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作者:云南警方

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地处巍山“北大门”,素有红河源头“第一镇”之称,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茶马古道百年马帮的重要集散地。辖区面积224平方公里,有汉、回、彝、白、苗、哈尼等23个民族,是滇西回族群众聚居最密集的地区。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近年来,巍山县公安局永建派出所立足多民族聚居、古村落遍布、红河源文明、侨乡文明等地域特色,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公安工作全过程,谱写了新时代“警民一家亲”的和谐篇章,先后被命名为公安部一级公安派出所,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第二届爱民模范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借伟力

民族团结融入党建新高地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红蓝高地”。推行党员民警兼任村委会党组织副职,持续开展“一诺三亮三评”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开承诺;阵地亮标识,党员亮身份,岗位亮职责;党员民警互相评议,支部书记履职点评,人民群众日常评议,最大限度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等多种方式,“滴灌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党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先后涌现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一批典型。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续文明

民族团结亲近文化发祥地

立足南诏文化、马帮文化、红河文明发祥地的实际,深入考察民情,团结各族群众创建平安乡村、构建和谐家园、共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党群和顺、警民和畅、民族和睦、社会和谐。

针对彝族聚居村落酒文化浓郁的特点,实施“警民彝家亲”计划,推行“46把交椅议彝事”,制定“户长制”“农历初十议事制”,在派出所主持下,46名户长经常性召开“火塘会”“议事会”,商讨决议村务、民情重大事项,“46把交椅议彝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多年来实现“零发案”“零事故”。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针对辖区回族群众聚居、伊斯兰教徒众多的实际,推行“20座清真寺管回事”机制,充分发挥伊斯兰教协会、回村“清管会”等作用,在20所清真寺、68个宗教活动场所,实行见国旗、见宪法、见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见”,送法律、送文明、送政策、送温暖“四送”模式,经常性开展走访、普法、帮教、援助等工作,紧密团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确保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宗教场所安全、宗教领域和谐。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永建镇有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唯一的一条国际性河流红河源头,永建派出所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河湖警长制”“林长制”工作,主动与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互通、疑难会诊、联合执法,为建设绿色巍山、美丽巍山贡献公安智慧和力量。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护民生

民族团结飞入寻常百姓家

探索建立有“民族脾气”的工作方法,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靠近群众、服务上亲近群众,画好“同心圆”、扎好“同心结”、走好“同心路”。

积极探索综治维稳“三融四共”工作,主动融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天网、地网、法网“三网融合”,推动“平安哨卡”前移,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创设“石榴籽调解室”,实行“公安+法院+司法+律所+基层组织”联调模式,讲深讲透宅基地纠纷、土地纠纷、赡养老人、打架斗殴等农村地区多发性案事例,最大限度将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唠”民族团结“嗑”。把晓民族实情、懂民族工作、讲民族方言的民警辅警安排到乡村警务室工作,确保与少数民族说得上话、唠得了嗑,不断推动派出所工作“接地气”。把农村大广播接进警务室,在晚上8点至10点,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反诈宣传、安全教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交”民族团结“情”。把唐三彩壁画“松下踏歌图”传播到千家万户,宣扬多民族载歌载舞的浓厚情感,派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禁毒防艾工作队,利用宗教活动和民风民俗活动,与各民族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桌席。在同吃同住中,民警见缝插针,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邀请见证人员,起草止纷定争文书,一锤定音,解决了农村地区宅基地、山林纠纷空口白话、瓜田李下、世代为仇的问题,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共命运

民族团结走出西南国门外

依托永建镇特有的侨乡文化,以“侨”为“桥”,联通世界、沟通内外的桥梁。共筑家乡“暖心巢”。

派出所与侨民、侨胞较多的村委会工商共建“侨胞之家”,实行华侨实有人口差异化管理,积极介入侨胞认证工作,服务侨乡群众,把广大侨界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精心把“侨胞之家”打造成为海外游子“暖心归巢”。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传递中国“好声音”。统筹境内境外,设置华侨“联系人”制度,不定期开展沟通交流,了解华侨动态,有针对性提供政策宣传、法律宣传、营商服务,引导华侨做好涉外安全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侨界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民族团结“亲民尚和图”

共办致富“一桌席”。指导侨界群众做好农村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带货直播等应用场景建设,为人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援助,普法和教育双管齐下,提高群众应对电信网络诈骗能力,帮助群众管好“钱袋子”。

(供稿:大理州巍山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