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作者:智研咨询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摘要:巧克力不仅口感细腻甜美,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来制作蛋糕、冰激凌等,现如今,巧克力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食品,而是相爱的人们相互表情达意的凭证,是节日馈赠亲朋好友得体而深受欢迎的精美礼品,更是人们放松心情,补充能量的营养休闲食品。2022年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41.82亿元,同比增长7.51%。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一、定义及分类

巧克力通常由可可固体、可可脂、糖和乳制品制成。目前,巧克力的分类方法众多,不同国家、巧克力协会等对巧克力的分类方法不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343-2016的划分,巧克力可分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两种类别。根据可可的含量(指可可浆、可可脂与可可粉的总比例),巧克力可分为黑巧克力(亦称纯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及其他巧克力这四种。巧克力制品由巧克力及其他食品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根据巧克力产品的配料与形态,巧克力制品可分为混合型巧克力制品、涂层型巧克力制品、糖衣型巧克力制品及其他型巧克力制品。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二、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巧克力及制品行业日常生产中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包括可可、可可脂、砂糖、油脂、乳品、香料、食用色素等,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严格把控和管理,从供应源头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日常采购过程中,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对采购的每个环节均制定了规范的要求,严格控制物料需求的确定、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订单下达、入库检验、款项支付等各个环节。对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计划采购部会根据其供需特点,制定不同的采购计划,保障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稳定供应。

2、生产模式

从生产模式上来说,巧克力及制品行业主要包括自主生产、代工生产以及自主和代工相结合的模式。对采用自主生产模式的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较高、管理难度较大,但相应的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更容易实现。对采用代工生产模式的企业而言,其固定资产投资较少、成本较低、生产灵活,但相应的产品风险也有所上升,产品质量安全相对难以把控。

3、销售模式

目前,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的是经销模式与直销模式,其中,经销模式为最主要的销售模式,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每年签署格式化经销商框架合同,在日常销售过程中,由经销商在双方经销合同约定的框架内,根据销售需求向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下达订单,由巧克力及制品生产企业负责发货、运输,经销商负责销售给最终客户。

三、行业政策

1、行业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

巧克力及制品生产属于食品行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委、商务部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其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起草食品安全等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和部门规章,推动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建立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发改委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商务部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推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等。

行业相关的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其主要职能是:研究分析食品安全、行业发展和产业安全问题;提出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食品门类、拓宽生产领域等一系列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推动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引导行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推动食品工业特色园区发展;制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参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食品生产制造监管日益严格,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促进行业往高品质、高质量方向发展,如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指出: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2024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对食品企业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指导,鼓励通过强化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要求,加强企业自身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鼓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保障产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的食品企业标准,提升标准实用性,发挥食品企业标准推动行业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四、发展历程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中国的巧克力制造业迅速发展,产品品质和种类不断提升,涵盖了各种口味和价格层次,从廉价的大众消费品到高端豪华品牌。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些低糖、无糖、有机、功能性等特色的巧克力及其制品也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五、行业壁垒

1、准入壁垒

食品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对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食品建立具体质量标准及实施强制检验制度。《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且日常经营受到相关部门严格监管。《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会进一步提高,而构建全面的产品质量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在设备、管理制度、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和长期的验证。因此,严格的食品安全和市场准入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2、品牌壁垒

巧克力及制品行业的品牌效应日益显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购品牌知名度高且信誉良好的糖果品牌。对企业而言,品牌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口味等多方面的有效保障。品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是产品口碑和服务质量的长期积淀,其形成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管控、企业文化、营销网络、专业服务等多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中国巧克力及制品市场上的知名品牌都是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形成的,是巧克力及制品行业长期发展的品质保障,也是行业的新进入者必须面对的关键壁垒。

3、技术研发壁垒

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具有种类繁多、工艺水平要求高、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等特点。目前,行业内知名企业均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拥有众多成熟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并能够根据市场需要研发、创新并生产多品相产品,保持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新鲜感。新进入者虽然可以集中一次性复制一个阶段的产品,但因缺乏研发实力,且建立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需较长的周期,保证产品的持续更新换代有较大难度。

4、营销网络壁垒

产品的销售需要通过营销网络实现,建立稳定的销售终端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全国性营销网络的建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拥有全国性的市场网络有利于在商品流通、营销推广和形象传播、销售信息反馈采集、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形成优势,而这些方面的优势又有利于营销网络的进一步扩张,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巧克力及制品市场中,优质企业多数已建立起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并通过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对营销网络进行日常管理,拥有一大批终端营销人员实施企业营销策略。新进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立类似的营销网络,并需要一段时间招募终端营销人员,建立制度并规范终端营销网络管理。

六、产业链

巧克力及制品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可可豆、糖、牛奶、配料等)、加工设备、包装材料等行业,其中,可可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原材料,其产量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中游巧克力生产商的制造情况。中游为巧克力及制品生产商,产品成品通过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电商等销售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中国巧克力及制品行业发展环境、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预测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巧克力及制品产业百科作为巧克力及制品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巧克力及制品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巧克力及制品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