不再注重分数和名次,而是告诉孩子暂时没有取得好成绩,很让人觉得失落,你肯定很不甘心,也很有挫败感,觉得自己太菜了。不过,我也很期待你把学习当成提升自己,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分数。

当我帮儿子找到“价值感”时,他终于开始努力学习了

毕竟,你通过之前的努力,情绪调节的能力越来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来越高,而且你的心力在不断变强,这些都是你的进步和强大之处。

你可以现在觉得自己很菜,能力不行,但我希望你接受一个想法,那就是你是很优秀的,只是你看不见自己。即便你现在不相信自己,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对自己的观望,不要总是批判自己,否认自己。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优势非常重要,当我用成长型思维去引导孩子时,孩子慢慢对自己有了正向反馈,他开始说:

我觉得自己背课文和背单词,比别人快好几倍;

我还是会容易不开心,但我过会就调整过来了;

我能冷静看待犯困,尽量减少跑神;

我做题速度越来越快,物理和化学,生物错误率减少了,数学也比之前好了。

看到孩子不再总说“我太菜了”时,而换成了更开放、更客观的自我评价时,我的心乐开了花。我知道孩子慢慢告别了自我否认时的固定型思维,开始以成长型思维看待自己。

我想传递给孩子一个信号:他足够聪明,也足够有天赋,但也需要用足够的努力去获取想要的结果。

这样在前行的过程中,孩子才不会迷失自我,才懂得只有努力,只有持续变好,人生才有无数可能,所有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