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整治贪官污吏,发明了养廉银,养廉银到底是什么?

作者:国学大观园

#以书之名#

我当了巡抚,一年的俸禄也就100余两,穿上这身袍服,你我哪个不是衣冠禽兽?

《大明王朝》中,这句台词如利刃般剖析了明朝官场的黑暗,道出了那个时代的痛楚。明朝的覆灭,官场贪污腐败无疑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而这一切的背后,官员的低薪待遇成为了贪婪的诱因。清军入关后,虽然汲取了明朝的众多教训,但在官员薪酬这一问题上,却未能破旧立新。因此,清朝初期便陷入了腐败的泥沼。

雍正皇帝登基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大幅提升官员的薪资,是否就能根除腐败?于是,他推出了“养廉银”制度,意图用金钱的诱惑引导官员走向清廉。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养廉银虽然丰厚,却未能真正培养出廉洁的官员。

雍正整治贪官污吏,发明了养廉银,养廉银到底是什么?

那么,为何养廉银制度未能如愿以偿呢?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本期,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养廉银为何养不了廉的奥秘。

公元1723年,康熙大帝驾崩,其子雍正继位,此时的大清帝国看似一片繁荣,实则暗流涌动。康雍乾三朝的盛世,已历经62载,然而盛世之下,国库空虚,雍正皇帝面临的财政困境令人咋舌。康熙留下的国库,仅余800万两银子,不及国家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钱财究竟去了哪里?难道是因为战争消耗?然而,在雍正继位之前,大清已多年未经历大战。康熙平定三藩之乱,驱逐郑军,收复台湾,这些都是前尘旧梦。与俄国的尼布楚之战,虽胜犹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乌兰布统之战,虽将战线推至青海、西藏,但这一切的军事开销,雍正都心中有数。

雍正整治贪官污吏,发明了养廉银,养廉银到底是什么?

即便将这些战争花费计算在内,朝廷的收入也理应远超现状。每年的盐税、关税、杂税以及地丁银等收入,本应高达3000万两。这些钱财,足以填补边境战争的耗费。要知道,清军刚入关时,顺治元年的财政支出也仅1570万两银子。即便青海驻军规模庞大,与当初入关相比也相去甚远。那么,国库为何只剩下800万两银子了呢?

雍正深思熟虑后,渐渐察觉到了朝廷财政体制的痼疾。地方商贾似乎将大半税收据为己有,上交朝廷的仅是冰山一角。然而,这并非地方官府的独断专行,而是他们面临着地方经济困境的无奈之举。各省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的财政黑洞,他们不得不利用朝廷财政制度中的漏洞,将耗饷虚报为55万多两,驿站开支为15万多两,两者相加竟高达70万两之巨,而真正用于地方行政的经费却只剩下区区13万多两。这恰恰反映了清朝财政制度的一大弊端:地方官员所掌握的财政资源极为有限,即便他们年轻有为,也难以仅凭这13万两银子来支撑整个山西省的行政运作,更别提各级官员的俸禄开支了。

雍正整治贪官污吏,发明了养廉银,养廉银到底是什么?

在大明王朝,人们常常提到巡抚一年的俸禄才158两,而清朝的巡抚也不过155两银子一年。总督级别的官员虽然稍高一些,但也只有180两。然而,这些官员的实际开销却是天文数字,远超其俸禄。除了家庭的日常开支,他们还需资助亲戚、养活管家仆人,甚至还要为办公室的员工支付薪水。以云贵总督鄂尔泰为例,他虽然是公认的清官,但每年的开销却高达6000两。甘肃巡抚许蓉每年的花费也达到5000两,而大多数官员每年的开销都在8000两以上。就连在浙江巡抚任上的李卫,也曾向雍正皇帝上奏,坦言自己一年的花费需要8000多两,这还仅仅是他年轻时的开销。而有些官员为了讲究排场,一年的花费甚至能飙升到2万两之巨。

地方财政的窘迫与各地官员对下属的贪婪索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的根源,如同潜藏在暗处的巨兽,吞噬着官员们那微薄的合法收入。雍正皇帝终于洞悉了这一切,他明白地方财政的窘迫与官员的腐败,很大程度上源于过低的俸禄。

那么,如何为官员们增加合法的收入呢?雍正皇帝的目光转向了那条潜藏在暗处的线—火耗。雍正皇帝深谋远虑,他说:“与其让火耗在黑暗中,不如让它拿到台面上”于是,朝廷下令,全国范围内推广火耗归公的政策。火耗从此变成了合法的税收,允许各省官员在上缴第一营时额外征收。

然而,养廉银政策并未能彻底解决清朝初期的贪污问题。虽然火耗归公后,成为了地方官员的合法收入,但这笔钱一旦地方政府需要用钱,随时可以收回。养廉银的性质变得模糊起来,地方官员为了填补财政亏空,又开始寻找新的灰色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养廉银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最终名存实亡。

乾隆继位后,虽然没有像嘉靖那样大发雷霆,但他在处理贪污问题时的方式却破坏了规矩。在这场贪污循环中,他将大清朝再次拉入了历史周期的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