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读“无用之书”,生命性价比才更高

作者:文创贝
  • 文 / 姚洋,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国发院原院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联席主席
  •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
  • 华夏基石e洞察经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多读“无用之书”,生命性价比才更高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和大家做一些分享。我是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的联席主席,我也参与了总裁读书会好几次的领读活动,领读别人的书,也导读自己写的书。

今天交给我的演讲主题是书香企业与新质生产力。我是个经济学家,不是做企业研究的。在这里我主要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大家看看对员工读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建设书香企业是否有帮助。

01

读有用之书对工作和生活的帮助

我读书的经历是从大学开始的,至今读了40多年的书。书有两种,一种是有用之书,一种是“无用之书”,我觉得这两种书都应该读。

所谓有用的书就是读完之后对你的工作、生活直接有帮助,拿来就可以用。读有用之书是第一层次,读书不能总是漫无目的。

对我个人来说,读书的第一要务是做科研。回想起来,我读书集中度最高的是1997年回国之后那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之前我都是学生,学生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基本上就可以应对过去了。

但回国之后,面对现实情况,需要自己去做一些超出学习之外的研究,并培养一些综合的能力,这时候我才真正开始读一些超出自己研究之外的,但仍然属于专业领域的书。比方说我博士做的论文题目是关于制度经济学的,但事实上我只会自己小领域的那一点东西。回国之后要讲课,逼着我去读了很多制度经济学的书,基本上把制度经济学领域的东西弄明白了,做研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读了很多即时有用的书。现在我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要读的书更多,有时候读的书不一定能提起你的兴趣,但又是你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因此,我认为读书首先是要读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书。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AI,认为现在都有AI了,好像不用读书了,想知道什么知识,用AI一查,AI都能告诉你。AI还可以把很多东西给你写出来,帮你做PPT,甚至把整个课件都能做出来。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我觉得读书有一个好处,是AI无法替代的。AI要超越人的知识,我认为难度非常大,因为人会建立一种概念、一个框架,这一点AI不容易做到。AI目前能做的仍然是一些碎片化的东西,它只会告诉你这里有一些知识、那里有一些知识,但对于知识之间的关系,它并不知道。为此,我们不能停留在碎片化的层面,而要建立一个知识的框架,读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世界的框架。

今天在座各位很多是做企业的,有些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为什么还要去商学院读书呢?就是因为你要建立这样一个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才可以触类旁通。一个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就是要触类旁通。如果是要想有所创新的话,触类旁通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做研究和做企业也是相通的,有了大的框架之后,你知道你的创新在哪里,从而成为我们指导学生必备的一个素质。

在生活方面,读书也是有用的。除了研究之外,目前我自己读的另一方面有用的书基本上集中在健康生活领域。

我们中国人一讲到生活就讲养生。怎么养生呢?比如说不动,坐在那里进修、冥想,还有一个是吃药。这就是不读书的结果,读了书之后你会发现这些观念是错误的。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活到70岁的时候肌肉已经流失了40%,所以老人很容易受伤。有人觉得是补药吃得不够,赶紧吃补药,补骨头,但其实这是肌肉问题。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说到我们的生理寿命在不断提高,但我们的健康寿命没跟上生理寿命,所以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活的是病怏怏的。其中有一个很震惊的数据,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里8.7%是不能自理的,也就是说最后的十来年基本是让别人伺候着。这种人生不仅对自己没有意义,对社会更是负担。

如何来克服这种无意义的人生呢?书里告诉我们应该一辈子都要锻炼,最重要的是锻炼肌肉,各种肌肉都得锻炼。作者说他经常锻炼抓握力,负重走路也很重要。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过去口耳相传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养生道理中很多是错误的,要想生活得健康必须锻炼。

吃的也是一样。过去我们会认为老了之后就要少吃肉或少吃油腻的东西,如果你读过《谷物人生》这本书就会颠覆你的想象,比如吃太多的粮食,极容易得老年痴呆。事实上老年痴呆是一种和糖尿病类似的病,糖尿病从何而来,就是谷物吃得太多了,应该多吃高级的肉、高级的脂肪,这样才能活得更健康。

02

读“无用之书”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读有用的书是一部分,对工作、对生活都有许多的帮助。然而,读“无用之书”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可能更加重要。

所谓无用之书,就是读完之后对你现实的生活、现实的工作没什么直接作用。既然没有直接作用,为什么还要读呢?我觉得人活一辈子要有意义,这个意义不一定是要超出个人的伟大的追求,这个意义首先在于你自己,把自己活好,并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

疫情期间时间比较多,我读了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书。读历史的书对我来说并没有直接用处,纯粹是因为兴趣。但读着读着对宋史就来劲了,我读了十几本关于宋朝的书,读完之后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升华。如果说有用的一点,那就是读历史让你对现在所处的时代会看得更加清楚。

比如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很痛苦的时期,60年代、70年代,我们都经历过,很穷,吃都吃不饱;我们也经历过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最高潮的、最激动人心的、火红的时代,以及90年代、2000-2010年高速增长的时代。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了,很多人不适应、非常焦虑,认为这个时代有许多不对。

读了历史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一代人不经历战争的,能不经历战争就已经非常幸运了。特别是读到三国之后,500年的动乱,魏晋南北朝,你会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从而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对所处的时代有了新的认识,对你的人生也会有了新的认识,这样可能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无用之书说是无用,只是说当时没用,但从长期来说,还是有用的。我读书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除了博士回国之后,还有一段是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北大并不是很有名,要求也不高,我学的经济地理专业又是要求比较低的,除了数学有点难度之外,其他科都没什么难度。当时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多读书,一个月助学金14块钱,父母再给20块钱,一共34块钱。现在想来真是一个奇迹,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买许多书来读。比如走向未来丛书,出了几十种,60%我都买过,几乎每本都拿来读过。而且时间又多,在北大破旧的宿舍里,我就坐在朝西的阳台上,下午读书。那时候北京的空气很好,云彩像山一样,在夕阳西下时读书真是一种享受,今天想来也都是一种享受。

那时候读的书对今天的我来说,用处是非常大的,它是一种启迪、一种提高。我至今记得读过一本书叫做《六人》,这是一本闲书,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说六种人生形态,比如说浮士德、堂吉•珂德等等。这本书我一直记得,前两年毕业典礼上我还给大家讲了堂吉•珂德,讲到《六人》这本书。

回国之后我还读很多自己专业以外的书,政治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在20多年前这些书似乎都没有什么用处。然而,20年过去了,我突然发现自己除了经济学研究之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就是研究政治哲学,我在政治哲学领域也发表了一些书,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读书不能把自己限定在一个领域,只读跟自己领域相关的书,其实这种无用的书读下来对自己人生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都会有好处。

03

书香企业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天主题是关于书香企业与新质生产力,我觉得建设书香企业这样一个活动是非常好的。我们做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要赚钱,一个企业不赚钱、没有利润,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企业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利润中心,特别是我们的00后进入职场之后,他们的要求和过去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已经生活无忧了,赚钱当然很重要,因为赚钱是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但这并不够,还有一个员工怎么去提高的问题,这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而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方式。

读书可以目的性很强,比如就是为了把企业管好。我参加过总裁读书会书单的推荐,比如CEO应该读什么,中层管理者应该读什么,普通员工应该读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建设书香企业,还是需要让我们的员工去读一些无用之书,像国发院老师也有自发的读书会,读的书与专业毫不相关,但这个过程中会增进企业的凝聚力,也会让员工得到更多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不能简简单单地把企业看作一个赚钱的机构,还是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的。怎么去体现这个社会责任呢?读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让全员读书,让大家的认知和素质得到提高,这样他们做事就会去考虑更多的社会需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对于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会有帮助。

总之,建设书香企业这样的活动推广,不仅对于我们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书香企业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