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作者:酉阳发布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编者按:

共富乡村建设,是酉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极具实践意义的创新尝试。2021年,酉阳在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共富乡村试点示范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路。如今,这一共富模式已拓展至全县50个村,并逐步向全县278个村延伸。

在创建过程中,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市场经营主体、基层群众,加上全新引入的共富乡村CEO,大家勠力同心,协作共建,致力我县高水平打造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示范地、美丽重庆先行地、巴渝和美乡村样板地。

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酉阳融媒体中心将镜头聚焦共富乡村一线,刻绘献计献力、热情投身共富乡村建设的立体群像,并以此向共富乡村共创者,向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致敬,祝大家节日快乐!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中心村第一书记张剑:

艺术为媒,激活乡村新活力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沉下心来,做好接力,我将继续把作品书写在中心村的大地上。”这是去年5月,张剑从四川美术学院来到花田乡中心村时,对派驻单位和中心村村民许下的诺言。

中心村的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曾令香是张剑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同事。接过曾令香的接力棒,擅长影视动画制作的张剑陷入了沉思:在前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基础上,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力量服务乡村发展,增加中心村的“曝光率”?

用影像叙述山乡巨变

人民美术讲习所是曾令香创办的公益性美育项目,也是让当代艺术回归日常生活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村民既可以闲话家常,也可以开展美育培训和美术讲习。人民美术讲习所已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剑在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愿望后,结合影视动画专业的特点,号召川美30名师生共同组建了“艺点村光——影像在地美育”工作坊,以影像艺术为创作载体,通过对花田乡各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的真人真事进行拍摄记录,展现新时代乡村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

“学生们通过深入挖掘村民近年来在山乡之变中的奋斗事迹,深切感受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价值。”张剑认为,这既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也再一次把作品书写在了大地上。

用手艺守护匠心传承

中心村有7500余株漆树,但割漆这门手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年轻人都不愿意传承这门手艺,觉得割漆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外出打工来得实在。”当地割漆匠冉茂德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张剑一边引入川美20多名非专业学生在选修课上创作的漆艺作品参加村内的大漆艺术博物馆新展,让村民们亲眼见证漆艺的魅力和市场潜力,一边联系“娘家”相关专业背景的同事,通过讲授基本的漆艺知识和创作实践辅导,让村民掌握漆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中心村新设立的漆艺体验工坊,肩负起了“传帮带”的职责使命。在这里,村民们将从川美教师处学到的漆艺技法传授给其他村民和来中心村采风的川美学生。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式,不仅让传统漆艺得到传承,而且为村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增收途径。

“随着时间推移,村里的匠人们定能从低劳动附加值的割漆匠蜕变为技艺高超的漆器艺术家,为大漆产品注入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张剑的目光十分坚定。

用技能激发振兴活力

“张书记,教教我们怎么拍短视频嘛!”村民姜秀梅得知张剑是影视专业的教师,便主动说出了自己试图通过拍摄短视频推广家乡美景、特产的想法。

同年7月,张剑在村里发起了“中心村网红培育计划”,指导村民如何运营自媒体,帮助他们拍摄、剪辑短视频,并在社交平台上推广。

如今,参加第一批培训的20多位村民已经开始运营自己的社交账号,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宣传家乡,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把游客引进来,为中心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剑以艺术为媒,用智慧和汗水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他说:“这场落在乡村大地的艺术接力,一定要跑赢!”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艺术气息浓郁的花田乡中心村。资料图片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冉思超: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五一”特刊丨致敬共富乡村一线的他们!

走进铜鼓镇兴隆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中。

2023年5月,兴隆村掀开了共富乡村建设的崭新篇章。美村容、妆村貌、盘活闲置资产……村里建立了“村民+乡村CEO团队+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桃花源旅投集团+合作社”的“决策、建设、运营、分红”共同体,形成了“村民自主经营+村民与合作社合作经营”两种经营方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清晨,阳光洒向兴隆村,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果园里,新鲜的蔬菜水果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游客们穿梭其间,享受着采摘的乐趣,欢声笑语在村庄上空回荡。这一切都离不开该村党支部书记冉思超的付出。

“多亏了冉书记,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共富之路!”村民吴飞由衷感叹道,原本常年在外务工的他,如今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成为共富乡村建设的一份子。

“共富乡村建设刚起步时,部分村民缺乏信心,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冉思超回忆,他深知要带领大家走向富裕,首先得凝聚人心。

“我们不能一辈子守着这几亩地过日子,要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创新,让‘农业+休闲采摘’成为兴隆村发展的新引擎。”之后,冉思超一有空就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了他们,让他们看到了共富的希望。

然而,初期发展并不顺利。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许多村民种植的农作物长势不佳。了解到村民的诉求,冉思超积极邀请有关农业专家到村里耐心为村民们讲解种植技巧,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冉思超的鼓励和帮助下,村民们逐渐克服了困难,果园里的果实开始丰收,游客纷至沓来,采摘活动十分火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村民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文化是我们的根,要传承好、发扬好。”除了采摘项目,兴隆村还争取资金修建了阳戏表演舞台和啤酒屋,让村庄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我们采取边建设边投产的模式进行打造,村民们看着持续增加的收入,参与建设运营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兴隆村,这个因水而生、因山而魅、因文而兴、因和而隆的小村庄,成为了酉阳乡村建设的新样板、金名片。走在田间阡陌,仿佛能听到冉思超那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