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作者:李氏说历史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她的勇气和智慧,救助了一位重要的革命领袖。她就是周篮,一个默默无闻却英勇无畏的女性。当年,她冒着生命危险,为陈毅治伤、解围,两人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就在25年后的1975年,当周篮临终时,她仅仅收到了陈毅寄来的200元钱。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周篮和陈毅之间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探寻这个曲折动人的传奇。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一个平凡妇女的不平凡际遇

1934年8月的一个夜晚,江西油山脚下的彭坑村,一片宁静。村民们已经就寝,只有一户人家的灯火还在闪烁。这是刘汉光家,他的妻子周三娣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客人做着准备。

这些客人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是共产党人,是正在南方英勇抗击国民党的游击队员。此前,周三娣作为地下联络员,已多次为他们输送情报和物资。而今夜,她将要接待一位伤员——陈毅,西方军的总指挥。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陈毅在光国老营盘战役中负伤,右大腿和右胯骨均被敌军的弹片击中,造成了粉碎性骨折。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扫荡,他不得不化名"老刘",辗转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疗伤。

次日黎明,一行人终于抵达。周三娣看到陈毅那苍白的面容和拖着的伤腿,不禁心疼不已。她立刻将陈毅安顿在自家的阁楼上,悉心照料起来。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开始了她与这位革命领袖的不解之缘。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三娣每天都要冒着被国民党搜查的危险,给陈毅送去食物和情报。有一次,她将情报藏在因牙齿脱落而产生的牙缝里,机智地躲过了搜查。国民党的士兵气急败坏,抓住她的头发就是一顿毒打,但她却始终没有泄露任何秘密。

陈毅看在眼里,对这位朴实勇敢的妇女生出了无限敬佩。他给她起了个新名字——周篮,寓意她每天用竹篮给革命者送去生的希望。

1936年的一个端午节,周篮更是在暴雨中为陈毅等人送去了粽子。陈毅感动不已,对她竖起大拇指说:"你可真厉害,还能做诸葛亮呢!"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就在这期间,周篮发现陈毅的伤口反复化脓,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用自制的草药来治疗!她在山上采摘了辣蓼草、狗贴耳等草药,加上蚂蚁窝,制成了一副独特的疗伤药膏,神奇地是,陈毅的伤口真的一天天好转了。

危机还在持续,一次,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周篮的家。她机警地用石块砸向猪群,大声呼喝着赶猪的话语,暗示陈毅及时逃脱。陈毅听懂了她的用意,在勤务兵的掩护下逃上了后山,再次躲过了国民党的搜剿。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一次次生死关头,一次次虎口脱险,周篮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护佑着这位革命领袖的安全。而陈毅也被这个普通妇女的高尚品质所深深打动,他说:"我们有浩瀚的海洋做依托,那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就这样,一段特殊而珍贵的革命情谊,在危难中逐渐凝结。

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

1936年的那个端午节,是周篮与陈毅革命情谊的开端。那天,滂沱大雨笼罩着油山,陈毅和红军战士们被困在后龙山的草棚里,冷得直打哆嗦。就在这时,一个冒雨而来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原来是周篮,她手捧着刚刚包好的粽子前来探望。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老刘,我给你们送了些粽子,快吃吧。"周篮将粽子递给陈毅,脸上满是关切之色。陈毅接过粽子,连连道谢:"多谢大嫂的好意,这雨真是大啊,您怎么还跑出来了?"

周篮笑着说:"没什么,就是怕你们在山上挨饿受冻。"她将粽子一一分给战士们,见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感叹道:"你们可真不容易啊,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战斗。"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陈毅听了这话,眼神一凛,郑重地说:"大嫂,我们正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征战。只要您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有朝一日,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周篮被陈毅的话深深打动,她看着眼前这群披星戴月、吃尽了苦头的战士,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对革命事业的崇敬之情。从那一刻起,她决心全力以赴,为革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这样,在风雨交加的油山之巅,一段特殊而珍贵的革命情谊就此萌芽。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篮更加勇敢无畏地为红军输送情报和物资。有一次,国民党士兵突然来到村里搜查,周篮机警地将情报藏在牙缝里,躲过了一劫。尽管遭到了毒打,她却始终没有泄露任何秘密。陈毅看在眼里,对这位朴实勇敢的妇女生出了无限敬佩。

1936年中下旬,国民党4万大军开始围剿油山,陈毅的伤口又一次复发。眼见陈毅遭受病痛折磨,周篮深感揪心,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用自制的草药来治疗陈毅的伤口!她在山上采摘了辣蓼草、狗贴耳等草药,加上蚂蚁窝,制成了一副独特的疗伤药膏,神奇的是,陈毅的伤口真的一天天好转了。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危机还在持续,一次,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周篮的家。她机警地用石块砸向猪群,大声呼喝着赶猪的话语,暗示陈毅及时逃脱。陈毅听懂了她的用意,在勤务兵的掩护下逃上了后山,再次躲过了国民党的搜剿。陈毅对周篮竖起大拇指说:"你可真厉害,还能做诸葛亮呢!"

一次次生死关头,一次次虎口脱险,周篮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护佑着这位革命领袖的安全。而陈毅也被这个普通妇女的高尚品质所深深打动,他说:"我们有浩瀚的海洋做依托,那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等了陈毅25年的周篮,临终前仅收到200元钱,她与陈毅发生了啥?

就这样,一段特殊而珍贵的革命情谊,在危难中逐渐凝结。这种情谊,不仅是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更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它穿越时空,超越生死,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永恒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周篮和陈毅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逢了。那一天,陈毅身着戎装,肩扛手枪,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了全国人民的阅兵检阅。而周篮则是坐在家中的破旧收音机前,激动地聆听着广播里传来的欢庆声。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很快就被调往北京,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的革命事业终于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周篮则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靠在家中养些猪牛维持温饱。

尽管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周篮对陈毅的那份情谊却从未改变。她时常会想起那段岁月静好的日子,想起陈毅受伤时她是如何悉心照料,想起他们曾一起在山野间躲避国民党的扫荡。

1965年的一天,周篮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打开一看,原来是陈毅写给江西省委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在彭坑村受伤时,曾得到一位妇女周篮的热情救助和精心照料,现在想找到她向她表示谢意,希望你们能帮助查找她的下落。"

看到这封信,周篮的心里五味杂陆。她万万没想到,在这么多年过去后,陈毅竟然还记得自己。周篮立刻让儿子写了一封回信,告知了自己的地址和近况。

不久后,一位中年人来到了周篮家中,自我介绍是陈毅的亲信。他告诉周篮,陈毅托他带来了一些钱作为谢礼,希望能够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200元人民币。

看到这点微薄的钱财,周篮的内心五味杂陆。她想起了当年那个满怀革命理想的"老刘",想起他是如何被自己救助、照料。如今,他已成为革命的领袖,而自己却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

不过,周篮并没有对陈毅怀有任何怨言。她明白,陈毅是为了革命事业操劳,生活自然会有些简陋。况且,对于一个普通农妇来说,200元钱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就这样,周篮收下了这200元钱,并将它视为一种宝贵的纪念。从那以后,她更加珍惜起了当年与陈毅相处的点点滴滴,常常会向孩子们讲述那段岁月的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75年。那一年,78岁的周篮卧病在床,她对儿女们说:"请把我埋在老房子的后山上。"次子刘士华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她想埋在陈毅曾经住过的地方,与这段珍贵的革命情谊永世相伴。

就在周篮临终前不久,她再次收到了一封来自陈毅的信件。信中说:"老周篮,您当年救助我,我永生难忘。现在国家正值关键时期,我无暇他顾,只能寄上这一点心意,希望您能谅解。"

看着信中陈毅的亲笔,周篮露出了微笑。尽管只有200元钱,但她并不在意。在她心中,与陈毅结下的革命情谊,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就这样,周篮安详地离世了,她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也书写了一段普通人与革命英雄之间独特而珍贵的友谊。

一段未解的疑云

1975年的一个清晨,彭坑村的刘士华被人唤醒。来人说,有一封信要交给他母亲周篮。刘士华连忙将信递给卧病在床的母亲。

周篮接过信封,费力地撕开,只见上面写着一行熟悉的字迹:"老周篮,您当年救助我,我永生难忘。现在国家正值关键时期,我无暇他顾,只能寄上这一点心意,希望您能谅解。"

信的落款是"陈毅"。

周篮将信纸展开,里面是一叠钞票,数来只有200元。看到这点微薄的钱财,周篮的内心百感交集。她想起了25年前那个满怀革命理想的"老刘",想起他是如何被自己救助、照料。如今,他已成为革命的领袖,而自己却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

尽管如此,周篮并没有对陈毅怀有任何怨言。她明白,陈毅是为了革命事业操劳,生活自然会有些简陋。况且,对于一个普通农妇来说,200元钱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就这样,周篮收下了这200元钱,并将它视为一种宝贵的纪念。从那以后,她更加珍惜起了当年与陈毅相处的点点滴滴,常常会向孩子们讲述那段岁月的故事。

然而,人心往往难以捉摸。对于陈毅为何只给予那么少的款项,周篮一直心存疑虑。难道是因为他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情谊?还是说,他对一个普通农妇的贡献并不在意?

有一种说法是,陈毅当时正身陷"文革"的政治漩涡,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但是,即便如此,对于一个曾救过自己性命的人来说,一点心意也是应该有的。

也有人猜测,或许是陈毅的亲信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周篮只收到了那么一点钱。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陈毅自己知道了。

无论如何,这200元钱都成了一个未解之谜,笼罩在周篮和陈毅之间那段特殊革命情谊之上。它似乎在说明,尽管两人曾有过生死与共的经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在悄然拉开。

就连周篮自己,也无法完全理解陈毅的用意。她只是默默地将那200元钱收藏起来,作为一种永恒的纪念。直到临终,她才将儿子唤到身边,吩咐要将自己安葬在陈毅曾经住过的后山上,与这段珍贵的革命情谊永世相伴。

一个普通农妇和一位革命领袖之间,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或许将永远成为一个未解之谜,只能被后人去猜测和推敲。但无论如何,周篮用她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革命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话,她的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一个时代的缩影

周篮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那个动荡年代的沧桑巨变。她出生于清末,经历了旧中国的战乱,亲眼目睹了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在最困难的时期,她用勇气和智慧,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4年那个燥热的夏天,一支游击队来到了周篮所在的彭坑村。其中就有陈毅这位重要的革命领导人。受伤的陈毅不得不藏身于周篮家的阁楼,而周篮则不顾个人安危,为他治伤、送粮、输送情报。

一次次生死关头,一次次虎口脱险,周篮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护佑着这位革命领袖的安全。她将陈毅视为革命英雄,全力支持他们的事业。而陈毅也被这个普通妇女的高尚品质所深深打动,他说:"我们有浩瀚的海洋做依托,那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就这样,一段特殊而珍贵的革命情谊,在危难中逐渐凝结。这种情谊,不仅是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更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它穿越时空,超越生死,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永恒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周篮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但她对陈毅的那份情谊却从未改变。1965年,她收到了陈毅寄来的信件,内有200元钱作为谢礼。尽管数目微薄,但周篮并无怨言,她明白陈毅是为革命操劳,生活自然会有些简陋。

直到1975年,78岁高龄的周篮临终前,她才将儿子唤到身边,吩咐要将自己安葬在陈毅曾经住过的后山上,与这段珍贵的革命情谊永世相伴。看着陈毅的亲笔信,周篮露出了微笑,她并不在意那200元钱,在她心中,与陈毅结下的革命情谊,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普通农妇和一位革命领袖之间,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或许将永远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但无论如何,周篮用她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革命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话,她的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更重要的是,周篮的一生折射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人性。在动荡的年代里,普通人民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革命,而革命者们也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正是这种革命者与人民的血肉相连,才造就了新中国的诞生。

结尾

周篮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佳话,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生动写照。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为追求理想和自由而英勇斗争的历程,也折射出了普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是这种向往和追求,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迎来了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