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作者:亨克的孤独

在中国一个人迹稀少的地方,有一群“最极致打工人”。他们每天都做着劳累的工作,甚至有时候24小时都无法休息,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这群人中有高学历的,也有从来没上过学的人。然而,他们相同的一点就是,年薪都只有600元,最高也不过1200元。

在如今的消费水平来说,这些钱完全不够。这也不禁让人疑惑,这群人仍然心甘情愿待在这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网、人民日报、红星新闻】(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巴蜀石窟包罗万象

巴蜀石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中华民族瑰宝。它们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修行实践,经过千年传播,约在十六国时期传入中国。

在川渝大地,巴蜀石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首先,造型多种多样,大小错落有致。宏伟壮观的乐山大佛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代表,那高达71米的巨像雄踞峨眉山麓,俯瞰凡尘。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而在偏远山野,也常能发现巴掌大小的精致石龛,里面供奉着一尊佛像或菩萨像,细节之美随处可见。

正是这种大小参差、高低错落的分布状态,让巴蜀石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与山川村落融为一体。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其次,题材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佛教造像,还能见到鸡神、羊神、牛王、马王等民间神像的雕塑,甚至连泥水匠、杀猪匠、瓦匠等平民职业也位列其中。

凡人众生与神佛并肩,将世俗生活主题融入宗教造像,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彰显了巴蜀石窟包罗万象的特色。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再者,巴蜀石窟星罗棋布,绵延数千里,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仅四川就分布着401处,重庆170处,另外还有39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见这片土地上曾经是多么虔诚的佛教信仰之邦。古代百姓为祈求功名、国泰民安、健康长寿,自发前往山野之间开凿石窟佛龛,每一尊石雕造像背后,都凝聚着虔诚而朴实的善愿。

正是因为摄影师袁蓉荪,坚持不懈的多年追寻这些石刻的踪迹,并且将它记录下来,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到这些,看到精湛的石窟艺术,也知道了“最极致打工人”。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天灾人祸摧残

盛唐时期,川渝一带佛教兴盛,随处可见新建的石窟寺院。这些石窟的开凿并非由政府或寺院专门发起,而是出于民间的自发虔诚之举。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开凿条件,都可以自行斥资开凿石窟,以求积累功德。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富人出钱较多,能够开凿大型的石窟群,雕刻华丽的大型佛像。他们投入巨资,目的是为了来世积攒足够的功德,获得更好的命运。

比如著名的钱夫人石窟,就是由大富人士钱娥所资助开凿的。

至于贫民百姓,他们虽然无力开凿大型石窟,但也会凭着一腔虔诚之心,在岩壁上凿出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小龛,安放一尊个体的小佛像。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虽然规模不大,但同样寄托了他们对佛陀的虔诚祈祷,希望能通过积累这份功德而获得来世的平安。

无论大小,开凿石窟背后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在今生今世积攒功德,以期在来世获得更好的福报。可惜,这份虔诚的心愿并未能全部如愿以偿。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历经战争、天灾人祸的摧残,如今巴蜀石窟群已经残破不堪。那些曾经栩栩如生、姿态万千的佛陀石刻,现在或残缺不全、或身首异处,当年的雄伟壮观景象只存于想象之中。

能完整保存下来的石窟寥寥无几,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守窟人留了下来,默默地修补。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最极致打工人”

在巴蜀大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用毕生的执着守护着这里的石窟文化遗产,他们就是巴蜀石窟的"守窟人"。

大多数"守窟人"都是当地村民,发自内心对家乡文化遗产的热爱而投身这份事业。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保护文物不被盗窃或破坏、维护清洁石窟环境、以及为游客讲解石窟文化内涵。然而,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暗藏着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寂寞漫长的岁月。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绝大部分石窟都位于偏远的山区,交通并不便利。有的"守窟人"甚至需要长期驻守在石窟附近,24小时待命防止夜间被盗,只与佛像作伴。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条件非常恶劣,他们不仅无法享受节假日,就连基本的生活设施也付之阙如。

除此之外,薪酬待遇方面,早期的"守窟人"无疑是最为困难的。据一位老人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保护布达拉宫石窟的工作人员,月薪只有区区5元。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以今日物价计算,相当于一个月只有十几块钱的生活费。在那个年代,连温饱都无法解决。所以,很多"守窟人"不得不靠种地养殖为生。

即便到了今天,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危险程度也与日俱增,但薪酬待遇的提高依然有限。

从事普通石窟的文保人员,月收入在600-800元左右;而负责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员工,月薪也就1200元而已。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对于一份长年驻守在艰苦环境中、随时面临盗贼威胁的高风险工作而言,这样的薪酬无疑是微薄的。

然而,正是这群默默守护者,用他们的执着和热忱,保护了巴蜀石窟的文化瑰宝,才使这份瑰宝代代相传。

比如居秀林大爷,曾经是一名普通的村委会主任,后来义务担任起公主寺的文保员,曾夜间与持枪盗贼勇斗,成功保住了公主寺的文物。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再如名叫杨志勇的文保员,则是在哥哥杨志明离世后,继承了他的遗志,放弃高薪工作,坚持"文物不能不管"的信念,接替哥哥的职务。

还有68岁高龄的潘元菊老人,曾与丈夫一同担任文保员时,在白天不幸遭遇盗贼劫掠,竟然拼命与盗贼搏斗,最终成功阻止盗贼逃脱,保住了被盗的佛头。

另一位阿拉腾达先生,他从小就对家乡的乌兰阿贵石窟寺情有独钟,后来主动放弃了高薪工作,一心一意投身做文保员,希望能唤起当地人保护家乡文化的意识。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守护千年文化瑰宝

穿行在巴蜀大地的群山峻岭间,一座座石窟犹如明珠般镶嵌在绝壁之上,历经沧桑洗礼而依旧光芒四射。这些石窟不仅是一座座建筑遗产,更蕴藏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

石窟的每一寸石壁,每一尊雕塑,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精髓。那些栩栩如生的浮雕,传递着佛陀的慈悲仁爱。

那些绚丽多彩的壁画,描绘着当年盛世的景象。那些精雕细琢的造像,展现了高超的技艺。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这一切,皆承载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艺术、佛教、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进步。

然而,岁月的长河如白驹过隙,动荡的战火、盗窃猖獗导致过去无数文物遭到劫掠破坏。幸运的是,在祖国大地上,还有一群默默守护者在坚守岗位。

他们用赤诚之心守护着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他们就是众所周知的"守窟人"。绝大多数来自当地农村,一生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家乡的石窟文物。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不为名利所动,只为守护祖先遗产的初心执着。他们每日在岩洞深处蹲守巡逻,预防盗贼窃取文物。

他们在寒冬酷暑中坚守岗位,忍受着恶劣环境的折磨;他们甚至不惜与盗贼拼命,视文物如生命一般重要。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可是,社会对这群默默守护者的关注和支持似乎还远远不够。他们的工作待遇长期低微,待遇水平往往只有几百元,甚至还不足以温饱。

他们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四季如一般寒暑难耐。他们常年远离家人,寂寞漫长,世人往往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和付出。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结语

其实,这些"守窟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守护者,他们保护的,不仅是石窟本身,更是凝聚于其中的灿烂文化。

我们应当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关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这片热土上的文化明珠永放光芒。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与此同时,我们也当弘扬石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正如那些艺术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和传播石窟文化一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形式,用生命讴歌这份民族文化的精神。

这是对祖先的缅怀,亦是对文明的热爱。在巴蜀绵延的群山之间,在那座座镶嵌于岩壁的石窟里,一定要永远闪耀着中华民族自古绵延的文明之光。

参考资料:

中国网——祁连山深处守窟人:金塔寺佛像为伴,“独守”熬出“滋味”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人民日报——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红星新闻——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