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作者:抽屉电影

作为伯格曼的长片,《芬妮与亚历山大》本身就比较耐人寻味,再加上伯格曼本人的幼年经历被融合进电影里面,这就使得观众们在观看本片的时候,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电影本身在平缓中逐渐的展开叙事,然而面对着电影的平缓,观众们在看完之后,却有一种久久不能平静地感觉,这种感觉并不会随着电影的平缓推进而结束,反倒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愈发的强烈了。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芬妮与亚历山大》是一部讲述着一个家族日常的影片,芬妮与亚历山大是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见证了一些事情,而他们所在的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家庭成员虽然各异,但是却异常的团结,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团结一致,整个家族才能无坚不摧。而芬妮和亚历山大用孩童一般的双眼见证了这个家族的故事。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两个人的童年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然而天公不作美,当芬妮和亚历山大期待着自己的童年能够更加漫长的时候,童年却戛然而止了,孩子的父亲在意外中去世了,母亲嫁给了一个严厉的主教,主教对于婚后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控制,不仅仅是两个孩子,就连母亲本人也对于这样的生活感觉到畏惧。最终,两个孩子率先逃离了继父的家,母亲随即也离开了。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世界的两个孩子又开始了无忧无虑的游戏,然而他们美好的童年却在欢快中结束了。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芬妮与亚历山大》看上去是一部波澜不惊的故事片,然而当本片划分的三个阶段被理解之后,似乎它所要分享给观众的就比一般的故事片多得多了。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第一个阶段自然是两个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了,在这个大家庭里,无大人们虽然各有各的矛盾,但实际上却没有人在乎,对于家庭的依赖本身就是一种在乎,最终,所有的矛盾会在时间的推移中被化解,但是这种化解却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整个家族看似生气勃勃充满着欢笑,实际上却如同一个腐朽的棺木一样很快就要履行自己的使命,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并没有人知道,但是这一天看上去终将是要到来的。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华丽的家族正在老去,但是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大人们也是毫不关心,因为所有的问题总有人来兜底。好景不长,但是即使是不长,也总有时间让自己享受到最后,然而第二个阶段就没有这么美好了。因为第二个阶段远比第一个阶段残酷,即使是不同的阶段。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在继父家里,芬妮和亚历山大以及自己的母亲是一个闯入者,作为闯入者,他们备受苛责,因为这个家是有自己原来的主人的,继父的母亲以及姐姐是这个家庭无可辩驳的成员,而继父本人也是这个家庭无可辩驳的核心,任何侵犯这个核心的人总是会付出代价。而作为闯入者,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即使是最弱小的孩子都不能得到善待,一切只因为不同。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换一个家庭去生活,看上去没有任何的问题,实际上却显示出来了一些新的矛盾,腐朽的逝去虽然是一种逝去,但这种逝去还是可以在行将就木前感受到一丝丝的温存的,而激进的前进看上去是前进,但严苛的环境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一切跟原来对比起来都是糟糕的。那么有没有第三种选项可以选择呢?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当然有,那就是第三个阶段,当没有任何的选项可以参考的时候,对于神有着某种迷恋的伯格曼就开始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宗教层面了,然而他所面对的“上帝”不过是一个但看人间多变的旁观者,上帝并没有因为人间的多变而有任何的改善,上帝也没有因为人间的多变而将自己的爱播洒人间。上帝如同一个看客,而且是最冷漠无情的那种。看到了这一切的伯格曼再也没有办法对于未来抱有幻想了,于是,破灭也就多了一种展现形式。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自然可以得出来伯格曼这种心理的变化阶段。冷战末期,当然,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末期,然而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这是一个看不到未来的未来,他们原本的生活范围就如同第一阶段一样,看上去富足,实际上却是腐朽的,行将就木的,虽然能维持表面上的其乐融融,实际上却没有了未来,也失去了选择未来的权力。

北欧版“红楼梦”,它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而另一种层面的形态则是苏联当时营造出来的形象,冷战后期的苏联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头巨兽,在苏联面前,欧洲人只能是瑟瑟发抖,虽然在影片中,伯格曼所代表的亚历山大可以通过诅咒来让这个给自己带来恐惧的庞然大物消失,然而现实中的伯格曼,真实的伯格曼却无法离开自己的生父。面对这两种意识形态,即使是寄情于上帝,自然也是了无希望的,这也是第三种上帝的无奈。现实的无奈,未来的迷茫共同造就了伯格曼的创伤,然而这种创伤在那个时代确实无处躲藏。

……

你好,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