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霉小麦的潜在危害与对策

作者:老周说三农
发霉小麦的潜在危害与对策

在夏季小麦收获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湿润,收获的小麦粒容易发霉变质,在这个高温潮湿的季节小麦粒由于没有及时晒干或者烘干,容易感染黄曲霉菌,要注意黄曲霉生长繁殖分泌出大量的黄曲霉毒素,人类或者畜禽吃了发霉的小麦容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存储技术的发展, 发霉小麦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畜牧业专家的关注。

在畜牧业中,饲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与生产性能。过去小麦作为细粮主要供应人类作为主粮,近年来作为畜禽重要的能量饲料来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养殖业。然而,当小麦存储不当或遭遇潮湿环境时极易发生霉变,产生有毒物质,如黄曲霉素、镰刀菌毒素等,从而引发动物中毒现象。本篇文章将探讨发霉小麦能否继续作为饲料使用的科学依据,并分析其相关的健康风险及防治策略。

一、霉变小麦中毒的原因及症状:

1、原因分析: 在夏收粮食季节,由于湿度过高、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因素导致小麦在收割、烘干、储藏过程中发霉,在这个季节小麦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生猪吃了发霉的饲料容易发生饲料中毒。饲料常见的霉菌毒素中,比较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黄褐毒素和橘黄毒素。生猪的肝脏对许多种毒素都强大的解毒能力,但是对黄曲霉毒素是无能为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在0.2%以上时,生猪就可能造成生长停滞和死亡,一旦中毒,毒素很难中和或者排除,一般几天内死亡,怀孕母猪采食发霉饲料,容易引起流产,产仔少和死胎。

2、霉变小麦中毒原因剖析 霉变小麦主要由于储存不当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真菌生长,其中最具危险性的是一些产毒素的真菌如镰刀菌属(Fusarium spp.)。这些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有毒代谢产物,例如伏马毒素 (fumonisins) 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它们对动物和人类都有极大的毒性影响。

3、中毒症状:猪发霉小麦中毒是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大猪病程不仅长,有时可达两个月,疫病呈现慢性中毒症状。小猪多是急性。慢性中毒的猪主要是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步行不稳,往往离群呆立,弓背,体温接近正常,可视粘膜呈黄疸色。急性的病猪除前述症状严重外,病猪兴奋不安,有时跳出栏或头顶墙壁。行走时左右摇摆、转圈或直行走遇障碍停止,并用头猛撞障碍物。病猪精神沉郁,两耳下垂,后躯无力,或卧地不起,流口水,往往在几天内死亡。

发霉小麦的潜在危害与对策

二、脱毒处理及相关防治措施: 为避免经济损失并保障猪肉产品的安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防止猪只食用霉变小麦引起的中毒事件。

1、购买贮藏的玉米、小麦、豆粕等饲料原料必须妥善保存,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贮藏的环境必须通风干燥。贮藏期不要超过半年,一般是少量购入饲料或者饲料原料,尽量减少在养殖场贮藏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减气死了发霉。

2、含水量高的饲料当天必须喂完如酒糟、豆腐渣、粉渣等含水量特别高,容易被霉菌和腐败细菌污染变质,如果一次购买过多的粉渣类饲料,当天喂不完,就必须注意贮藏,采用封闭式贮藏方法可以减少霉菌的侵入。

3、严禁用发霉的饲料喂生猪。

4、早期检测与筛除: 定期对库存小麦、玉米进行品质检验,运用快速检测试剂盒监测真菌污染情况。 在加工前严格分选,去除明显霉烂颗粒。

5、对发霉的饲料进行简单的脱毒处理,然后与其他没有发霉的的饲料混合喂,处理的方法一是对发霉的饲料可以先剔除发霉粒或者发霉块,然后将饲料粉碎,放入水泥池中加入饲料3—4倍的清水,充分搅拌静置浸泡,将饲料中的毒素浸泡出来,每天换水两次,直到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二是用碱处理,方法是100公斤发霉饲料加入清水200公斤,再加入小苏打粉1公斤或者新鲜生石灰2公斤共同煮沸,等发霉的玉米粒煮裂开后30分钟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到常温,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为止。

6、发现生猪发霉饲料中毒后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这是关键的防治措施,增加青饲料的喂量,中毒轻的不需要用药可以自愈。对中毒的生猪立即灌服高锰酸钾溶液,中毒的仔猪每头每天用硫酸亚铁一片,维生素B1 2—4片研细后混入饲料中喂,效果比较好。为排出毒物可以内服硫酸钠25—50克。为达到镇静目的可以肌肉注射氯丙嗪。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由发霉小麦所带来之危害,但从长远来看还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法规保障,以便更加有效地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是解决猪霉小麦中毒的最佳途径。通过严格的饲料质量管理、科学的日粮配比、适宜的存放环境等诸多细节方面的把控,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入探索更高效的脱毒技术以及建立更加精确的风险评估体系,以便从源头解决问题,实现绿色健康的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文所论旨在提升业界对于这一常见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的认识水平,希望能够激发相关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对此话题的关注度,共同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发霉小麦的潜在危害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