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作者:大麦说

在阅读之前,温馨提醒您,本文仅供参考娱乐,不可迷信!

你听过哪些或者亲身经历过哪些奇葩的送礼方式吗?不妨和大家分享下!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无数次送礼和收礼的场合,比如逢年过节,求人办事等都离不开送礼这一环,毕竟在人情世故这一块,相信各位看官老爷们都做的非常OK了。

送礼这一行为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人们会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敬意的物品奉献给神灵,以示崇敬和敬畏。

从那时起,“礼”的含义中便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礼物也可能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纳贡”,即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表示服从和乞求庇护。

“礼尚往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原则,体现了人们相互馈赠礼物、增进情谊的传统。《礼记·曲礼上》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奇葩送礼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采取一些奇葩的送礼方式。

例如,有人提着一箱M牛酸酸乳去求人办事,结果被告知无能为力,最后还收到了一箱J典纯奶作为回礼。

还有人在老板家吃了一碗面,却不小心丢了含有巨款的卡,结果被老板捡到后慷慨地表示“送你了”。

老辈人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送礼之道,实乃一门大学问。

不是所有的礼物都能传递深情厚意,有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引来是非。

老话说得好,“礼有五不送,送了人嫌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送礼的五大忌讳。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一不送“钟”——送礼之大忌

嗐,咱们得明确一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也有些老讲究得牢记在心。就比如说这“送钟”的事儿,你或许觉得这不过是个谐音的小忌讳,但实际上,这可是咱们传统文化里的一大忌讳。

“送钟”和“送终”谐音,你听听,这“送终”二字,岂不是让人觉得晦气?你想象一下,你好心好意地买了个精美绝伦的钟,兴冲冲地跑到朋友家去祝贺他们乔迁新居,结果人家一看是座钟,心里立马“咯噔”一下,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哎,你这不是好心办坏事嘛!

就像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说的:“留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们会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它会决定你的命运。”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得留心、得讲究。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礼轻情意重。”送礼看的不是价值,是心意。你可别觉得你的钟名贵、精美就一定能表达你的心意。

要是让人家联想到“送终”,那你这份礼可就送得适得其反了。

再说了,古人也告诫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不需要靠贵重的礼物来维持。

你若是真心祝贺朋友,一杯清茶、一句祝福,便足以表达你的心意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别让你的礼物成为那条“沟渠”,阻挡了你和朋友之间的“明月”哦!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二不送“梨”——寓意不佳,需慎之又慎

在中国古代,送礼可是一门大学问,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到文化的敏感点。

特别是“梨”这种水果,因为与“离”谐音,常被视为不吉之物。说起这个忌讳,倒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有一难,便是遇到了一个会变化成美女的梨树精。她用甜美的梨子诱惑唐僧,企图破坏他们的取经之旅。

幸好孙悟空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了她的诡计,才使唐僧免于一难。这个故事虽然有些神话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梨”的忌讳之深。

回到现实,民间有句俗语:“送梨即送离,情断友谊稀。”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在传统文化中,“离”代表着分别、离别,而“梨”因谐音“离”,便自然地被赋予了不吉利的寓意。

人们都非常避讳送梨作为礼物,生怕因此带来分离和不幸。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忌讳。比如在古希腊神话中,离别的神祇是Eros(爱神)的对立面,代表着分离和破碎的爱情。因此,在古希腊文化中,送梨作为礼物也是被视为不吉利的。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三不送“鞋”——避邪趋吉,寓意深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送礼的学问里,有一忌便是“不送鞋”。

这其中的缘由,不仅仅是因为“鞋”与“邪”谐音,更因为在民间传统文化中,鞋子承载着多重复杂的寓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两位大夫,孟僖子和季孙氏,他们因土地争端而关系紧张,眼看矛盾即将升级。鲁国国君为了维护国家安定,便请孔子出面调解。孔子深知“礼之用,和为贵”的道理,于是他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宴饮仪式,并在宴会上详细讲解了周朝诸侯间应有的礼仪规范。

在宴会进行的过程中,孔子让双方重温先祖遵守礼制、和睦相处的历史故事,以此唤醒他们对和谐共处重要性的认知。随后,孔子又亲自示范了如何通过谦逊礼让的行为举止,化解彼此间的嫌隙。例如,在分配食物时,他特意让孟僖子与季孙氏互相敬献,展现互敬互谅的精神。

最终,两位大夫被孔子巧妙运用“礼”的方式深深打动,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争执不仅有悖于“礼”的原则,也破坏了家族与国家的和谐稳定。于是,他们决定搁置争议,以和为贵,共同维护鲁国的和平与繁荣。

古代先贤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物的选择,理应注重其带来的和谐与吉祥。而“鞋”字谐音“邪”,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希望避开邪恶,趋向吉祥。

送鞋作为礼物,无形中便带上了不吉的寓意。

在民间传说中,送鞋还有“送行”之意。

古人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总是令人伤感,而送鞋则容易让人联想到远行、离别,甚至生死离别。这种寓意,在注重吉祥、团圆的传统文化中,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在民间谚语中,也有“送鞋送邪,不如不送”的说法。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于送鞋的忌讳和不满。即便你的鞋子再时尚、再舒适,作为礼物送出时,也难免会让人心生芥蒂。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四不送“伞”——离别之寓,情感之忌

或许在许多人眼中,伞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品,遮阳避雨,功能多样。然而,在送礼的文化中,“伞”却是一个应当避免的选项。

这是为何呢?原来,“伞”与“散”在中文中谐音,而“散”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分散、离别,因此伞被赋予了别样的象征意义。

古人云:“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离别的普遍性,但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在古时,长亭外,古道边,人们出行时常带着油纸伞,它既是遮阳避雨的工具,也无形中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每当看到伞,人们便容易联想到那一次次无奈的分别,心中涌起无尽的惆怅。

现代诗人徐志摩所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离别总是轻盈而又沉重,它带走的是人们的相聚,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

在送礼时,我们应当避开伞这一敏感物品,以免触景生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那么,在选择礼物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

其实,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价格昂贵与否,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心意和情感。

一把伞或许能遮阳避雨,但一份精心挑选、寓意美好的礼物却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意和祝福。

据《唐摭言》记载,唐朝贞观年间,云南土司缅氏遣使向唐太宗进贡,其中有一项特殊的礼物——一只白鹅。然而,当使者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终于抵达长安时,发现白鹅因长途运输已不幸死去,仅留下一根洁白的鹅毛。

使者痛心之余,深恐无法完成使命,但考虑到这只白鹅代表了云南边陲地区对大唐王朝的忠诚与敬仰之情,于是毅然决定将这根鹅毛呈交给唐太宗。使者诚恳地向唐太宗陈述了这一路上的艰难以及这根鹅毛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谊和敬意。

唐太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使者,反而赞扬他忠勇可嘉,认为这份礼物虽轻,却承载了厚重无比的情意,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从此,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成为赞美真诚友谊和深厚情感的佳话。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五不送“单数”——好事成双,美满吉祥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华夏民族素来喜欢将好事成双、对称平衡视为美的象征。

在送礼的礼仪中,送双数也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它寓意着好事成双、吉祥如意,传递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说起这个习俗,其实背后还蕴藏着一个温馨的小故事。

相传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祥的孝子,他的母亲病重,医生说需要一对鲤鱼作为药引。王祥不畏严寒,卧冰求鲤,最终感动了天地,冰面裂开,从中跃出两尾鲤鱼。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卧冰求鲤”的成语,也寓意着好事需要成双出现才能带来最大的吉祥。

古诗中也有对双数的赞美,如“双双白鹭觅食来,两两黄鹂鸣翠柳”,描绘了一幅和谐美满的画面。而谚语“独木不成林,单弦难成音”更是强调了双数的重要性。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双数美好的描写,比如钱钟书在《围城》中就曾写到:“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只有两个人都想留在城里,这城才不至于崩塌。”这里也暗示了双数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

回到送礼的话题上,如果我们选择单数礼物相送,恐怕会给人留下孤单、落寞的印象,这与我们想要传递的温馨与祝福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在挑选礼物时,我们应该多花点心思,选些成双成对的物品。

比如一对精美的茶具、一对可爱的玩偶或者一对寓意吉祥的摆件等,这些都能让收礼的人感受到你的用心和祝福。

“礼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话说礼别乱送,犯了忌讳遭嫌弃

“千里鹅毛意不轻,绫罗绸缎未为珍。”

在送礼时,我们不妨多想想这句诗,用真挚的心意去挑选礼物,让每一份礼物都成为传递情谊的桥梁。

要避免触碰这些送礼的忌讳,让礼物真正成为表达祝福和心意的媒介。

如此一来,我们的礼物不仅能够传递深情厚意,还能够让收礼的人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