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作者:四季百草史

明末,天下大乱,内忧外患,朝堂之上党争不断。身为帝王,崇祯皇帝处境可谓进退维谷。有人说他是昏君,有人说他其实很努力,但究其一生,崇祯似乎总是在"想做好"和"半途而废"之间徘徊。

崇祯在位初期,曾痛下决心铲除权阉魏忠贤。然而,仅仅是除掉魏忠贤还不够,魏家的巨额资产也未能收归国有。更fatal的是,崇祯并未另立新的辅臣以牵制朝堂,反而让党争更加激烈。正如史学家黄仁宇所言,崇祯"杀阉党而不除阉党之根"。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在用人方面,崇祯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如名将袁崇焕,崇祯几次起用他,却总是给他戴上枷锁。袁崇焕曾多次上奏言明北京防守空虚,建议联合蒙古抵御后金,然而崇祯却置若罔闻。到头来,不但北京城破,就连袁崇焕也成了崇祯猜忌的对象,最终被崇祯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正所谓"杀将误国",崇祯可谓是亲身诠释。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再看孙传庭,他曾在松锦之战中力挽狂澜,然而仅仅因为别人的几句闲言碎语,崇祯就将其问罪下狱。殊不知,失去孙传庭,明朝就失去了与李自成抗衡的最后一丝希望。在当时,投靠李自成对大臣和将领而言无疑是个诱人的选择。毕竟,与其效忠一个善变多疑的皇帝,不如投奔一个可以让自己继续荣华富贵的新主子。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诚然,崇祯所处的时代,内有东林党,外有后金和农民军,可谓是内忧外患,夹击而来。然而,如果他能放下猜忌,善用良将,兴许结局会大不相同。以袁崇焕为例,如果崇祯能给他足够的兵权和信任,或许他就能死守北京城,为明朝赢得喘息之机。哪怕大势已去,崇祯若能及时南逃,在南方韬光养晦,也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可惜,崇祯终究无法跳出"疑人"的怪圈。当他最终意识到山穷水尽时,为时已晚。那些能打胜仗的将领,如孙承宗、卢象升、赵率教等,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崇祯亲手斩杀。而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等,则纷纷投降清兵,成了大明的罪人。至此,崇祯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再无力回天。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当然,明朝的覆灭绝非崇祯一人之过,封建王朝走到末路,自有其必然性。明朝立国二百多年,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调和,统治基础已经动摇。即便崇祯侥幸逃出南京,那些根基深厚的南方地主,也未必会买他的账。在他们看来,只要手握土地,就等于拥有了农民,有了独立的势力,根本无需仰仗皇权。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廷,不过是他们眼中的泡影。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总的来说,崇祯是一位努力却不得要领的悲情帝王。他心中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却缺乏智谋和魄力。他想要做好,却总是半途而废,欲用人而不得其法。他生逢乱世,虽有改革之心,终究难敌时代潮流。正如梁启超所评:"崇祯诚有志治天下,然不得其道。"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崇祯的一生,既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哀。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与之相称的领袖。然而,并非每一位执政者,都能成为引领时代的英雄。历史给了崇祯一个难题,他竭尽全力,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或许就是"个人与时代"这一永恒命题的缩影吧。

崇祯如此努力,为何还是做了亡国之君?看看他多昏庸就知道了

你觉得,崇祯到底是不是一位称职的君王?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若你生在那个年代,你会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