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作者:史源历史专栏

建国后,毛主席曾评价聂荣臻元帅是“厚道人”,而聂帅也确实温文尔雅,很少对同事或下级发火,治军风格比较宽厚温和。张经武将军回忆,聂帅曾悄悄“帮助”过自己:五十年代聂荣臻担任代总参谋长时,军委办公厅主任张经武一时疏忽错发过文件,撤销某团级部队。后来毛主席发现有问题,批评聂荣臻管理不力,但聂帅替张经武“扛”了下来,自始至终没跟主席说是谁搞的。由此可见,聂帅为人确实厚道仗义。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1958年,军队展开“反教条主义”批判时,聂荣臻作为军队主要领导,却公开发言批评了一位老战友,就是萧克。这有点反常,要知道萧克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过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也就是聂荣臻的直接下属。聂帅对部下一向很好,但与萧克共事期间,后者干的一项工作令聂荣臻极其不满,建国之后还要点名批评。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1942年,萧克奉调来到聂荣臻负责的晋察冀军区,也就是华北军区的前身。本来萧克在红军时期的资历略高于聂荣臻,抗战之初两人又都是八路军副师级干部,所以聂帅对萧克非常敬重,也很支持萧克的工作。萧克来晋察冀之前,是独当一面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但因为粮弹匮乏群众基础薄弱,这支队伍难以为继,最终撤番,萧克也被派到晋察冀给聂帅打下手。聂荣臻更擅长政治工作,所以在根据地的军事层面,给了萧克不小的权限。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当时中央提倡精兵简政,要求各根据地缩减员额,不给群众增加负担。萧克在冀热察时,深受冗员之苦,部队后勤供给是大问题,所以他很支持这项政策。萧克在晋察冀根据地推动“大团改小团”,将晋察冀的野战主力团,从2000余人的建制改到不足900人,甚至把营级番号都砍掉了,撤下来的同志编入地方部队,或者直接复员种地。这个做法,目的是减轻根据地百姓的赋税,同时精炼队伍。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聂帅对此不太赞成,但相关精神是延安号召的,他也不便坚持反对。经过减员的晋察冀队伍,后来面对日军打了不少败仗,明显有自身战斗力减弱的因素。晋察冀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大根据地,兵多将广经济上也比较富裕,养得起兵,聂帅认为根本没必要减员。减员后的部队再也打不出大歼灭战,远不如之前战绩好。萧克办的这件事令聂荣臻很不满意,一直当成反面教材,1958年反教条主义,不是刚好对上了?所以聂荣臻拿抗战中“大团改小团”的典故,批评萧克工作中确实有教条主义问题。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次会议之后,萧克被免去了总部训练总监部部长职务,甚至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人民军队,一年后才在农垦部复出工作。其实“反教条主义”是有历史背景的:建国后我军许多领域学习苏联模式,萧克领导的部门比较明显,引用大量苏军教材。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急剧变化,军队中的一些部门和将领难免受到冲击,才有了“反教条主义”。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除了聂荣臻外,萧克与另外两位元帅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一位是彭老总,建国后萧克就军队正规化建设问题,与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发生较大分歧,58年彭总批判教条主义时,对萧克不留情面;另一位是贺龙元帅,红军及抗战时期,萧克都是贺老总的副手,在一些军事问题上两人有过摩擦。不过贺龙跟萧克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他俩曾经是“连襟”。1958年,贺龙并没有对困境中的萧克落井下石。

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聂帅为何要点名批评萧克?不是没有道理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