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末最美的一首词,写尽亡国之痛,最后三句惊艳千年

作者:张家川融媒

来源:陇上诗书

宋末最美的一首词,写尽亡国之痛,最后三句惊艳千年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意思是,至元十六年二月,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护卫着王舟出逃,张世杰、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陆秀夫知道他和小皇帝难以逃脱险境,于是先拔出剑送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进入海里,然后背着小皇帝跳进了大海,时年陆秀夫44岁。

史书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将一件惊心动魄的历史大事件交代清楚了。可对陆秀夫,他的妻子和孩子,跳海的兵士,以及少主来说,心里究竟有多悲伤我们便无从知晓。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这一年是公元1279年,往前推三年,元人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和上面引用的文字一样,简洁凝练,平白朴实。可“攻破临安”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如同天塌下来一般。四个字的背后是无尽的悲痛、苦难、绝望。

临安城破之日,太皇太后谢道清携宋恭帝投降。忽必烈下令,除了体弱多病的谢道清以外, 其余人员全部押送到北京。还在诏书中特别强调,北上的皇室成员“免系颈牵羊”。表面看虽没有走靖康之耻的老路,给皇族留了颜面,可改朝换代的残忍也尽显无遗。

皇族尚且如此,文人就更加艰难了。南宋灭亡后,涌现出许多的遗民文人,或为抗元、或为念宋等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除了这三人以外,还有蒋捷、郑思肖、谢枋得等人,他们通过笔墨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和对故国深深地怀念。

了解了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理解今天和朋友们分享的宋末杰出词人蒋捷笔下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词作于1276年,彼时临安城已经被元人攻破,蒋捷约31岁,高中进士仅两年。

一剪梅·舟过吴江

南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末最美的一首词,写尽亡国之痛,最后三句惊艳千年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心中满怀春愁,期待借酒浇愁。船在吴淞江上面飘荡,江岸上酒楼的旗子随风飘扬。路过令文人墨客浮想联翩的秋娘渡和泰娘桥,也没有好的兴致欣赏,眼下又风雨淅沥,实在让人苦恼。

一片春愁待酒浇。词的起句就直接交代了时令,同时也直抒胸臆,词人的心中郁结着愁思。而且用“一片”来做修饰词,足见他内心愁苦之多且深。内心不畅的词人期待醉饮一场,就好像大雨浇醒失意人那般,好缓解他心中的痛苦。但词人并没有明说到底为何而愁,给人无限的遐想。为全词奠定了愁苦的感情基调。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这两句描写的是词人行舟的状态和所见,暗合标题中的“舟过吴江”。

一个“摇”字,不仅可以看出舟行江面的状态,又暗合词人漂泊半生的实际情况。舟在摇,心也在摇。江天越是苍茫,寄身在一叶扁舟中的词人就显得愈发渺小,心也就愈发痛苦不安。

曾经,他也过着“少年听雨歌楼上”的缱绻时光,如今却是“壮年听雨客舟中”。又怎能不让人思绪凄迷呢?不信你看,就连江岸边随风飘扬招揽顾客的酒旗,也对他没有了丝毫的吸引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秋娘渡和泰娘桥的具体位置如今已经无法考证,我猜测是吴淞江畔的两个地点。吴淞江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词人为何要突出它们呢?早在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刘禹锡的《泰娘歌》就有记载,皆是以歌女的名字命名。词人之所以拈出这两个与风月有关的地点,就是为了给后文思归埋伏笔。

可见,词人只是路过这两个地方,是词人舟行途中的所见,并没有停留,这就突出了标题中的“过”字。天公也不作美,风雨交加,连续多日也不停歇。漂泊的人生和寒冷的风雨叠加在一起,让原本便意兴阑珊、心绪灰暗的词人起了思乡之愁。

宋末最美的一首词,写尽亡国之痛,最后三句惊艳千年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好清洗我这一身的客袍,结束这漂泊客游的生活呢?调弄带有银字的管笙,点燃香炉里心字形的檀香。流光易逝,很容易把人抛弃,樱桃刚刚才红,芭蕉叶又绿了些,春已去,夏来临。

何日归家洗客袍?下阕起笔就让人痛彻心扉。发出的疑问发,正是词人心结之所在。什么时候才能归家?家又在哪里?他还有家可回吗?国已破,茕独一身,又寄身在这风雨飘摇的扁舟中。很显然,他已经无家可归,清洗客袍又从何谈起?这不过是词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梦罢了,内心越是渴望,现实就越是让词人失望、无望、甚至是绝望。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两句既是词人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又是无家可归的他作有家之梦的畅想。调笙弄香,宁静和睦,温馨甜美,自然是人生的幸福。词人是宜兴大族,这种生活对少年时期的他来说司空见惯,没有好好珍惜。可如今他饱受漂泊之苦,居无定所,才发现原来曾经的岁月是这般美好。正是应了那句先甜后苦,备觉甜之受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梦很美,现实很残酷。耳中传来淅沥的风雨声,词人回到了现实,才发现往昔已成空。于是,词人发出了叹息。流光易逝是自然规律,可词人却用了一个“抛”字,好像时光也懂得人情似的,给人荒凉之感。“容易”一词,看起来很平常,实际却是词人多年不容易的漂泊辗转,用最平淡的文字,写心中最深悲之意。

时光如何把人抛?最后两句词人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时光本没有形状和色彩,看不见也摸不着,很难形容。于是词人精心挑选了樱桃和蕉叶两个意象,将时光附着其上,揭示了春去夏来的时令变化。

樱桃红了,芭蕉更绿,都是极其鲜明活泼的物象,用明快之语反衬出时光之无情,全词的意境也显得愈发悲苦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词的感情基调也由思归上升到了对年华易逝的感叹上面。

时间和空间双重交织,唱出了一曲悲伤的离歌。客居在外、无家可归的游子内心深处的忧伤,就这样通过词人流畅自然的文字缓缓道出。

宋末最美的一首词,写尽亡国之痛,最后三句惊艳千年

—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