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作者:哦皮苹果核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国产GPU性能现状

近年来,国内GPU芯片厂商在技术研发上狠下功夫,产品性能已经不落后于英伟达的中低端产品。以芯动科技的"风华1号"为例,其采用了7纳米工艺制程,拥有128bit位宽内存接口,具备4.0TFLOPS的半精度浮点计算能力。在一些通用GPU计算测试中,其性能已经可以与英伟达的GTX 1650 Super相媲美。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另一家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的MTT S80系列产品,则采用了12纳米工艺制程,拥有256bit位宽内存接口,理论计算能力高达6TFLOPS。在AI推理任务上,其性能甚至可以超过英伟达的GTX 1660 Ti。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国产GPU芯片在性能方面的确已经不落后于英伟达的中低端产品。但要想真正替代英伟达,还需要攻克一个更大的难关 - CUDA生态壁垒。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CUDA生态壁垒

CUDA生态系统概述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是英伟达推出的一套并行计算架构,包括GPU加速计算的指令集和并行计算元素,以及配套的编程模型和软件环境。

CUDA生态系统非常庞大,不仅包括英伟达自家的CUDA工具链,还包括了大量方软件和框架。比如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和TensorFlow,都对CUDA生态有着深度整合和优化。很多AI模型训练和推理都依赖于CUDA生态。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国产GPU无法使用CUDA

由于CUDA生态是英伟达自家的专有技术,国产GPU无法直接使用这一生态系统。如果要在国产GPU上运行基于CUDA的模型和应用,就需要重新适配和优化,工作量非常大。

这给国产GPU替代英伟达带来了很大阻力。很多AI企业由于依赖CUDA生态,即使国产GPU性能不差,也不愿意轻易切换到国产GPU。

打破壁垒的关键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要想国产GPU真正替代英伟达,打破CUDA生态壁垒是关键所在。这需要国内GPU厂商在软件生态建设上做出更大投入,构建与CUDA生态兼容或者更强大的软件生态系统。

国内AI企业和开发者也需要加大对国产GPU生态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AI模型和框架移植到国产GPU平台上。只有软硬件协同发力,国产GPU才能真正替代英伟达。

存算一体AI芯片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发展趋势

随着生成式AI模型越来越复杂,对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存算一体AI芯片,将算力和存储集成在一起,大幅提高单芯片算力和能效比。

存算一体AI芯片可以避免数据在存储和计算单元之间的传输,减少了带宽压力,提高了能效。同时由于算力和存储的紧密集成,也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模型。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存算一体AI芯片的算力将达到每秒万亿次运算量级,能效比也将比现有GPU提高数个数量级。这将为AI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国内企业布局

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瞄准了存算一体AI芯片这一方向。例如,地平线已经推出了"征程"系列存算一体AI训练芯片,单芯片算力高达1000TFLOPS。

另一家企业燧原科技则专注于存算一体推理芯片,其"燧舟"系列产品单芯片算力可达500TFLOPS,功耗仅为100W。

除了专业AI芯片企业,一些传统IT巨头也在布局这一领域。例如华为的昇腾AI处理器就采用了类似的存算一体架构设计。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突破CUDA壁垒的希望

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存算一体AI芯片上取得突破,就有望突破英伟达的CUDA生态壁垒。由于存算一体芯片与传统GPU架构差异很大,CUDA生态的优势将大大减弱。

存算一体AI芯片由于算力和能效的巨大优势,必将推动AI模型和框架的重新设计和优化,以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这将给国产芯片带来机会,有望在新一代AI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产GPU替代英伟达:芯片不是问题,CUDA生态,才是关键

虽然国产GPU芯片在性能上已经不落后于英伟达的中低端产品,但要想真正替代英伟达,打破其CUDA生态壁垒才是关键。未来存算一体AI芯片可能是突破的方向,国内企业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就有望替代英伟达,实现国产GPU的崛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