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作者:余杭发布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在余杭这座双向奔赴的人才之城,

许许多多带着梦想的年轻人

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登和前进。

今天,小余儿带大家走进三位

“90”后余杭青年的故事。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崔玉竹:“90后”青年科学家

“看见”黑洞自旋

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苍穹之上,繁星点点,

星星的后面到底是什么?

20多年前,

躺在外婆家院子里

看漫天星河的崔玉竹不会想到,

自己的未来将会和宇宙黑洞

有着紧密关联。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这位来自之江实验室的

90后博士后研究员,

从研究生阶段专攻天体物理学起,

在黑洞研究领域已深耕11年。

2019年,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出炉,

瞬间刷屏了全网。

当时正在日本国立天文台

攻读博士学位的崔玉竹,

作为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的参与者,

在发布会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她捧着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激动不已,

这也坚定了她

继续探索黑洞奥秘的信心。

2023年9月,

崔玉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

在《自然》(Nature)期刊杂志上

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并入选央视

“2023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这一研究成果从观测层面上

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预测,

从而完成了黑洞在

验证广义相对论正确性方面

从理论推断到观测证实的闭环。

回望11年的科研路,

崔玉竹说,

充满鲜花与掌声的时刻只是少数,

身处其中不乏迷茫与孤单。

许多个睡在办公室的夜晚、

无数次睡眼惺忪的跨时区讨论会、

在日本读博时的形单影只、

没有论文产出时的自我怀疑……

这一路上的难关都没有让她放弃,

“回头去看,

从迷茫到清晰再到目标明确,

每一步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徐海博:“90后”青年干部

新中心中轴线“蓝图规划师”

画一张图,很容易,

但如果这张图是城市重要新中心

空间规划设计的蓝图,

又该如何下笔?

作为规划和自然资源余杭分局

国土空间规划科的一名青年干部,

徐海博用2年时间

将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2020年,

看准余杭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

徐海博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从英国伦敦来到余杭。

此前,他已从伦敦大学

城市设计专业硕士毕业,

并在伦敦的国际设计师事务所工作,

参与过不少

国际城市新城的空间规划项目。

初来余杭的两年,

徐海博虽没有直接参与城市空间规划,

但一直在思考城市的“留白区”

应该建什么?长什么样?

如何用空间规划反哺经济发展?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

2022年,

在一次重要的工作汇报中,

徐海博分享了两年间所沉淀的思考。

他仅用两周时间

便手绘出一张半面墙的“蓝图”。

这张“手绘蓝图”成型后,

他在图上写下几行字:

立城市之央、绵文化之根、

造年轻之梦、矗未来之上。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在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首次提出

“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决策部署后,

徐海博积极推进规划引领工作,

与团队深入调研

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

在调研基础上还开始了

城市中轴设计前期谋划,

希望通过一场城市设计竞赛,

为余杭清晰刻画出

聚焦发展的区域和功能特征。

他多次参与邀请

全球团队来余杭调研考察,

最终比赛吸引了

全球16个国家的66家设计单位参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

超高人气的福斯特公司的

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眼下,

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

(中轴线)建设

正开足马力、快速推进,

一幅壮美的画卷将徐徐展开。

徐海博表示,

接下来将继续坚守初心,

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五年成模样、八年成榜样”的建设目标

努力奋斗。

朱丹波:“90后”青年汽修专家

从一线汽修工到“全国技术能手”

择一事,终一生,精一技。

从21岁做汽修学徒工给师傅递扳手,

到如今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

“杭州工匠”“浙江青年工匠”等荣誉。

这是杭州煜宸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朱丹波

从一线维修工到专家型人才的进阶之路。

这,就是余杭青年的模样!

2011年,

朱丹波进入汽修行业,

在杭州一家4s店从事汽车修理工。

刚入行的前3年,

他跟着师傅打下手,

洗车、换轮胎、换底盘......

从最基础的活干起。

他抓住机会,

围着每一个有技术的师傅转,

迅速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业务骨干。

从事一线汽修工的10年间,

近万辆“问题车”

经过朱丹波的双手修理成功。

如今,除了精进手艺,

他还带徒传艺30余人,

培养全国技术能手2位,

指导4位徒弟

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主持完成两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

并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制作多个项目。

同时,还在各大专高职院校授课,

把自己掌握的实际操作经验

分享给教师、传授给学生,

并多次作为专家、裁判长

参与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朱丹波说,只要不忘初心,肯下功夫,

像他这样的技术工人

也可以成就一番热爱的事业。

乘风破浪谱新章

风气扬帆正当时

在余杭

还有无数个青春之我

汇聚成青年“三支队伍”

奔跑出一个奋进的青春之余杭!

今天,

致敬每一个奋斗的青春!

● 一手绝活!小伙获评C类人才,安家余杭!● 熟了!在余杭,开心采摘游!● 75年前的今天,余杭解放!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团区委

记者 | 王媛媛

编辑 | 周颖

一审 | 付腾梓

二审 | 房超

终审 | 方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