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连续跑了4个小时高速,要不要让发动机休息散热?老司机:看这个标志

  我们都会在汽车高速行驶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长时间的高速运转会导致发动机的温度升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很多热量。那么就有车主就产生疑问了,如果不能及时对发动机降温,汽车还能继续行驶吗?长时间的运作会不会对汽车的发动机造成影响?这些车主的共同点就是把汽车想象成了人,人持续运动会累,那么汽车行驶这么久肯定也会“累”。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至于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连续跑了4个小时高速,要不要让发动机休息散热?老司机:看这个标志

  在高速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打开汽车引擎盖,用扇子扇风企图给汽车发动机降温,那么汽车在长时间的行驶之后,需不需要人为的去给它降温呢?其实呢,只要不是在极端条件下,比如在高温环境或者超重负荷工作下,发动机就会产生远超正常程度的热量,那么此时就需要我们人为的及时给发动机散热,以确保行驶安全。

  汽车散热的原理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汽车发动机是怎样散热的,发动机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核心零件,由出水室、进水室和散热器芯三部分组成。发动机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来自于汽油的燃烧,汽油燃烧的能量大部分用来驱动汽车行驶,还有一部分变成了热能,因此气缸内的温度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发动机外设计了水道,利用冷却液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却液在器芯内流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自然空气在器外室通过就可以让发动机的温度升高,热的冷却液由于空气散热而变冷。简单来讲就是车子只要一启动,制冷系统就会自动的不断给汽车降温。

连续跑了4个小时高速,要不要让发动机休息散热?老司机:看这个标志

  汽车的“外部散热器”—主动闭合进气格栅

  其实汽车的散热器不仅仅在发动机冷却系统里,在汽车的表面也有“散热器”,虽然这些散热器的效率没有发动机散热器系统那么高,但是在行驶过程中也能很好的起到降温的作用。进气格栅位于汽车引擎盖下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汽车前脸”,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进气格栅的设计也越来越完善,现在的进气格栅一般是由百叶条、电机以及行车控制器组成的,能根据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以达到控制进气和散热的目的,而主动进气格栅可以在发动机因为热量过高需要冷却的时候打开,不需要时还可以降低风阻,所以它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散热器”。

  行驶查看车辆“水温表”

  水温表的温度通常在80-90摄氏度都是正常的,当水温表指针低于80那就代表着水温低于正常温度,指针高于90就说明水温超过了正常温度,这都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在行驶时我们要时刻注意“H”和“C”两个字母,“H”代表“热”的意思,“C”代表“冷”的意思。这个时候要注意观察水温表的指针,指针离哪个字母近就代表着此时的温度是高还是低,只有指针保持在80-90的中间,这个时候的发动机温度才属于正常范围。

连续跑了4个小时高速,要不要让发动机休息散热?老司机:看这个标志

  水温过高如何处理

  如果此时你观察到水温表的指针快到“H”了,将车停靠在安全区域,不要熄火,这时只要车子一熄火,发动机内部的零件就容易损坏,要等到水温降到正常范围以后才能熄火;再将引擎盖打开,让空气流通,利用自然风给发动机降温;此时水温降下来以后打开散热器加水盖,这样机舱里的热气会更快地散发。

  虽然汽车长在行驶了几个小时后不需要人去特意的降温,但建议各位车主在行驶了3-4小时后,在附近的停车场或者服务区内及时的休息,切勿疲劳驾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才能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来源:懂车前沿微信公众号(ID:c13272923519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