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作者:中国好产品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

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来源 l 《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殿试卷(代序)》

作者 l 戴廷杰

译者 l 岑咏芳

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一九〇八年十一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掌握最高领导权的醇亲王载沣,允许大学士孙家鼐之奏请,将潮湿或霉烂之本章无用之旧档,一律立予销燬。大概是一九〇九年春天,时任学部参事而日后声名卓著的罗振玉,将这些即将发生而无法弥补的损失告知军机大臣大学士张之洞。他的干预得到回应,缓和了对文档毁坏的热忱。清代殿试于每科完成之后,新进士的策文原卷,即存于紫禁城东南隅的内阁大库,从此束诸高阁,由守卫严密监管,即便是学士大夫也难以进入,故罕有窥其美富者。若非遇上悲剧性的历史波折,时日的摧残,虫鼠的婪食,人类的贪欲,使其化爲尘埃,陷于损坏,或四散各方,则接近二万七千之整批试卷应可留传后世。盖自一六四六年清廷立国第三年设文殿试始,迨一九〇四年将欲废除举业止,凡两百五十八年,共一百一十二科,中式进士者总计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九人。五年后,于一九〇九年,朝廷决定将内阁部分档案移交学部,以便对年久失修,濒临倒塌之库房,进行早已承诺的维修。当此之时,档案虽然随著岁月屡遭火灾、水淹等祸患,仍数以百万计。随即红本奏章被放置于国子监内,殿试卷则存入学部后楼,停放十年后,方被迁移到别处。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早此十年前,爲了应付长久以来库存地方之不足,一股“邪风”吹进内库,大量档案副本先遭焚化,随后殃及大量正本,迨修缮工程及对部分藏品迁移之时,邪风愈甚。一九〇八年十一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掌握最高领导权的醇亲王载沣,允许大学士孙家鼐之奏请,将潮湿或霉烂之本章无用之旧档,一律立予销燬。大概是一九〇九年春天,时任学部参事而日后声名卓著的罗振玉,将这些即将发生而无法弥补的损失告知军机大臣大学士张之洞。他的干预得到回应,缓和了对文档毁坏的热忱。但事实上他制止不了,因爲到农曆八月终,一万零六百六十二捆的红本被撤离案架,并堆积在库房外准备焚烧。罗振玉五月奉命赴日本,七月返抵北京,他生平衆多伟业中的一项,很可能完成于归京以后,即是保存了应燬弃的大量档案,所谓闻名的八千麻袋(由于部中资金短缺,不能供应良好而稳当的木箱,这些档案被胡乱地塞到八千个本作运米用的普通麻袋中)。在一九〇九年的漫长日子裡,大库档案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不但冒有被焚烧的危险,还要面对人们的觊觎。销毁消息的公佈,便成爲内阁官吏将其中有价值的书籍和文档据爲己有的一个最佳藉口,可以逍遥法外又问心无愧,何况其中某些人早以零星而寻常的赃物来弥补他们微薄薪金之不足。国朝的档案,在清理的浪潮中受到打击,殿试卷亦不能倖免。御史赵炳麟不无夸张地声称:“内阁清查大库,出历科殿试卷,积而焚之”,并説如果不是内阁中一位“四川范中书”的好心帮忙,他本人的试策亦不会存世。《申报》较爲审慎,在一九〇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农曆十月十六日的《京师近事》写道:“今朝廷变法维新,革除旧习,昨谕内阁将历年积存之殿试卷、朝考卷、散馆摺子等,一概抬出付之祖龙一炬。”这份上海大报补充説:“闻内阁司员及书吏人等,间有取得名人墨迹私藏以爲珍玩者,亦保存国粹之意欤。”然而后世的评论便不一定如此宽大。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侍读学士恽毓鼎,虽然仕于宫中,十二月九日,农曆十月二十七日,方听得八月间内阁维修大库时,“搜出”旧钞本和稀见版本,皆已移交学部。恽学士惊讶不已,他在日记中详纪此事,并补充説:“库又有自国初至今殿试策,几及三万本,凡名人之策皆在焉。中翰诸君,各择其著名者藏之如刘文清〔墉〕、朱文正〔珪〕、翁覃溪〔方纲〕、洪稚存〔亮吉〕之类。惜余知之已晚,不及向诸君索赠也。”当时八月间的争夺已经结束了。想必做得很隐蔽,以致在国史馆工作的恽毓鼎,虽距内阁甚近,越两月才有所闻。最初下手者之一,即是同治十三年状元将欲拜大学士的陆润庠尚书。是年夏日,奉命筹备清理和迁移档案的十二位内阁诸君之一的曹元忠中书,急不及待地把尚书七世祖状元陆肯堂试卷献赠给陆润庠尚书。陆将这份康熙二十四年的试卷送去装裱前,在其先祖的策文后面写了题跋,记下他对发现此卷的激动,日期是农曆八月;四年后,再得到几位名人在上面题字,例如日后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具有收藏家心思的曹元忠,不仅仅于对这位尚书,他的老师,他的同乡讨好,同时更利用他的职位特权,爲自己作了蒐集:数十年后,文献家王欣夫在出售的故纸堆中,找回昔日曾归属曹中书的三通试卷,证明他曾经顺应时机,并非像人们所传的坚定不妥协。权力的瓦解和渗漏库屋的维修,并非导致大库内存放的试卷四散的唯一原因。大库非如我们想像的是一座无法进入的堡垒,至少清代的后半期已并非如此。传説姚文田举人“官内阁中书时,常至阁取历科状元殿试卷观之,日必书一本”(其于嘉庆四年果大魁天下)。宫廷的警卫与及紫禁城坚厚的城牆,并没有使档案避过盗窃的破坏。如在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冬,“内阁副本库,有穵捐窗櫺形迹,查看失去陈年副本数件”。又或在光绪三年(1877)秋,实録库内外两门“封条脱落,铁锁均有拨动情形”,派人查看,竟“失去包袱二百十八块”。陈康祺员外于同治光绪之际,在琉璃厂书肆裡,偶见“有乾嘉年间殿试策”。邹鸣鹤巡抚所藏高叔祖邹忠倚的试卷,是在道光年间寻获的(这位高叔祖是顺治九年的鼎元)。负责清理内阁文卷书籍的吴郁生学士,本欲效法他的同事,想把自己曾祖父吴廷琛和叔父吴锺骏的试卷拿到手,两人均于科举试中相继抡元。然而徒劳无功,因爲这两通随其他“年久失散”的试卷一起,已不在库内。其后吴郁生遂于江西刘氏藏有优拔、朝考、殿试卷的二十馀大柜中,觅得他曾祖父的原卷。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所有这些试卷是如何落到私人手上?乾嘉大儒孙星衍叙述他的先祖孙慎行,一位明末探花,以正直驰名,乘在礼部任官之便,把自己万曆二十三年中式的试卷“取出藏于家”,代代相传,期间一度遗失,之后再购回来。像这样对朝廷规矩的无视不会独一无二,想必清时也不乏其例,在民国时期,大家则竞相效法。司法家徐谦曾是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一次审查文华殿时,偶然发现自己光绪廿九年的试策,便“顺手带了回家”;与其同行的委员,日后当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在旁视若无睹。早此十馀年前,鲁迅得到他已故祖父的试卷;此係他的友人许寿裳进教育部(前身是学部)工作不久,于一九一二年秋天,在乱翻一堆存放的试卷时见到,然后带走。鲁迅在日记中记述此事时,用“见归”一词,可见所有这些人毫无掠夺国家财产的感觉,而出手相助的那些朋友,也不觉得自己是同谋:他们只不过是把财物归回原主而已。用“见归”的方式取回己有,盖不能与由贪婪而生的侵吞混淆。鲁迅在一部名篇裡,将大内的厄运及人们之觊觎,作出尖刻的揭露。在文章结尾时,他对中国保护国家财产的困难,作了严厉的批评:“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的最初几天,当傅增湘被任命爲教育总长时,移交教育部的档案仍存放着。傅氏对文字书籍的爱好,驱使他寻找殿试卷的下落。由于记録财物出纳的簿册有脱漏,他便把放有档案的六七个“白木大箱”打开,亲自检閲,发现“达人名士之卷,咸已不存”。因没有更好的,便退而求其次,看中了卷主有一定名望的四十六通试卷;有数十通试卷的进士,因爲与他一样,都是四川出生,他又犯了老毛病,把它们拿走。留下来的数千卷,翌年发交位于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十五年后,于一九三三年,放有一万五千一百一十五通试卷的三十四个木箱,离开博物馆运到南京寻找藏身之所。据此,我们可否大胆估计,傅增湘説的“白木大箱六七”,内藏的试卷约有三千之数)一九一八年夏天,鲁迅在教育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在他的叙述中,把傅增湘谨慎地称作F. 先生,或F. 总长。一日F. 先生命他前往试看麻袋,所查的裡面塞满乱七八糟的二十包,殿试卷一本都没有。他又説另有几箱,不过都是二三甲的卷子,而名次高一点的早已被偷去,状元卷更是最早被偷的对象。他并指出,这种佔有的坏习惯仍一直持续著。那些最值得注意的文件,被放在桌上,一下子就被F. 总长,Y. 次长,和C. 参赞这些醉心于旧纸张的人拿去检查:当他们送还时,总是比原先要少了一点……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五四运动结束了傅增湘的政治生涯。辞职后,这位前总长在一个机缘下欣赏一批从大内流出,本已销声匿迹的珍贵文书;复按鲁迅所言,若此精通的内行在居官期间,苟有机遇,便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珍秘“偷完”。一九二○年夏天,傅增湘到淮南访书,顺步来到长江之北的宝应,参观了名门后代刘啓瑞那藏满珍贵书籍的食旧德斋。这位一九○三年的中式举人,自民国来临,便过著退隐生活。他曾经是内阁中书,与曹元忠及其他几位同僚一起担任过运送档案到学部的筹备工作。这是一个大好机会,这位珍本爱好者,把几个世纪以来摆满内阁书架的宋版古籍掠走,还有极高价值的清室档案,其中包括一批优秀的殿试卷。经过数天的商议,傅增湘从三十二种宋元本中购下三种。这些书大抵係从内阁大库流出,也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这几种“残帙”花去他“洋四千元”(他在日记中透露説,国家兵戈方动,满地乱机,而他掷此巨金,实有类于狂惑失志之人)。他没有购买别的书籍,仅仅欣赏主人收藏的一百零九通殿试原卷,便已让他感到心满意足。这些琳琅满目的卷子,集中了一批清代显赫的大臣与文人,例如:张玉书、陆陇其、张英、李光地、赵执信、张廷玉、何焯、孙嘉淦、陈弘谋、郑板桥、朱珪、翁方纲、朱筠、钱大昕、王鸣盛、赵翼、姚鼐、邵晋涵、王念孙、戴震、阮元、张惠言、纪昀、龚自珍、魏源、陶澍、俞樾、曾国藩、李慈铭、叶昌炽、康有爲等,正如傅氏所云“洵文海之钜观也”。(在这许多佳卷中,傅增湘还料不到会有他兄长增濬的二甲卷;他打算日后向物主百拜求让)这批试策又以高名次之多而取胜。计有十四通享有殊荣的进士及第,即一甲三元;其中状元策七通,榜眼一通,探花六通。二甲一名的传胪有五通。假如我们把接著下来的六名加入,与前四名一起,形成前十名,这些试策都曾受到皇帝亲自评审,得到无上的恩宠。名次如此出色的卷子,给刘啓瑞的百馀通藏卷带来绚丽的光彩,食旧德斋盖爲古今私家最优秀的殿试卷庋藏。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庄瑶殿试卷

图文综合来源网络,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和万千书坛精英,一起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原文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立场以及价值判断。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书艺公社联系。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欢|迎|联|系

文章投稿,请联系:xshufa活动报道,请联系:shiyu798加入书艺公社社群,请联系:xshufa商务、市场合作,请联系:shiyu798

清代殿试卷的前世今生

浏览结束记得关注@书艺公社及时收看更多有价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