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作者:苦行僧225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1912年,溥仪退位,旧制度天崩地裂,新时代风起云涌,直到改革开放,仿佛已经历了 几个世纪,但实际不过66年。这一错觉揭示了一个我们稍微思考下便能意识到,但却一直被忽视的现实:我们仍生活在晚清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历史,就是改革的历史。

晚清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以下四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警醒意义。

▌没有看到“经济奇迹”背后的制度危机

清政府的第一次改革,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工厂,轮船、电报、铁路、矿业以及民间资本的兴起,让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军事实力明显提升。甚至一些学者将其誉为“晚清经济增长奇迹”。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江南制造总局

然而,清政府并没有看到“奇迹”背后的危机,没有意识到没有制度变革的支撑,经济变革是无法长久的。他们将暂时的稳定美其名曰“同光中兴”,将新建的北洋舰队赞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沉溺于暂时的进步与成就,仍旧深陷在帝国的迷梦中,直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全盘破产。

▌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高涨

在任何国家与全球化世界接触的时候,“排外”都是不可避免的情绪,晚清历史也是如此。但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极端的排外情绪不仅在民间泛滥,还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与鼓动。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义和团

本在山东一隅汹涌的义和拳,在清政府的支持下瞬间席卷北方,他们打着“爱国”的名义肆意攻击外国人,打砸教堂与使馆,最终酿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惨剧,为清政府的最后崩溃压上重重的一捆稻草。

▌将真正的“改革者”排斥在外

如果说洋务运动只是一场虚假的改革幻梦,那么甲午之后开启的维新变法则是第一次触及制度根本的改革尝试。然而,百日维新三个月便夭折,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以至之后的清末立宪派提出更进一步的设立国会、制定宪法的主张后,只是遭到清政府的一再拖延与欺骗。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戊戌六君子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真正的改革者必然触动当权者的利益,也必然会遭到当权者的拒斥与迫害,而当真正的改革者被排斥在外,引发的可能是更剧烈的外部革命。

▌对制度层面的中国论过度自信

洋务伊始,人们大多相信中国的政教制度是优越且完美的,我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即可。可当甲午迷梦惊醒之后,除了极少数清醒者,大多数人仍旧认为中国的政教制度具有不可撼动的神圣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仍旧大行其道。

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

直至辛亥革命彻底摧毁了传统制度的躯壳,民主共和的观念才真正被人们认识到。正如近代史学者雷颐所说:“辛亥革命最大的意义,不只是终结了皇权专制,而是让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论破产了。”

以上晚清改革失败的四个原因,只是晚清历史经验与教训的一隅,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警醒意义。清王朝的倒塌,不只是清政府自我的失败,它同时宣示着中国第一次集体改革尝试的大失败。

此后的百年历史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改革路径,直至今日,我们仍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摸索、前行。由此,回顾晚清改革的历史,吸取晚清改革失败的教训,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