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努尔哈赤起兵的13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水平?凭什么能建立后金

作者:国学大观园

#以书之名#

满清谈及自己的崛起,常常轻描淡写地提及那13副铠甲,仿佛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物件。然而,这13副铠甲所承载的重量和意义,远非表面所见。在辽东与草原的辽阔天地中,它们代表着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让众多人眼红。即便在满清最为鼎盛的时期,努尔哈赤的众多后裔中,也鲜有人能拥有如此丰厚的家产。

在明末的蒙古草原上,铠甲并非普通的装备,而是珍贵的武器资源,其价值相当于90头牛羊,足以相当于一个蒙古中产家庭的全部家底。根据卫拉特法典的明文规定,20户游牧民需整整一年的努力与积蓄,才能合资打造出一副铠甲。而在辽东的女真人中,铠甲同样昂贵得令人咋舌。即便是女真部落中的佼佼者,如乌拉部——那位孕育了多尔衮的母族,其铠甲储备也仅为7000副。

努尔哈赤起兵的13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水平?凭什么能建立后金

努尔哈赤,这位英勇的领袖,常常率领着几十到上百人的小队,进行激烈的攻城战斗。想象一下,当他进攻界凡城时,身边仅仅有25名披甲兵和50名士卒作为主力,那种豪情壮志和决心是何等的坚定。而在追杀尼堪外兰时,他更是仅凭40名甲士就敢发起冲锋,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在努尔哈赤早期的战斗中,他的队伍虽然规模不大,但战斗骨干却异常强大。包括他自己、弟弟舒尔哈齐、英勇无比的安费扬古以及费英东等人在内,他们13人的铠甲,成为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宝贵资源。这些铠甲,不仅是他们战斗的装备,更是他们勇气和决心的象征。

努尔哈赤起兵的13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水平?凭什么能建立后金

凭借这13副铠甲和30道敕书,努尔哈赤完成了他的原始积累,并开始频繁对外作战。虽然能够一次夺取大量甲胄的战斗并不多,但每一次胜利都让他更加接近他的目标。即使在著名的九部联军之战中,他只抢回了“甲三十副”,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当努尔哈赤父子消灭了六位数的明军后,他们终于获得了4万副铠甲,这些铠甲成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重要武器。也因此,在满清皇室分家产时,铠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满清的大部分宗室成员,只能分到两三副铠甲,甚至因为这些铠甲的归属问题而打官司。

努尔哈赤起兵的13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水平?凭什么能建立后金

清朝同治年间,宗室内部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官司。贝勒尼湛的后裔玉洁与亲戚们因为两副蓝甲和400两地租的赔偿问题而争执不休。最后,这个官司以被告赔偿80两地租和两幅蓝甲胄而告终。这个宗室后裔,家中打官司才得到两副铠甲,与他们的老祖宗努尔哈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道光年间,宗室之中曾上演了一场颇具戏剧性的官司。一位未亡的宗室女子,勇敢地站了出来,状告自己的大伯。她的诉求是,整个家族共有蓝甲三十副,然而大伯却仗势欺人,不肯将应属于她侄子的三副甲胄交还。此事,不仅揭示了宗室家族中甲胄的分配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蓝甲在宗室成员心中的分量。

努尔哈赤起兵的13副铠甲,到底是什么水平?凭什么能建立后金

在努尔哈赤的时代,铠甲是荣誉与权力的象征。他的儿子诸英,生前便拥有蓝甲二百余副,这些甲胄在其后裔中流传,成为家族荣耀的见证。到了雍正时期,亲王、郡王、贝勒所分得的蓝甲数量,更成为了宫廷中的一种惯例。这些王爷们,无论属于哪个旗,都对蓝甲怀有深深的渴望。因为在满清的规矩中,蓝甲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领取补助的依据。

分到红色铠甲,意味着将出征作战;分到白色铠甲,则要守门守城。而唯有分到蓝甲,每月才能领到三两银子的补助。这对于一位王爷来说,一年下来,仅凭蓝甲便能领取到2160两银子的收入。当清朝晚期亲王的俸禄降至每年5000两时,这笔额外的收入无疑变得相当可观。

普通宗室家庭,即便只有三副蓝甲,每年也能分到108两银子。这样的收入,与八旗军的正规军职相比,同样具有不小的诱惑力。因此,关于甲胄的纷争与官司在宗室中频频发生。

回想起努尔哈赤当年以13副铠甲起家打天下的传奇,许多宗室后裔在赞叹老祖宗英勇的同时,或许心中也会泛起一丝羡慕。毕竟,在他们眼中,那13副铠甲不仅代表着荣耀与辉煌,更象征着财富与地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