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作者:花888

1955年10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受命前往东北地区考察。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钱学森发现学院里有太多外国专家,他对此颇有微词。大将陈赓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两人相见恨晚,不期而遇。钱学森坦率地向陈赓提出了自己的不满,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完全依赖外国专家的意见。陈赓深有同感,他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具体钱学森提出了什么建议?陈赓又作何反应?中国导弹事业由此开启新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一、钱学森回国考察

1955年10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位久别重逢的游子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早在1935年,钱学森就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远赴美国留学。谁知道,二战的硝烟让他在异国他乡滞留了整整20年。期间,他曾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并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直到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刻,钱学森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深吸一口祖国的空气,只觉得阔别多年的乡音乡情扑面而来,亲切得让人想哭。郭沫若等一众学者热情地迎接了钱学森,场面十分隆重热烈。

重返祖国后,钱学森被派往东北地区考察。起初他还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会安排他这份工作。直到得知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决定,他才释然了。周总理是钱学森的老相识,两人曾在巴黎相识,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如今周总理让钱学森东北考察,必定另有深意。

在朱兆祥同志的陪同下,钱学森顺利抵达了哈尔滨。哈尔滨是当时大陆重工业的重镇,钱学森此行也受到了黑龙江省委的高度重视。省里专门为他派了一名陪同人员,负责接待工作。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然而,钱学森却有个小小的心愿。他说:"我有两个朋友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我想这次能够见见他们。"

当时的哈军工是一所高度保密的军事院校,普通人是不允许参观的。只有省部级以上的领导才有资格进入。钱学森的陪同人员听后只好作罢,因为他们的行程中并未安排此事。

但钱学森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坚持向省里的领导汇报了此事,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没想到,当晚省里就打来电话,说是哈军工已经请示过北京的领导,获准让钱学森参观。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就这样,11月25日,钱学森被顺利送到了哈军工的大门口。校方出动了一批身着校服的军官,隆重欢迎钱学森的到来。为首的就是学校的校长陈赓大将。

陈赓大步流星走上前来,伸出大手,爽朗地说道:"我是陈赓!欢迎钱先生前来指导工作!"

钱学森一见到陈赓,顿时大吃一惊。因为陈赓可是当时的副总参谋长,一直驻扎在北京,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哈尔滨呢?他满怀疑惑地回握住陈赓的手,诚恳地说:"您好,陈院长!你怎么会在这?"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原来,钱学森的参观请求传到北京后,陈赓向彭德怀元帅建议,让钱学森前来哈军工视察。陈赓认为,钱学森对导弹研究颇有造诣,或许能为学院的导弹事业出谋划策。在上级批准后,陈赓便专程乘机从北京飞赴哈尔滨,亲自迎接钱学森的到来。

钱学森听后,不禁对陈赓的用心良苦和对自己的重视而感动万分。随后,陈赓为钱学森准备了简短的欢迎仪式。由于钱学森的两位朋友正在上课,只好改期。陈赓亲自陪同钱学森,开始了参观之旅。

一路上,陈赓和刘居英等人详细向钱学森介绍着学院的概况、各个系的布局等情况。钱学森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座座教学大楼,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新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所建造的。他由衷赞叹道:"太气派了!"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型火箭实验台。只见一位教师正在拆装实验装置。钱学森上前与那位教师攀谈,细心指出了装置的一些错误之处。没想到,那位教师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苏联专家的意见,不能随便改动。"

钱学森听后,不禁面露愁容,摇了摇头。细心的陈赓很快发现了钱学森的神情变化,于是关切地问道:"钱先生,我们能不能自己搞出导弹来?"

钱学森一听这话,顿时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他说:"这怎么不能搞出来,外国人能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造不出来,我们又不是比他们少点什么。"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陈赓听到钱学森这番话,高兴得握住他的手说:"我要的就是你的这句话!钱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心中充满底气,我相信我们一定会造出属于自己的火箭导弹。"

二、参观过程中的疑虑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钱学森对哈军工的参观并非一帆风顺。在参观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令他颇为不满的地方,这些疑虑也成为他后来提出独立自主建议的重要原因。

最让钱学森感到不安的,是哈军工对苏联专家的过度依赖。在参观火箭实验台时,钱学森就亲眼目睹了一位教师对苏联专家建议的盲从。当钱学森指出实验装置的一些错误时,那位教师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苏联专家的意见,不能随便改动。"

钱学森听后十分诧异,他没想到在这所中国军事院校里,居然还存在如此盲目崇拜外国专家的现象。作为一位科学家,他深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可是在哈军工,似乎苏联专家说了就算,中国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这种现象令钱学森颇为不安。他认为,如果我们永远依赖外国专家的意见,永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那中国人自己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握科学技术的精髓。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对苏联专家的依赖,钱学森还发现哈军工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被动和保守的做法。比如在参观一个新建的实验室时,钱学森发现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他就将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告诉了那里的负责人,希望能够改进。

没想到那位负责人却直接回绝了钱学森的建议,理由是"这个布局是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来的,已经通过审批,不能随意更改"。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钱学森听后十分无奈。他觉得,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如果我们总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那就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可是在哈军工,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凡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就是正确的,不可改变。

在参观的过程中,钱学森还发现了一些其他让他颇为不满的地方,比如一些实验设备的陈旧落后、师资力量的匮乏等。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使得钱学森对哈军工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钱学森并没有对哈军工失去信心。相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问题和不足,他才更加坚定了提出自己建议的决心。作为一位科学家,他有责任和义务指出这些问题所在,并为之寻求解决之道。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因此,在参观结束后,钱学森就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毫无保留地向陪同的陈赓大将诉说了出来。他希望能够引起陈赓和其他领导人的重视,从而真正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三、钱学森提出独立自主的建议

参观结束后,钱学森没有将自己的疑虑深埋心底,而是坦率地向陈赓大将吐露了真言。他提出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建议,呼吁中国人要走自己的科技发展之路。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当天晚上,陈赓在学校设宴款待钱学森,并特意邀请了钱学森的两位好友庄逢甘和罗时钧教授。席间,钱学森就哈军工的现状,郑重其事地向陈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钱学森首先肯定了哈军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哈军工的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确实令人刮目相看。这些都是新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伟大创造。"

说到这里,钱学森顿了顿,脸上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继续说道:"不过,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最令我不安的,就是学院对苏联专家的过度依赖。"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比如在实验室,我发现有些设计和布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就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但负责人却直接拒绝了,理由是这些都是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已经通过审批,不能随意改动。"

钱学森说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他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被动和保守了,完全违背了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初衷。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如果我们总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那就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钱学森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接着,钱学森又提到了在火箭实验台上,一位教师对苏联专家建议的盲从。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钱学森说,"如果我们永远依赖外国专家的意见,永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那中国人自己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握科学技术的精髓。"

在场的几位教授听了钱学森的这番话,无不被他的睿智和远见所折服。他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钱学森的建议切中要害,直指了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症结所在。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接下来,钱学森又就哈军工的其他一些不足,如师资力量匮乏、实验设备陈旧等,一一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呼吁,我们必须自主创新,自力更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科技发展之路。

"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钱学森最后说,"只要我们发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定能让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钱学森这番话振聋发聩,给在场的所有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陈赓更是被他的睿智和远见所深深折服,对钱学森的建议表示由衷的赞同。他表示,一定会认真贯彻落实钱学森的意见,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四、陈赓支持钱学森的观点

钱学森提出的独立自主建议,得到了陈赓大将的高度赞同和支持。陈赓认为,钱学森的这些见解切中要害,直指了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症结所在。

作为一代军事家和战略家,陈赓对钱学森的睿智和远见是由衷赞佩的。他深有感触地说:"钱先生的这些话,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思维定式。我们确实存在着过度依赖外国专家、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问题。"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陈赓坦言,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国内科技人才的匮乏。新中国刚刚走过内战阴霾,百废待兴,科技人员严重短缺。为了尽快发展国防科技事业,邀请苏联专家前来支援是无奈之举。

"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自主创新的道路。"陈赓说,"我们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科学技术的精髓。只有这样,我们的国防事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陈赓的这番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钱学森更是由衷感动,没想到自己的建议会获得如此高度的认同和支持。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随后,陈赓就如何贯彻落实钱学森的建议,向在场的几位教授征求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

最终,陈赓拍板定案,决定在哈军工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自主创新小组。这个小组将由钱学森亲自领衔,负责制定学院的自主创新发展规划,并组织师生开展独立自主的科研工作。

"我们要让钱先生的这些宝贵意见真正落到实处。"陈赓说,"只有自主创新,我们的国防科技事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我们的国防实力才能与日俱增。"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为了支持自主创新小组的工作,陈赓还拨出了专门的经费,并亲自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获得了大力支持和肯定。

就这样,在陈赓的大力支持下,钱学森领衔的自主创新小组如期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自主创新之路的正式开启。

小组成立后不久,钱学森就着手组织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他亲自召开研讨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陈赓陪钱学森参观哈军工,钱学森事后提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与此同时,钱学森还亲自带头开展科研工作。他带领团队,针对当时国内火箭技术的一些关键难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他们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钱学森的这种精神和作风,很快就在哈军工乃至整个国防科技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摆脱对外国专家的依赖,勇于独立思考,自主创新。一股自主创新的浪潮,正在整个国防科技界悄然兴起。

几年后,当钱学森回顾起当年在哈军工提出的那些建议时,他由衷地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说的那句可以搞导弹,没想到真正干起来,竟然有这么多困难。但是,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是的,正是凭借着钱学森等一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导弹这一尖端科技,为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此,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放射出夺目的光芒,迎来了自主创新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