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作者:餘杭釋出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在餘杭這座雙向奔赴的人才之城,

許許多多帶着夢想的年輕人

向着心中的夢想不斷攀登和前進。

今天,小餘兒帶大家走進三位

“90”後餘杭青年的故事。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崔玉竹:“90後”青年科學家

“看見”黑洞自旋

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蒼穹之上,繁星點點,

星星的後面到底是什麼?

20多年前,

躺在外婆家院子裡

看漫天星河的崔玉竹不會想到,

自己的未來将會和宇宙黑洞

有着緊密關聯。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這位來自之江實驗室的

90後博士後研究員,

從研究所學生階段專攻天體實體學起,

在黑洞研究領域已深耕11年。

2019年,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出爐,

瞬間刷屏了全網。

當時正在日本國立天文台

攻讀博士學位的崔玉竹,

作為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參與者,

在釋出會現場見證了這一曆史性時刻。

她捧着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激動不已,

這也堅定了她

繼續探索黑洞奧秘的信心。

2023年9月,

崔玉竹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

在《自然》(Nature)期刊雜志上

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

并入選央視

“2023年度國際十大科技新聞”。

這一研究成果從觀測層面上

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預測,

進而完成了黑洞在

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确性方面

從理論推斷到觀測證明的閉環。

回望11年的科研路,

崔玉竹說,

充滿鮮花與掌聲的時刻隻是少數,

身處其中不乏迷茫與孤單。

許多個睡在辦公室的夜晚、

無數次睡眼惺忪的跨時區讨論會、

在日本讀博時的形單影隻、

沒有論文産出時的自我懷疑……

這一路上的難關都沒有讓她放棄,

“回頭去看,

從迷茫到清晰再到目标明确,

每一步的堅持都是值得的。”

徐海博:“90後”青年幹部

新中心中軸線“藍圖規劃師”

畫一張圖,很容易,

但如果這張圖是城市重要新中心

空間規劃設計的藍圖,

又該如何下筆?

作為規劃和自然資源餘杭分局

國土空間規劃科的一名青年幹部,

徐海博用2年時間

将藍圖逐漸變為現實。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2020年,

看準餘杭城市發展的巨大潛力,

徐海博通過“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從英國倫敦來到餘杭。

此前,他已從倫敦大學

城市設計專業碩士畢業,

并在倫敦的國際設計師事務所工作,

參與過不少

國際城市新城的空間規劃項目。

初來餘杭的兩年,

徐海博雖沒有直接參與城市空間規劃,

但一直在思考城市的“留白區”

應該建什麼?長什麼樣?

如何用空間規劃反哺經濟發展?

很快,這個機會來了。

2022年,

在一次重要的工作彙報中,

徐海博分享了兩年間所沉澱的思考。

他僅用兩周時間

便手繪出一張半面牆的“藍圖”。

這張“手繪藍圖”成型後,

他在圖上寫下幾行字:

立城市之央、綿文化之根、

造年輕之夢、矗未來之上。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在區委十五屆六次全會首次提出

“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決策部署後,

徐海博積極推進規劃引領工作,

與團隊深入調研

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

在調研基礎上還開始了

城市中軸設計前期謀劃,

希望通過一場城市設計競賽,

為餘杭清晰刻畫出

聚焦發展的區域和功能特征。

他多次參與邀請

全球團隊來餘杭調研考察,

最終比賽吸引了

全球16個國家的66家設計機關參賽。

經過激烈的角逐,

超高人氣的福斯特公司的

設計方案脫穎而出。

眼下,

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區

(中軸線)建設

正開足馬力、快速推進,

一幅壯美的畫卷将徐徐展開。

徐海博表示,

接下來将繼續堅守初心,

圍繞“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五年成模樣、八年成榜樣”的建設目标

努力奮鬥。

朱丹波:“90後”青年汽修專家

從一線汽修工到“全國技術能手”

擇一事,終一生,精一技。

從21歲做汽修學徒工給師傅遞扳手,

到如今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

“杭州工匠”“浙江青年工匠”等榮譽。

這是杭州煜宸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朱丹波

從一線維修工到專家型人才的進階之路。

這,就是餘杭青年的模樣!

2011年,

朱丹波進入汽修行業,

在杭州一家4s店從事汽車修理工。

剛入行的前3年,

他跟着師傅打下手,

洗車、換輪胎、換底盤......

從最基礎的活幹起。

他抓住機會,

圍着每一個有技術的師傅轉,

迅速從一名學徒成長為業務骨幹。

從事一線汽修工的10年間,

近萬輛“問題車”

經過朱丹波的雙手修理成功。

如今,除了精進手藝,

他還帶徒傳藝30餘人,

培養全國技術能手2位,

指導4位徒弟

獲得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

主持完成兩項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

并帶領團隊自主設計制作多個項目。

同時,還在各大專高職院校授課,

把自己掌握的實際操作經驗

分享給教師、傳授給學生,

并多次作為專家、裁判長

參與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朱丹波說,隻要不忘初心,肯下功夫,

像他這樣的技術勞工

也可以成就一番熱愛的事業。

乘風破浪譜新章

風氣揚帆正當時

在餘杭

還有無數個青春之我

彙聚成青年“三支隊伍”

奔跑出一個奮進的青春之餘杭!

今天,

緻敬每一個奮鬥的青春!

● 一手絕活!小夥獲評C類人才,安家餘杭!● 熟了!在餘杭,開心采摘遊!● 75年前的今天,餘杭解放!

供稿 | 區融媒體中心 團區委

記者 | 王媛媛

編輯 | 周穎

一審 | 付騰梓

二審 | 房超

終審 | 方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