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国祥 |安边政委黄瑞祥

作者:云卜堂

作者 袁国祥

袁国祥 |安边政委黄瑞祥

1968 年底,军队领导班子调整,南疆军区政治部来了一位新主任黄瑞祥。他身高体胖,神态威严,言行有度,精明能干。据说是中央军委从福建前线选调来的一位师政委。当时,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派性,严重影响着部队建设。他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把一碗水端平,正确任用干部,为搞好地方“三支两军”,加强部队建设作了很多工作。

第二年,黄瑞祥升任南疆军区政委,他和新来的司令员郑志文配合默契,带动了党委一班人团结奋战,努力工作,不仅狠抓军政训练,整顿部队纪律,加强边防建设,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同时,关注各地区的情况,派李双盛副司令员和李进攻参谋长,担任了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自治州的革委会主任,同时兼顾解决阿克苏和和田地三结合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为稳定南疆形势,解决存在问题,恢复和发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0 年夏,黄政委决心上昆仑山,检查指导中印边防工作。同行的有后勤部长候慕颇,时任秘书处长的我一同随行。两台小吉普车出发了,在巡视了叶城基地,看望了汽车团官兵,访问了阿里军分区留守处后,便向巍峨积雪的昆仑山驶去。途中每个兵站都停一下,不仅要加油、吃饭,而且要慰问战士们。在三十里营房,更是停了两天,不仅要适应一下高山气候,也要逐个去看望边防团前指、十八医院医疗站、通信枢纽部等单位。接着,我们走向喀喇昆仑山区,先到天文点,后到空喀山口,一路上由我在车上介绍了 1962 年在这里打仗的情况。每到一个哨卡,黄政委不顾自己严重高山反应,都要上阵地观察敌情、地形;在听取干部汇报工作后,还要下班排查看战士们的生活。记得,我们在开上 5620高地,看望驻守在那里的高炮分队时,战士们听到政委的讲话,激动地哭了。候部长则具体了解物资供应情况,决定给他们要多调剂爱吃的罐头等食品。

我们在南去库尔那克堡的路上,途中遇见几只野羊。黄政委叫停车,拿过警卫员的自动步枪,在 200 外竟打中了一只野羊。这令我们很惊讶,心想从正规军出来的领导,军事上真有过硬的本领。那时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打猎改善生活是乐趣。我们把野羊绑在车尾上,拉到尼雅格祖哨所,和战士们一起宰剥,美餐了一顿。那对长长的羚羊角我带回来,送给文工队做了两个“撒巴依”(一种维吾尔族的手摇打击乐器)。

工作组到了班公湖畔,大家都很高兴。因为这里海拔4000米,呼吸不紧张,睡觉也舒服。黄政委和侯部长不仅看了库尔那克堡边防连,而且去看了前哨班。第二天,还到班摩掌去看望了水上中队,并坐船渡湖到对岸,看了那红柳丛中战士们开垦出的雪山菜园。

袁国祥 |安边政委黄瑞祥

为了减轻进阿里的长途颠簸,黄政委让小车爬大坂走公路绕到日土。工作组则坐小汽艇从班公湖上直达日土。这真是一次难得的高原神湖旅行,沿途风平浪静,风光迷人。湖窄处,可见水草荡漾,鱼翔浅底;湖宽处,常见小鸭成群,鹰飞雁舞。我们还在老鼠岛和鸟岛停了一下。在上老鼠岛时,水上中队指导员让我们扎紧裤脚,说这里老鼠多,跳蚤多,别让小虫钻进来。在鸟岛上,则见各种飞鸟扑天盖地,到处是鸟窝和鸟蛋。那时,部队已严禁拾鸭蛋,捉小雁了。我们听够了百鸟鸣叫,便很快登船离开。在日土湖边上岸,曲指一算,三小时走了 120多公里。

我们来到藏北重镇日土,在这里的兵站也住了三天。黄政委和候部长吃了老模范吴德寿做的家常饭菜,赞不绝口。检查了兵站各方面的工作,也很满意。接着到旁边的武装部大院,听取了情报站长、日土县革委会主任王连寿等同志的工作汇报,也查看了他们营区和留在日土老营房旁的菜地。过了一天,还驱车到“阿里大寨”下曲龙生产队访问,看望了藏族同胞生产和生活情况,会见了生产队领导和民兵干部。在那棵阿里著名的神树——上百年的大柳树下,我还拍下了一张有意义的照片。

工作组到达狮泉河,首先参加了阿里军分区的会议,听取了政委刘少稚的汇报。接着拜访了刚恢复的阿里地区党委,因为书记刘少稚已在军分区汇报过一次,所以他让副书记王一江和冯培正分别谈了阿里概况和当前的工作。黄瑞祥作为南疆军区主要领导人,身负安边重任。管好地方工作,纠正文化大革命的消极影响,保护和发展群众生产也是一项重要职责。因此,他不仅听得很仔细,要弄请情况,而且研究了一些问题,探讨了解决办法,最后明确提出自己意见,支持阿里地委放手展开工作。

工作组在军分区停了几天,便分头深入机关、分队进行了调查研究,不仅摸清了分区基本情况,而且掌握了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接着分头深入边防,进行调查研究。黄政委和侯部长自带一组人,去巡视南线扎达、普兰四五个哨卡。而让我到北线且坎和斯潘古尔去了解情况,慰问战士。十天后,我们在狮泉河相会,在抖拢了情况,研究了问题后,由黄政委在军分区干部大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代表工作组向艰苦奋战在阿里高原上的指战员表示致敬和慰问,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候部长也就后勤供应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问题作了发言。从而园满完成了南疆军区工作组的任务,打道下山了。

但是,由于我在且坎了解到那里军民关系密切,共同保卫边防的事例很生动。因而,黄政委以他特有的政治敏感和抓典型的丰福经验,让我再去且坎深入挖掘了解,争取写出先进事迹材料,以便宣扬推广。这样,我就和军分区宣传干事王亚泉同去且坎住了一个月,不仅和战士们打成一片。而且和在站长蒋德仁、翻译苏生财一起,扬鞭策马,走遍了甲岗各山沟,访问了每户农牧民,并和他们同劳动,同巡逻,同娱乐,了解并拍摄了不少真实感人的照片,写出了甲岗(即且坎)军民联防的先进事迹。

当我回到军分区后,阎长发副政委让我向三大部机关干部介绍了情况,肯定了这个先进典型。南疆军区则在黄政委的推荐下印发文件,宣传了这个边防战线先进单位。以后还在民兵代表大会上树立为典型。1972 年,新疆军区派新闻科长雷康占、解放军报记者汤泾来南疆,要进一步写好这份有分量的典型事迹。南疆军区又派我和他们一起上山,共同去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在且坎又住了 10 天,在进一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由汤泾主笔,写了一篇《红旗飘扬在西大门上》的初稿,并由我和王亚泉直接送到北京新华社。军事部陈主任很重视,提出意见让我们删改后,由他加了个醒目的标题:《冈底斯山中的英雄哨兵》,配上我拍的那张《军民并肩巡逻》的照片,向全国发了通稿,中央和各省市大报纷纷转载,中央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为此,电台编播部还请我和王亚泉到他们那里,介绍了一次风雪边防在线的艰苦奋斗情况。当我谈到边防战士们就靠一部日本造的高灵敏度收音机,每天坚持收听中央人民电台广播,从而了解祖国形势和中央政策,形成了“离北京千山万水,跟毛主席寸步不离”的动人情景时。那些男女编辑和播音员听了,都兴奋地鼓起掌来。

袁国祥 |安边政委黄瑞祥

黄瑞祥在南疆军区工作了 8 年,成绩卓著,不仅使部队建设上了新台阶,民兵工作有了大发展,而且胜利完成了“三支两军”任务,使整个南疆地区安定下来。据大家观察,他是一位标准的老八路军,着装整洁,行为端正,处事公正,两袖清风。既是军事上的内行,也是政治工作专家。他的领导水平为大家所称道,他 对 部 下 的 关怀也使人感动。黄 政 委 还 是 个典 型 的 山 东 大汉,在助民劳动时 ,他 一 马 当先,麦子割的又快又好,一看就知 道 是 贫 苦 农民出身,经历部队 艰 苦 磨 炼 出的 钢 铁 人 物 。同时,他也是位 爱护家庭,有血有肉,很重情谊的人。他的妻子林淑元,也是位老八路,在疏勒县任革委会副主任。在一次战备拉练中,她以身作则,带队行军,一下走了 30 公里路。大家看她行走艰难,让她坐小车,她坚决谢绝。结果肾病发作,再也没有治好。他们的小女儿在部队当兵得了红斑狼疮,医生不让她参加劳动,不让晒太阳。但她不搞特殊,仍去戈壁滩中挖排咸沟,结果病情暴发,不治而死。黄政委挺住悲痛,更加埋头工作。但夫人老林却未顶住打击,很快离开人世。就这样,黄瑞祥在南疆战斗 8 年,竟丧失了两个亲人,心情十分沉重。他把妻子和小女儿的骨灭,用塑料纸包了两个小包,装在衬衣口袋中。直到他离开新疆工作岗位,到山东烟台干休所休息,最后到厦门大女儿家中同享天伦之乐,都一直未离开过那两包贴在胸口上的亲人骨灰。

2001 年,我协助南疆军区筹建军史馆,曾去烟台新疆军区干休所中访问老干部。我记得,在那里召开了一次原南疆军区老同志的座谈会,表达军区首长的问候,说明了征集文物的来意。黄瑞祥同志首先发言,他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在南疆辽阔的沙漠地带、高寒的雪山哨所,所做的一些工作。表达了对边疆各族人民和边防战士们的真诚热爱。最后,当他讲到两个亲人留在疏勒的荒野时,不禁漱漱流下了眼泪。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曾为新疆边防做出重大贡献的钢铁男儿黄瑞祥,大公无私,英勇奋斗,竟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