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梅家祥:捐献“生命火种”,践行“师德大爱”

作者: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4月29日,经过长达6.5小时的捐献过程,爱心小伙梅家祥在芜湖弋矶山医院成功捐献出28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的善举不仅让他成为马鞍山市第95例、安徽省第6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是为一位陌生的重症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梅家祥捐献的这份“生命火种”在第一时间由马鞍山无偿献血志愿者送往华东某医院,点亮了那位患者生命的新希望。

支教又献血,热心公益

梅家祥,一位年仅23岁的马鞍山青年,目前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城北实验学校担任小学语文教师。早在2019年12月,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他,在重庆的校园内首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在这次献血过程中,通过校红十字志愿者的介绍,梅家祥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并深知这是一个能够拯救他人生命的光荣行为。因此,他和室友毫不犹豫地积极登记留样,决定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梅家祥每年都会坚持进行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除此之外,从大一开始,他就积极参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包括灯塔之行山区支教、无偿献血宣传、洁小清志愿服务以及防疫志愿服务等。

梅家祥:捐献“生命火种”,践行“师德大爱”

千里“髓”缘,情系渝皖

2023年1月,梅家祥接到了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的HLA分型与一位重症患者相匹配。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他消除了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的陌生感,并深刻理解了这一行为对于拯救生命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咨询了学医的朋友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后,他毅然决定在临近毕业时,在重庆完成这次光荣且意义重大的救人善举。同年2月27日,在室友的陪伴下,梅家祥顺利完成了高分采样。然而,直到毕业,他都未能接到后续的捐献通知,留下了一丝遗憾。

2023年6月,重庆分库的工作人员再次联系梅家祥,告知又有患者与其匹配成功。此时,梅家祥已从重庆回到家乡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并顺利将资料从重庆分库转至安徽分库。同年7月上旬,在马鞍山红十字志愿者的陪同下,梅家祥参加了捐献前体检。得知体检达标后,他满心欢喜,期待着能够尽快实现捐献救人的愿望。然而,遗憾的是,这次捐献计划再次未能如愿。

半年后的2024年1月,已在芜湖市城北实验小学任教的梅家祥第三次接到与患者配型成功的电话。由于之前的体检已过期,他第二天便从芜湖赶回马鞍山进行再次的捐前体检。体检结束后,他略带担忧地向全程陪同的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马鞍山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询问:“叔叔,这次能成功捐献吗?捐献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课程呢?”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工作人员深刻感受到了他对患者的深切关爱以及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热爱。

爱心之旅,扬帆起航

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而言,重症患者的病情难以预测,从配型相合到高分采样,再到体检、捐献入院直至成功捐献,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主治医生与中华骨髓库之间保持着及时的沟通反馈。作为准捐献者,梅家祥在接到配型相合的通知后,便坚定了捐献的意愿。他按照要求暂时停止献血,以免因献血间隔期而延误可能的捐献,同时保持着原有的工作热情和生活节奏。

梅家祥:捐献“生命火种”,践行“师德大爱”

经过漫长的等待,3月中旬,梅家祥终于接到了计划于4月29日进行捐献的征询通知。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只要患者需要,他会全力配合。4月8日,马鞍山红十字会发来公函,请求支持梅家祥的捐献行为。校长和其他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为他解决了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同年级的老师和班级辅导员也积极支持他的善举,热心帮助他代课。

梅家祥所在107班的小朋友们得知老师即将捐献“生命的种子”去救人,纷纷对他进行“爱的抱抱”,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4月24日,是梅家祥入院捐献的第一天,全程都有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陪伴。入院期间,芜湖的志愿者们还换着花样为他送上自己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这些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让梅家祥深切感受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之旅并不孤单,他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和支持。

梅家祥:捐献“生命火种”,践行“师德大爱”

此刻,梅家祥充满深情地感悟道:“从重庆到安徽,从学生到教师,我跨越了山川平原,转变了角色身份,但始终不变的是我愿意用小我成就大我,用青春再塑生命奇迹的热情。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自己一辈子都走不完;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是血脉相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更在于它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价值。滴水卑微积海阔,颗尘渺小聚山洪。一颗爱心,一袋热血,便能延续‘生命的种子’。我们要始终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温暖一直都在。”

大皖新闻记者 金学永 通讯员 徐曲明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