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献龙收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作者:八公角度

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王献龙

献龙收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世界上像花一样迷人的是什么?那就是中国的一种古钱——花钱。花钱品种颇众,如:镇库钱、开炉钱、雕母钱、宫钱、赏赐钱、祝寿钱、吉语钱、佩饰钱、凭信钱(作为凭证或信用的钱币或钱形铸品)、行乐钱、上梁钱、庙宇钱等。花钱的类别也很多,如:钱文类、生肖宗教类、吉语图案类、马钱棋钱游戏钱类、庙宇钱筹码钱代用币类、镂空类、异形挂类、机制币银手雕钱类、秘戏钱类、邻国花钱类等。大陆现代新铸的种种纪念币、纪念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古代花钱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花钱是大陆古代铸币中的特殊品种,它有钱的形式,又不作一般流通之用,是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最美实物资料。花钱也称厌(yā)胜钱(压胜钱、押胜钱)。因这些钱大多有图案花纹、花样繁多,故民间俗称“花钱”。由于花钱大多供收藏者玩赏之用,故也称之为“玩钱”。这种铸币上多有人物、动物、花卉等绘画,因此还叫它“画钱”。日本钱币收藏家则称之为“绘钱”(现在学校也有绘本之说)。又因为这种钱币上常铸有吉祥用语,所以又称为“吉祥钱”。不过人们通常还是称“花钱”。历史上的花钱虽不属正用品,也不能以“货币”视之,但人们多以“文物”、“古代艺术品” 称之。细审历代花钱,各种书体具备,图案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俗、民情、文化、娱乐、书法、美术、工艺、性教育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大有学问。

花钱中最具人文性、知识性、工具性、教育性的是什么?那就是祝寿花钱。祝寿花钱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名列前茅。中国祝寿花钱的铸造量较少,品种不多,币上内容颇有变化,题材多种多样,艺术表现力极强,在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理念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中,确实是实至名归。

古时的祝寿花钱,大都是吉语圆穿或方穿,寄寓企盼子孙满堂,长寿福康的美好愿望。如:椿松之寿(椿松:两种长寿的树木),龟龄鹤寿,龟鹤齐寿,福德长寿,福寿延年,千秋万岁,松柏桐椿、寿同日月,长发(chánɡfā)其祥,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多子多孙,福寿双全,万年荣贵,瓜瓞(dié)绵绵(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熊羆叶(xié)吉〔熊、罴:古代认为熊、罴是属阳的动物。指男孩,寓意多子多孙。叶吉(xiéjí),和协吉祥〕,维熊维羆,福寿康宁,鹤鹿同春,宝贵吉祥,延年益寿,年年如意、岁岁平安,福禄寿喜,荣华富贵,桂子兰孙,龟龄鹤筭(suàn:算),千祥云集、百福骈臻(pián zhēn:并至,一并到来),万福攸(yōu:乃;于是)同、百禄是荷(hè:负之;承受;承蒙)等。

因喜爱比花还漂亮的花钱,所以我曾经在老邮局门口购得一枚祝寿花钱。龚士元主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钱图集》把这枚花钱命名为“右伏遇星官人物”花钱,我觉称“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大花钱更恰当点。

这枚花钱始创于北宋。宋真宗称“天神下降”而兴道。徽宗更是以“道教教主”自居。因此北宋时期人们都很尊崇道教。这枚祝寿花钱不论钱文内容还是背面配图都有仙人道骨的底蕴在里面。然细观此枚花钱,则可断为清末民初的高仿品。

欣赏花钱,一般是从其出坑地与三相一材来看,不管如何,今特将这枚花钱拍照亮相,望方家鉴赏,对其大概时代、好差优劣,亦可仁智各见矣。

献龙收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首识书相。细观可见,本品面文“右伏遇,尊慈降贵之辰,谨专献上,即祝椿松之寿年,望容纳,谨献。”共25个汉字,楷书书体,竖排直读,其字字形较大,布局协调,笔划横直竖立,巧妙粘连,十分清晰。从书相上看,字形端庄,凛凛然可感几分古拙之意;从书相风格上大致判断,具有宋代民炉花钱特征(惜是清末民初仿品)。整个书体明显受徽宗瘦金体影响,也有一点宋体的味道,在七分瘦金体与三分宋体之间。

该钱文中“右伏遇”是道教恭请神灵疏文的一个常用抬头语(也作“右伏以”)。右为敬,古时车马旁右侧为护主之勇士所在,此地指弟子所拜服方位,有恭敬护圣之意。“伏”,指俯伏下拜;“遇(以)”,指下面有事陈情(相当于现在的冒号),亦有“对待;款待”意。故古文“伏遇(以)”的意思就是作为下级对上级的一种报告方式,要伏下身子(相当于“呈上”之类的敬词)。现今为道教的章表里用得最多。都表现作为臣下或者凡人对皇帝,神明的一种敬礼,以伏开头,紧接用以来联系下面的内容。

“尊慈”有不同解释,按字面意思是对母亲的尊称(尊敬的慈母),若如此,则该钱性质应是达官巨贾(ɡǔ)为母亲祝寿而特铸,用以纪念。另一种解释是泛指神灵。这样的话这枚钱的性质就可以推断为:道教在其举行的寿生道场法会上专门铸造的特殊钱币。在法会上发表疏文时,配以此钱以通神圣。其用途是用于供奉神灵之用,而不是为某人特铸的纪念币。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钱文中“椿松之寿”的意思。“椿”,《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喻老人长寿。“松”,长青之木,寿比南山不老松,比喻老人像青松一样永远年轻,高龄多寿。“椿松”是椿树与松树,古人认为最长寿的两种树,喻人高寿,都是企盼祝老人长寿福康的美好愿望。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易安居士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词:“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蓂荚mínɡ jiá)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biāo)回摇斗(dǒu)。庆高闳(hónɡ)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dì)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zhònɡ)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zhòu)。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这首词不仅很好地注解了“椿松”的意思,还极佳地诠释了这枚花钱正背两面图文“此情此景此境”的内容。

献龙收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复顾其背,乃一组主仆二人与松、星(太阳)、鹤、龟的构图。一老妇人头戴桶高檐短,下宽上窄,双层前突的纶巾(帽)。帽顶上还缀有一圆形彩球(头动或行走会随时摇晃,煞是灵动)。老妇人慈眉善目,高鼻圆脸,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胖乎乎的脸庞彰显出雍容华贵的富态美,丰满圆润的大耳垂更显其天生的贵妇福相(右耳垂上可看见有一漂亮的耳环)。右耳垂上可看见有一漂亮的耳环。她身穿鹤氅(长袍;大衣),氅衣长至足踝处,大袖垂地,胸前衣襟处有衿带系束。对襟的鹤氅内搭交领中衣,形成很好的层次与搭配效果,好一个逍遥自在的绝佳装束。老妇人表情温和地依松端坐在太师椅上。右手拿拂尘下垂,左手自然随意地放于拂尘柄端。依松而坐的她左上方是苍翠挺拔老青松的繁枝茂叶。她的前上方一只仙鹤翩翩而来(寓意:仙鹤祝寿、松鹤延年、松鹤同春、志节清高)。老人正前方一侍童,巾带束发,面朝妇人,手捧宝剑或拐杖或古琴,端正潇洒地伫立在那儿,随时听从主人的召唤,为祝寿效犬马之劳。老妇人的膝下脚前,一灵龟仰首向上,凝望天空,定格为“神龟参北斗”的姿态。整幅图中用生物的三个载体动物、植物、人代表世间万物生灵都来向老妇人祝寿了。图的右上角松枝上方高处有一圆点——星(太阳),象征太阳,寓“阳寿之高”意。设计者把这点都想到了,可见其匠心独运,高妙之处。这正是:“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一个自然、简洁、朴素、清净高远的道家美学形象跃然眼前,赫然入目,可谓神来之笔。此钱所蕴含的意义之丰富,令人啧啧称奇。

次视铸相。展目本品,察面望之,可见其铸制规整,细缘圆穿。测量可知,它的直径59.5毫米,圆穿径10毫米,厚2毫米,重38.6克,厚薄适中,出号大型形制。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背纹饰高凸,线条清晰,人物、星(太阳)以及动植物,虽经历多年然仍清晰可辨。无需细表,其规整铸相,虽不能断言官炉,然至少也是其时民炉铸之(此仿品应为民间私铸)。

再瞅锈相。一眼可见,本品锈色老旧,其出于北方干坑窖藏或传世承续。薄锈浓浆,锈色深浅相间,分布自然,包浆熟老,皮壳老道,踏实无虚,硬而不糟。

后瞧材质。观其材质泛黄,可识乃黄铜质地,铜色更是熟旧。显而易见,辩锈识浆,昭然若揭。本品年代悠远,耄耋之态鲜明,其可谓浑厚纯朴天然成。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花钱正反面内容都倾注了最极致的祝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大花钱,根据前述以及本品三相一材,尤其是纹饰特征,故可断其为清末民初仿制的宋代花钱,而能比较明确为宋代的花钱,总量遗存很少。故可毫不虚妄地说,这是一枚极有收藏价值的,记述和反映宋代孝道文化难得的高仿花钱实物。它实际的价值还远远要超于此。这个版本的命题本身就富含了相当多的信息元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古代给母亲祝寿(相当于现在的给老母亲过生日,母亲节)的习俗和理念,而且其中所内涵的货币文化价值就更不可估量了。

马克思《资本论》有言:“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从古至今,只要存在收藏,就一定伴随着仿造、作伪。花钱的作伪也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因此我们在收藏和鉴赏花钱时就必须去伪存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收藏。

且不说这枚花钱的真假,正如泉界通称“花钱无真假”。它虽是高仿的东西,经济价值不太高,但它的内涵被传承了下来。它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孝道、孝文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倡导“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是一切道德情感的基础和源泉,中华民族始终把孝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这枚花钱的文化、艺术价值一点也不逊色。花钱有断层,文化没有断层,孝道美德永在。作为一枚不流通的花钱,它也无所谓真假,然而它所传递的传统文化知识却是无价的、永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老孝老老老受尊,国教社教家教教教传道。二十四孝,孝大于天。

这枚花钱,为庆祝老人寿诞之用,在当代的社会家教家风中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仍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家风孝道向心力必当永世长存。

咱们中国人,无论外表多么清高,但骨子里的秉性都爱钱(花钱虽不能当钱花,然也是别样的钱)。这花钱本身就是祥瑞喜庆之物,再加上它以圆廓圆穿孝敬母亲祝老母亲长寿的意识形态出现,又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岁月洗礼,蕴涵了深厚的敬老爱老孝老尊老的中华民族孝道文化,所以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收藏、佩戴、赏玩、诵读皆相宜,弥足珍贵!正如泉友们常说:“见者有缘,获者享福,懂者得寿。”

献龙收藏|右伏遇背人物龟鹤祝寿花钱

作者简介:王献龙,平平淡淡教书匠,普普通通耕作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