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作者:测绘学报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近日,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科普阅读论坛上,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入选作品名单正式发布,《地图》杂志2023年第4期《地图上的乡村振兴》入选,这是《地图》杂志连续2年获此殊荣。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推荐活动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共同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科普期刊原创,持续打造科普内容精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该推荐活动于今年2月26日正式启动,经专家组多轮评审,最终55个作品入选。入选作品积极聚焦科普高质量发展主题,展现出内容和形式多角度相互融合的特点。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地图》杂志创刊于1986年,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地图文化期刊。作为传播、传承地图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和自然资源科普阵地,《地图》杂志在内容和形式上精益求精,深入挖掘地图文化以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地图服务支持作用,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打造具有地图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品牌。

⬇ 往期内容 ⬇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长江大保护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奏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协奏曲”。本期通过介绍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省市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看长江生态如何换新颜,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卫星看十年生态蝶变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十年来,大陆大力推动基于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幅幅绿水青山、春潮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图景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江河湖泊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本期将通过卫星的“千里眼”,从万里高空瞰美丽中国生态变迁。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2期

特别策划

水润中国:跨越千年的水利传承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大陆是农业古国、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后,大陆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处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目前,大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这些翻山越岭的渠系、结构精妙的涵闸、设计巧妙的灌溉工程,润泽平畴沃野,饱经岁月沧桑,见证了大陆水利工程的发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3期

特别策划

守牢中国“饭碗田”

大陆幅员辽阔,拥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其赖以支撑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东北黑土地,有从黄河盐碱地转变而来的良田,有以淤泥为基础的洞庭湖区农田,也有紫色土丰富的四川盆地......近年来,大陆采取有效的土地保护政策,大力推进土地改良工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现有耕地。这些耕地和措施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4期

特别策划

地图上的乡村振兴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创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之先河。20 年来,万千乡村实现了共富共美,乡村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路径,助力和见证了一张蓝图、一个乡村、一座新城的嬗变。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5期

特别策划

实景三维助力数字中国

实景三维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目前,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加快推进,部分地区已建成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三个层级的实景三维模型,应用于多种场景。本期通过北京、青岛、武汉、广州等城市的实景三维建设和应用案例,展现实景三维赋能各行各业智慧化发展情况。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6期

特别策划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三江源地区这一“人间仙境”。众多江河从这里发源,高原生灵在这里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美丽的三江源地区建设大陆首个国家公园,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一个“新生”的国家公园如何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三江源国家公园给出了答案。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中国治沙:在沙漠绘绿色地图

大陆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涉及大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8个县(市、区、旗)。大陆一直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并成功治理多个地区。本期通过讲述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山西省右玉县3个荒漠化防治典型案例,全面了解大陆在荒漠治理方面的历程与成就,看一代代治沙人如何在沙漠荒原描绘生态新画卷。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2期

特别策划

大熊猫的“版图”

大熊猫,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物种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其足迹曾遍及大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在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冰川期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缩至川陕甘三省的六大山系。几十年来,大陆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效显著,持续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本期我们将穿越800万年的时空,讲述大熊猫的前世今生、保护之路、对外合作等,感受大熊猫“版图”的变迁。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3期

特别策划

中国人在南极

这里是人类脚踏实地、认知地球的关键之地,也是人类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理想之地;这里有地球上最寒冷、最干旱、风暴最猛烈、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也有最晚被命名的大洋。其恶劣的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却也不断激发着科学家与探险家前往。从1958年中国人首次踏上南极洲,到1984年12月30日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南极洲上空,再到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中国人在这里科学探索、营建驻地,不断突破极限,在中国极地考察史和探险史上留下诸多里程碑,也为全球南极考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中国力量。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4期

特别策划

秦岭:界分南北 和合南北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秦岭这座非凡的山脉,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由晚太古代至今,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形成与演化进程,秦岭终成中国南北衔接和东西过渡的枢纽。它既是中国南北气候、水文、生态、人文等天然的地理分界,也是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交汇融合的中心。自古以来,山脉作为国家精神标识与民族文化象征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秦岭之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其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给出了答案。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5期

特别策划

中国湖泊时空大变迁

湖泊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的一生,短暂而又宝贵,其形成于多重因素,历经扩张、萎缩、衰老与消亡。湖泊的变迁既是自然演化的过程,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本期通过卫星影像图、地图,结合全国第一次、第二次湖泊调查结果,讲述大陆湖泊形成、演变、利用以及治理保护的故事。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6期

特别策划

2022年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获奖作品巡礼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是中国地图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国地图学界的最高荣誉。历届获奖作品选题与时俱进,内容丰富、表达科学、印装精美、直观实用。从最初种类单一的纸质版专题地图、普通地图发展到如今精彩多样的专题图集、电子地图、地图文创等作品,裴秀奖见证了地图的发展,留下了时代的印记。这些地图作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会发展,既反映了大陆地图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也展现了地图的科学价值和文化魅力。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图览中国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大陆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类型多,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分布。大陆目前共有64个国际重要湿地,899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本期我们将走进大陆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和大陆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一睹大陆湿地绘就的生态画卷。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2期

特别策划

地球故事

翻开地球的历史,会看到惊心动魄的场面。每一段的开始和结束都伴随着新生与消失,变化与转折。那些深埋在地层中的证据,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构造地貌,以及被永久保存的生命痕迹,无一不在诉说着地球的过往。我们可顺着东方,寻找海侵的踪迹;深入海底,发现古陆的沉浮;在世界最高峰,感受板块运动的力量……而地球,仍在绘制着属于自己的“天地图”。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3期

特别策划

海岛:沧海明珠

大陆近海岛屿资源丰富,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公报》显示,大陆共有海岛1.1万余个,约占大陆陆地面积的0.8% 。海岛是大陆海洋文明的一块重要拼图,也是大陆海洋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依托。本期通过解读舟山群岛、涠洲岛、永兴岛,了解海岛变迁、海岛文化、海岛生态、海岛保护与修复,从三个缩影看万座海岛如何共绘大陆海上绿水青山图卷。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4期

特别策划

地图上的红色故事

那些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事迹的红色沃土,那些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红色革命遗址,无一不是红色精神的承载者,也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本期用地图定位红色足迹,记录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其空间格局和保护利用现状,让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5期

特别策划

走近地球之巅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被称为“地球之巅”,屹立在青藏高原南部,记录着人类不断的追求与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攀登者不断向珠峰发起挑战,到达新的高度;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探索区域特征;测量者运用新的测量技术,确定新的高程。他们见证了珠峰的定义、高程的确定、研究的多样化,也不断书写着人类探索真理的壮丽篇章。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6期

特别策划

2021 地图盛典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地图行业不忘初心,厚积薄发,一大批优秀作品相继涌现。本期精选2021年出版的代表性地图(集)作品,从服务国家战略到区域发展,从古旧地图到创意地图,从纸质地图到数字地图......通过解读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特色,洞悉地图发展轨迹,见证中国地图事业的成长,领略地图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听地图讲中国故事。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生态读本: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在这片土地上,河湖相通,山水相连,自然图卷错落铺展。本期杂志将重点解读长三角生态,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路径。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2期

特别策划

自然之旅:深入栖息地

2020年3月3日,是第7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2020年也被称为“生物多样性超级年”。这一主题促使人们更加关注野生动植物,关爱地球。本期我们将跟随生态摄影师,深入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巴西潘塔纳尔沼泽地、印度国家公园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用镜头记录当地代表性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以及使它们得以长期繁衍的栖息地。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3期

特别策划

守护地图上的蓝

这是一段有关海洋生态文明的里程,这块蓝色的底图上书写着生生不息的海洋故事。广西北部湾、山东长岛、浙江乐清西门岛,是故事里的几个缩影。它们分别记录了海岸线的变迁、海上物种“博物馆”的蓬勃生机和红树林的“向北”之路。在大陆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而设立的海洋保护区,与沿海防护林体系构成蓝色屏障,一起守卫着海洋命运共同体。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4期

特别策划

黄河:文明的符号

作为象征中华文明的代表符号,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尚书·禹贡》留下了历史上关于黄河源头的早期记载 ;众多以黄河为主题的舆图,记录了大陆历代对黄河的认识、对河患的治理;而黄河所经之地,也留下了一个个携带着“黄河身份”的历史地名;黄土高原“人进沙退”的奇迹则见证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果。这条历尽沧桑的长河,是自然的黄河,也是文化的黄河。黄河故事,也是水与中国的故事。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5期

特别策划

山东:大运河700年

在1797千米的京杭大运河航道上,占1/3的山东运河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河段,也是文化遗产价值较为突出的一段。本期我们将展读一幅幅河道画卷,在古代运河图中解读山东运河治理的重点,在水系地图上寻找其与泉林相依、与黄河博弈的身影,到“运河之心”戴村坝观看“戴坝虎啸”的水利奇观,听阵阵橹声响过700年,感受大运河如何改变了山东。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6期

特别策划

绿水青山变迁图卷

从“一村一幅画”的安吉到重新恢复“呼吸”的贺兰山,再到鱼翔浅底、白鹭翩翩的北海……绿水青山的新画卷正在中国的版图上徐徐展开。它们是大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的缩影,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见证。从一座山、一个公园、一个乡村开始,一步步修复,一步步回归自然本底,一步步描绘出美丽中国的样子。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1期

特别策划

2018·年度地图大事记

本期特写以“2018·年度地图大事记”为主题,在世界版图和中国版图上对一些国际盛会、重大工程、自然印迹等进行诠释,同时选取“一带一路”、港珠澳大桥、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进行重点解析。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2期

特别策划

东北:底图与蓝图

这里,曾发出新中国喜悦的呐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这里,曾见证广大荒芜之地变为千里沃野;这里,在振兴战略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今天,我们展开东北地图,记录了萌芽与辉煌、奋斗与开拓、困境与衰落,也展现了资源活力与机遇……新时代新征程,这片黑土地的山与水、林与田、冰雪与城市、腹地与沿海,正在绘就新的蓝图。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3期

特别策划

科考探索:极限之旅

科学考察和探索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大陆科考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立足于认识资源、保护资源和利用资源,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大陆科考事业必将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同时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海洋、深地等领域的资源作出贡献。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4期

特别策划

中图故事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地图发展史的缩影。细数65载,每一幅地图都是一个故事,诉说中图人的传承与创新;每一幅地图都是一位证人,见证中国地图事业的成长与前行;每一幅地图都是一次记录,记录生态文明与社会文化的累累硕果。地图有界,文化无疆,中国地图出版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绘宏图。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5期

特别策划

北京、上海:70年蝶变

70年,北京、上海,与新中国同行,创造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奇迹,谱写了光彩夺目的辉煌篇章。追溯旧日时光,感受沧桑巨变,北京、上海,以浓墨重彩之笔在城市版图上描绘壮丽的画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品读一张张城市版图,重温北京、上海70年的蝶变历程,描摹规划蓝图,展望城市愈加灿烂的明天。

再获殊荣!《地图》杂志作品入选第二届“期刊科普原创好作品”名单

第6期

特别策划

走近中国国家公园

本期杂志通过解读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展现大陆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记录新时代大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初审:张 琳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