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作者:快乐星辰p1R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虽为汉室宗亲,却家贫如洗,仰赖织席贩鞋为生。但他志存复兴汉室,一统天下,故广纳贤士,力图扶植根基。有人向他推荐诸葛亮为"卧龙先生",遂三顾茅庐,终请出隆中对定天下三分之计。然而,就在此时,刘备却错失了另一位绝世高人。这位高人乃诸葛亮挚友,与之谈笑风生,见解独到,人称"奇人"。刘备曾一度有意延揽,但遭其婉拒。这一失误,对刘备的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蜀汉最终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一探究竟。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刘备的大志远图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黄巾起义平定后,天下重归太平,但汉朝的根基已然动摇。皇族日渐猖獗,外戚专权,加之灾祲频仍,民不聊生,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正所谓"盛世危未有加焉",东汉王朝就这样步步走向覆亡。

刘备出身寒微,本是一介草民,靠编织蒲席和贩卖草鞋为生。但他自幼聪慧过人,志向远大,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扶助汉室王朝,匡扶天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四处结交豪杰,广纳贤士,力图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年轻时,刘备曾在桃园结识关羽、张飞二人,三人遂成为昆仑好友,并共同发誓"隆准扶阿斗,扶持绿林旧主"。后来,刘备又相继结识了赵云、黄忠、马良等一众英豪。凭借过人的智勇和人格魅力,刘备很快就在徐州一带聚集了大批拥护者,奠定了自己的根基。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公元200年,曹操挥军讨伐东吴孙策,刘备亦效命前往驻扎于徐州。当时,有人向他推荐诸葛亮为"卧龙先生",才学超绝,乃天之所馀。刘备深知人才是扶持大业的根本,遂决定亲自前往隆中寻访这位"卧龙先生"。

第一次去寻访诸葛亮时,刘备未能如愿。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请出这位高人的决心。于是,他再次携同关羽、张飞二人,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本人。

诸葛亮见刘备志向远大,乃汉室宗亲,遂拟定了隆中对的计策,将天下三分:北方归曹操,东南归孙权,西南则归刘备统治。只要先夺取荆州和益州,作为根据地,待时机成熟,再图复兴汉室。刘备获得诸葛亮这位智囊相助,可谓是蜀汉之幸。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错失"奇人"的机缘

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宏愿,广纳贤士是必由之路。在寻访诸葛亮的过程中,他曾一度有机会结识另一位"奇人",却因缘际会而与之擦肩而过。

当年,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寻访诸葛亮时,路遇一人,仪表不凡,气宇轩昂。这人正是东汉名将崔钧,字州平,曾任中郎将、西河太守等职。他不仅武艺高强,善于征战,更是才学渊博,对时局洞见独到。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初次相见,刘备便将自己的抱负吐露于崔钧。他希望能够扶助汉室王朝,匡扶天下,为此四处结交贤士,寻求良策。崔钧听后,虽然对刘备的志向表示赞赏,但也直言汉室复兴之路艰难无比。

当时天下大乱,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崔钧认为,治世与乱世往往循环往复,即便暂时平定,也难长久。他劝刘备顺应天理,不要勉强逆天而行,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改变。

面对崔钧的劝阻,刘备并未动摇。他表示作为汉室宗亲,守护祖宗家业是应尽的责任。崔钧见说服无效,也就不再多言。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交谈间,刘备发现崔钧这人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若能得其相助,必将大有裨益。于是,他当即向崔钧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够延揽这位"奇人"加入麾下。

然而,崔钧婉言谢绝了刘备的邀请。他表示自己已无心于功名利禄,只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顺遂自然。就这样,刘备错失了结识这位"奇人"的良机。

崔钧之所以抗拒加入刘备麾下,并非是无能无为。事实上,他早年曾担任过官职,率领军队讨伐过董卓暴政。只是后来因家族变故和对时局的独特见解,才选择了隐逸之路。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如果当初刘备能够说服崔钧效力,定能为蜀汉增添一员重要谋臣。可惜,机缘错失,这位"奇人"最终远离了历史舞台,令人扼腕叹惜。

"奇人"的独特见解

崔钧虽然拒绝了刘备的邀请,但他对时局的看法却独树一帜,值得我们深思。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崔钧认为,天下治乱无常,往往循环往复。就如同汉朝自光武中兴之后,已经太平近二百年,如今战火重燃,动荡再起。他劝刘备不要勉强逆天而行,顺应自然规律,有些事情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

这番话虽然直白,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纵观历史长河,无数王朝兴衰更迭,无不如此。强权终将没落,弱小终将壮大,如同春夏秋冬,日升月落,永无止境。

崔钧之所以持这种观点,自有他的独到见解。作为诸葛亮的挚友,他必然了解诸葛亮对时局的判断。隆中对已将天下三分,北曹、东吴根基稳固,刘备要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都已是勉强。更不用说复兴汉室这等艰巨大业了。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当时的局势确实如此。曹操已一统北方,兵强马壮;孙权盘踞江东,根基深厚;刘备虽有汉室宗亲之名,却一贫如洗,四处流亡。三者相比,刘备的实力最为单薄。

崔钧清楚,刘备即便得到诸葛亮这位谋臣相助,也难以扭转大局。他们或许能在西南一隅立足,却难以复兴已经衰微的汉室王朝。正所谓"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因此,崔钧劝刘备顺应天理,不要勉强逆天而行。他自己也选择了隐逸,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远离纷扰。这不仅是出于对时局的独特见解,也是基于个人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在当时的环境下,崔钧这种看似消极的态度,实则是出于高瞻远瞩的思维。他深知汉室气数已尽,即便暂时东山再起,也难逃最终的覆亡。与其勉强维系,不如顺其自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果不其然,蜀汉最终还是在曹魏的强大压力下覆灭。刘备虽然一生努力,却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崔钧的判断,看来是正确的。

崔钧这种独特的见解,不仅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洞见,更彰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作为一代文人武将,他不愿被世俗所拘束,只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逍遥"思想的体现。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错失"奇人"的影响

刘备错失崔钧这位"奇人"的机会,对他的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当初能够说服崔钧加入麾下,定能为蜀汉增添一员重要谋臣。

崔钧不仅武艺高强,善于征战,更是才学渊博,对时局洞见独到。他早年曾担任过中郎将、西河太守等要职,深谙军国大事。如此人才,若能为蜀汉效力,必将是一大助力。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然而,机缘错失,崔钧最终选择了隐逸之路,远离了历史舞台。这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他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智囊和谋士,这在后来的征战中或许会产生一些影响。

当时,刘备虽然得到了诸葛亮这位卓越谋臣的辅佐,但终究无法扭转大局。隆中对虽然将天下三分,为蜀汉指明了前进方向,但要夺取荆州和益州作为根据地都已是勉强。更不用说复兴汉室这等艰巨大业了。

如果当时能够得到崔钧的相助,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崔钧对时局的独特见解,必将为蜀汉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他那种"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判断,或许也会影响刘备的决策。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不过,即便有崔钧在侧,蜀汉最终的命运也难以改变。曹魏实力太过强大,加之蜀地地缘环境所限,终难敌曹魏的压境。但至少,崔钧的加入或许能为蜀汉争取更多时日。

当年,刘备虽然一心想要复兴汉室,但终究是力有未逮。错失崔钧这等人才,无疑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如果当初能够说服崔钧效力,蜀汉的前景或许会有所改观。

结尾

不过,历史已经无从改变,我们只能遗憾当年的机缘错失。崔钧这位"奇人"最终隐逸而去,令人扼腕叹惜。他本可以为蜀汉出谋划策,却因缘际会而与之擦肩而过,成为刘备一生最大的憾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