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作者:今日保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乍看已披露第一季度业绩的近80家国内人身险公司的业绩,似乎颇为不错:

保费增速超过5个百分点,几乎与当期GDP增速持平,纵然不如去年同期的近9个百分点,但考虑到2023年的高基数,这一业绩也殊为不易。

净利润约600个亿,去年同期为540亿元,增长60亿。尤其是去年底那史无前例的利润情况,超过10个百分点的利润增幅也颇为不错。

但行业新单负增长8个百分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未披露一季报的公司合计仍有约20家、47家公司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下降、净资产下降者28家…这一幕幕残酷的数字,又呈现了第一季度人身险公司的另一面。

今年一季度对于人身险行业而言,五味杂陈:

先是习惯了多年的“开门红”越来越淡,仿若那消失的年味儿。恍然忆起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又很难记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淡的了。

随后又看保费、利润双降的巨头险企,打完了一季度的“开门红”纷纷打响安静了几年的高峰会,重新竖起各种规划师的精英增员大旗。按照昔年的节奏,如果没有“炒停售”半路杀出,二季度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员。

事实亦如此,但今年的增员,来得更猛烈了一些。

这一点数据已经佐证:行业交流数据显示,3月的行业人力居然出现了0.7%的环比正增长。

从现象上看,各种“规划师”的title和在各家公司的公众号推文里循环往复的“规划师”项目,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前端的竞争热度…

再加上某老七家“指导”的保险代理人题材新剧《三十九二十八》的开拍,可以想象,剩下几个季度,增员的烈度或许还会更大…都抄家伙了。

当然,“报行合一”的窗口下,也着实有公司,如强势外(合)资公司及个别银行系公司,利用自身禀赋优势,战略性地攻城略地,闷声上保费。

至于还在讨论是否有价值、是否急功近利…这都是上个世纪的话题了,到底是他们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未来,还是有着别人没有的捉急?

至于一众“风险生源”也是各色舆论迭起,到底何去何从,那个著名的财经媒体大篇幅累报,但我们关心的是,车怎么还开得那么快?原因同上。

这就是一季度的人身险。

1 5%“低空飞行”下的两个奇迹:强势外资实现40%增长,银行系弯道超车25%增长,最可怜30家无背景中小险企增长不足2个百分点

5%,一季度人身险保费增速数字。

无论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统计数据,还是行业交流数据,亦或75家披露了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数据,皆为5%。

只不过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全行业数据显示,按可比口径,2024年一季度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639亿元,同比+5.1%。

而根据75家披露了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公司看,一季度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3555亿元,同比+5.84%。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若将上述75家公司分组看,可以发现:“强势中小公司”和“银行系公司”可谓是弯道超车,地方国资背景公司也实现了近15%的增长。而30余家普通中小公司、老七家等主体的同比增速尚不到3%。

老七家增速仅为1.2%,这一方面是与其较大的基数有关,毕竟这七家公司市场份额超50%。另一方面是和新华(-11.7%)、人保寿险(-8.24%)和太保寿险(-5.39%)这三家公司的负增长拖累有关。

这三家公司所面临的,或许是个险银保的Double Kill。

其中太保寿险一季度规模保费同比-2.3%,主要受其个险同比-1.9%影响。而其个险的负增长,又主要是因为续期同比负增长7.4%所致。祸不单行,更要命的是其银保新单显然也受到“报行合一”影响,规模保费同比-21.8%。

无独有偶,新华所面临的,几乎和太保一模一样。其个险新单虽同比+20.8%,但续期也出现了5.7%的负增长,银保新单更是同比下降超六成。

人保寿险新单亦同比下降超两成。但看起来好的一点是,其续期整体依然保持了约六个点的正增长。不过考虑到其业务结构和太保新华有较大的区别,也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了,毕竟要是银保的续期都拉不起来,那真是有点让人上头了。

老七家的低增长,也让一些银行系公司看到了阶层跃迁的由头。

甚至坊间有声音表示,如果从保费规模来看,某些老七家中的“显眼包”,早该“末尾淘汰”,让位给一些头部银行系公司了。

说得对不对,大伙儿自有定论。

不过,今年银行系公司们同比+25%左右的整体增速看,表现确实不错。

具体到公司,除光大永明、中信保诚这两家泛银行系公司增速为负、建信增速疲弱外,以汇丰人寿、招商信诺、中荷人寿、农银人寿为代表的险企,均实现超40%的增长。其中作为外资背景的汇丰人寿更是同比翻翻,这表明市场中的另一波抄底势力来势汹汹。

确实,以中宏、中意、友邦等外(合)资为代表的“强势外(合)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达40.34%。

其中,中宏人寿同比增长近90%,更是在月维度上阶段性地跃升至上海主场第三,紧随国寿平安,力压友邦。

虽然友邦在老家被抢了点风头,但近25%的增速也颇为可观。更要看到的是,其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价值也没有落下。

根据一季报数据显示,友邦中国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约为54.6%,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约为60%,银保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约为40%。

可见,擅长个险的友邦做起银保也相当趁手,在银保上实现了只存在于嘴上的“价值银保”,完全是抢了银行系保险公司和一众假装转型的公司的风头。

除老七家、强势外(合)资、银行系这些主角外,一众地方国资背景公司们,也是闷声上保费,实现近15%的增长。虽然地方国资背景的公司也面临一些发展的天花板,但目前看,还“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儿”。

如是看,自身实力强和有背景的企业,即使在“报行合一”紧箍咒下也混得不错,而剩下的普通中小公司,就没那么好运了。

如果说地方国资公司是不起眼的配角,那这30余家普通中小公司,就是显眼的背景了。仅1.57%的增长,可谓是低基数下低增长,没把基数发展得更低,或许已耗尽全力。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2 47家投资收益再下滑,5家为负,利率下行几无悬念,投资面临更大压力

如果说负债端增速不够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在这个3、5年期满的敏感时节面临现金流的压力,那么投资端的踩雷轻则可能让全公司的打工人年终奖粉碎性骨折,重则或许直接改名换姓开启经营“二周目”。

甚至有些公司一谈投资收益率,就变身叨叨“久期”“配置”“敞口”“不接盘”的bot。而另一些在负债端倒了霉,急需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公司,则主动披露各种向好的投资指标,将季度的数据抓紧年化,给大伙儿长眼,什么是本事。

毕竟,不怕自己不行,就怕别人说自己不行。

行不行,先从披露了一季度投资收益率数据的76家公司看:

投资收益率中位数约为0.7%,较去年一季度的0.89%下降约0.19个百分点。其中47家公司投资收益率较去年一季度下降,39家公司的简单年化收益率不及3%。更有5家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率为负数。

综合投资收益率中位数约为1.66%,较去年一季度的1.41%提升约0.25个百分点。其中23家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较去年一季度下降,约有11家公司的简单年化收益率不及3%,一家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数。

嗯…从投资收益率看,似乎不大行,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拉看,似乎又还行。

矛盾之下,是两个收益率呈现出的“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其中尤甚者甚至达到了超6个百分点的差距,差2个百分点的更是比比皆是。这可能和投资资产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有一定的关系。反正具体如何变更,肯定也是经过了审慎、科学而专业的过程。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77家披露了相关数据的公司的近三年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为4.1%左右,近三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为3.45%左右。从市场上长期表现较为稳健的一些公司看,投资收益率多集中在4%上下。这个年头,不求高但求稳,别踩雷比啥都强。

不是说收益率不重要,毕竟大家是保险公司而非基金公司,做的是长期的生意,不是短期的波段,是要穿越周期,而不是踩中周期里的雷。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从今天看,这个三年之期的投资成绩还不错。

但在利率持续走低的环境下,过去的投资成绩,终究还是一个“存量指标”,毕竟明天、后天的投资环境,都将和过去不大一样。尽管尚有人对利率持续走低保持怀疑,但4月30日的会议精神,至少暂时将抱有“利率反弹”想法的人拉回了现实。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如此,对于无比关注“750日均线”的保险公司而言,放弃乐观假设、拥抱利率L型趋势,已别无选择。开卷考试,再说“750日均线”的压力,或许有点审美疲劳了。

3 除老七家,剩下69家合亏4.4亿,28家净资产下降,24家总资产升净资产降,总资产净资产跷跷板,是否藏着更多盈利秘密?

合计盈利599.45亿元;

36家公司盈利,合计盈利713.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赚了106.47亿元。

40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113.7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亏了45.00亿元。

赚钱的公司比去年多赚了百亿元,亏钱的公司比去年多亏了近50亿元,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过,赚钱队伍中,老六家们又从700多亿中分走600来亿,剩下约96.16亿元的利润,是其余30家盈利公司的蛋糕。

再看看亏钱的主:人保寿险(-13.12亿元)、英大泰和(-12.91亿元)、建信人寿(-12.53亿元)和泰康养老(-11.84亿元)一季度亏损超10亿元,曾经的“三好生”中信保诚也出现了超8亿元的亏损。

这5家公司,几乎是贡献了40家亏损金额的“半壁江山”。

可见,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很集中。要是除去老七家,剩下69家反而亏了4.43亿元…

此外,一些一季度负债端发力抄底超车的公司,如中宏等,也出现了阶段性的“破费”。当然,这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毕竟“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

至于那13家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公司,这个人身险行业盈利冰山的水下部分,其利润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能有待披露了。只能说从一些2023年度的公开数据看,不是很乐观。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另一面,从总资产净资产的跷跷板看,没有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公司,其盈利情况或许也没有利润表中的数据那么乐观。

有专业人士曾表示,在现阶段,将一些亏损直接丢进净资产令之“湮灭”,也并非不可能。

作为对保险公司财务黑箱一知半解的门外汉,这个论调也许值得商榷,但现实中“总资产增,净资产降”的现象确实挺抓人眼球。

根据一季度数据显示,75家披露了总资产、净资产数据的公司中,有28家公司净资产同比下降,其中24家公司呈现出“总资产增,净资产降”的跷跷板现象。

或许,肤浅点的理解——

总资产的增长体现的是负债端炒停售下保费的繁荣;净资产的缩水一是受到投资端的冲击,二是有些公司可能正在为早些年过于乐观的假设埋单。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4 最后看风险评级:“不合格率”超20%,5家3A公司中,仅国寿一家中资公司,剩下60多家中资公司,无一家能达到“3A认证”

今年一季度,有6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基本都是老面孔,原因也均为“风险综合评级为C、D”。22家公司风险综合能力评级为A类,其中5家为AAA。

不及格的:华汇人寿、平安养老、合众人寿、弘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C,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为D。

表现优秀的:达到3A标准的5家公司分别为国寿、恒安标准、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同方全球。但是,这也表明,除了老大哥国寿外,剩下60多家中资公司无一家能达到“3A认证”。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值得一提的是,往日“不达标榜”的常驻嘉宾长生人寿此次已顺利上岸。平安养老风险综合评级虽然依旧为C,但公司表示已经快上岸了。

平安养老披露信息显示“…公司 2023 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得分已达到 B 类分数,但由于监管有关风险综合评级评价调整规则的原因,因此四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暂维持上季度评级结果…”

剩下的几家不达标公司,也在向着岸边苦苦挣扎。

比如,重庆国资领导调研三峡人寿时表示,公司要“凤凰涅槃”“虎口夺食”,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加快走出发展困境,实现凤凰涅槃,对于今天的行业而言,可谓是非常应景。

如果在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基础上,再加上13家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公司,再算上信息披露残缺的公司和偿付能力逼近红线的公司,那么几乎有约20家公司处于风险中或者是风险的边缘。

而全行业,即使算上长江养老这种养老险公司,也就92家经营主体,算下来,“不合格率”超20%。

根据《今日保》此前在《甲辰龙年展望②丨去年处置万亿级风险资产后,今年填多少坑?》一文中所估算的,尚未处理但“挂号”的公司所涉及的资产规模或可达2万亿级,几乎相当于原华夏、原天安、原恒大和信泰的处理体量的两倍。

更有评级机构在2023年对某“风险公司”的评级报告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不良及关注类资产规模依然较大,回收难度较高且仅计提了不到20%的减值,有些关注类资产压根就未计提减值。同时权益类资产浮亏规模较大,其他综合收益浮亏达大几十亿元,真实投资收益水平大幅弱于账面表现。

如此看来,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处置,可能还需一笔不算小的真金白银。

如果考虑到让这十多二十家公司彻底走上经营正轨,恢复信息披露,时间周期的拉长,也意味着需要的各种“开销”可能更大。毕竟那大名鼎鼎的和谐健康已经运营数年,除更换总裁和各色花边新闻,仍未全部恢复信息披露。

5 二季度怎么看?代理人再少50万,“规划师”乘风破浪,各公司增员已经进入刺刀阶段

尽管2024年一季度这个旺季营销的表现不算旺,但各家公司的大力增员,像是提前为明年旺季营销做了准备。

从行业营销员数量的变化来看,各家公司的努力也算是有所收获。

根据一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行业营销员数量约为266万人,虽然较去年同期的315万人相比还是有50万的缺口,和年初相比也有约5个点的下滑。

但3月和2月相比,实现了约0.7%的月环比正增长。从2023年以来的15个月的月环比数据来看,这是第二次实现正增长,这或许表明,人力的底儿,可能快到了。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

从大公司看,虽然今年人力依然下降,但降幅已经跑赢市场大盘。

根据一季报数据显示,国寿个险销售人力为62.2万人,较2024年初的63.4万人下降约1.9%,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 33.3 万,较2024年初下降约4.0%。

头部公司个险队伍或许已经先于行业探底。

行业队伍得以喘口气的背后:

一方面或许是人力总量“打骨折”后,继续快速下挫的可能性开始变小;

另一方面或许是近两年频繁出现的诸如各种“规划师”为title的全新版本营销员招募计划开始见效了。

进入2024年,国寿、平安、友邦等绝对头部的增员项目也密集推出,前两家是个险真大哥,后者是大陆代理人“开山鼻祖”,今年剩下三个季度的招募烈度,可想而知。

一面四国寿“种子计划”试点已在发达地区省级机构启动,另一面是友邦在湖北这个“新发地”的直插切入,可谓是“旗开得胜”。

根据一份公开资料显示,友邦湖北在3月至4月中下旬这约50天时间募得62人,录取率24%,平均年龄35.6岁,本科率超76%,“双一流”占比更是达到了35%,有40%的新人曾担任管理岗位。虽然和京沪比可能差点意思,但考虑到这是湖北,也算是掐了当地精英的尖。

同时,由于行业增员太过于大力出奇迹,关于保险代理人的个别擦边球招募信息乃至招募账号已被一些招聘网站的算法限制,令某些老七家一线中支机构不得不换个马甲继续招募。

“…哎呀,我们不是吉野家,我们是某某保险公司,因为平台不让我们用公司的名号来招人…”

不管怎么说,增员也是蛮好的一件事。毕竟只有足够的人量,才经得起销售这个最残酷的筛选机制,为优胜劣汰提供数量基础。

但当前的问题在于:大家都只想增优,而非培养。

事实上,代理人作为销售口的一员,就注定了市场上优质的代理人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而且培养出一个星级、钻石、常青藤的时间成本太高。对很多公司而言,没法做培养,只能做筛选。

但也有隐忧于前:

如果增员模式有问题,那么市场“清虚”会否就像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

那,现在的“掐尖式招募”,又有没有问题?

一季度代理人同比减50万:大公司装增员刺刀两银保势力增速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