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作者:第一财经YiMagazine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 我图 blog

4 月 13 日,未来预想图前往深圳,在深圳湾万象城的前檐书店举办了新书分享会和圆桌对谈。我们本来想聊聊城市品牌力,但没想到,这会变成一次更深入的讨论:那些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如何塑造城市,而城市又反过来哺育我们。

我们的最后一场分享会开放售票,,加入我们。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景德镇

景德镇:流动的人,塑造新的集群和空间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赵慧

未来预想图主编、播客《现在进行时》主播

就像捧着《路上观察学入门》这本书逛街一样,我们对景德镇的观察也从无用而有趣的细节开始。矿泉水瓶、打包用报纸、“made in 景德镇”、教授街……你总能从这本书的目录,找到一个入口。

城市品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结论。哪怕是一个支柱产业非常强的城市,属性也并不单一。

《重新发现景德镇》里就会说到,景德镇从技术小作坊到御窑厂集中管控,再到后来国营化和个人承包化,现在形成了紧密又疏离的产业集群。另一条线索是总是寻找着更酷、更低成本地块的年轻人,还有“漂”在当地的艺术家,形成了新的创意园区。

每个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在城市里都会有实际对应的人在,不管是社群的发起者、追随者,还是实际做事的人们,乃至政府的解法。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出版这本 mook 之后,我们发现景德镇湘湖起了新变化,那里有陶瓷大学的校区。很多创业是从年轻学生开始的,所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周边就形成了大量足够便宜的小作坊,吸引着新一批“景漂”过去寻梦。

在景德镇,我们看到了工业陶瓷和创意陶瓷这两条产业链共存。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链条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些链条构成了这个城市新的品牌力。

1

雕塑瓷厂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雕塑瓷厂是做陶瓷雕塑起家的。如果你去那边,就会看到很多神仙雕塑在路上晒太阳,被手推车推着走。你能看到景德镇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和旧如何碰撞——一边是老厂房、老工人、神仙雕塑,另一边是咖啡买手店、年轻人和创意陶瓷。为什么会这样?去书中找答案吧。图片来源 | mook《重新发现景德镇》,摄影 | Fabian Ong

2

陶溪川文创街区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陶溪川是政府和陶文旅主导开发的创意园区,由大型国营瓷厂改造而来。我们对博物馆印象深刻,里面的展览完整介绍了景德镇的工业化浪潮。它有自己的市集,也是一个对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创业者很友好的地方。图片来源 | 陶溪川文创街区

3

三宝国际陶艺村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三宝村是个栖山傍水的好地方,早先艺术家们到那边是为了在一个相对避世的环境里创作。后来,三宝村发展出了以陶瓷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商业体,也就是“三宝蓬艺术中心”,现在聚集了很多有名望的艺术家。图片来源 | mook《重新发现景德镇》,摄影 | 潘凌

深圳

深圳:城中村里的“野生智慧”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韩晶

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深圳的城中村是我们工作室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虽然每座城市都有城中村,但深圳的城中村极为特殊,它支撑了深圳从边陲小城到超大都市的高速城市化,并在与城市的相伴成长过程中,被包裹进了城市的中心区域,解决了特区发展早期政府无力提供足够的廉价住房的问题。

对城中村而言,我们想要保护的不仅是历史遗迹,村民的“野生智慧”也是很重要的保护对象。因为城中村的空间特别拥挤,这种夹缝中的生存状态激发了很多居民原始的创造力。比如说南头古城的一栋握手楼(注:城中村中有一些楼房间距特别近,推开窗户可以与旁边楼的邻居握手,故得名“握手楼”),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典型的村民自建房,从外面看,你会以为它内部很小、很暗,但一走进去就发现,室内相当明亮——这就是村民很聪明的做法,通过加高建筑的层高来提供更多的光线。因此,我们利用这个野生智慧,在建筑里插入了一个作为公共空间的小楼梯。

另外,我对南头古城印象最深的是一棵在城墙基址上长大的龙眼树。南头古城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但因为历史原因,县政府迁走了,城墙因为无人维护而坍塌,后来,在城墙的基座上,鸟儿投下了一粒种子,长成了一棵大龙眼树。村民在新建住宅的时候,并没有把这棵树砍掉,而是用房子将它包裹起来,龙眼树居然还一年年结出果实。于是,我们把这棵龙眼树当做遗产来保护,将它所在的房间楼板和山墙局部拆除了,为树木引入阳光和新鲜空气。此外,我们还在这座建于城墙基址上的房子外墙上悬挂了一个直跑楼梯,当你在楼梯上行走的时候,就会获得昔日爬城墙的身体体验。

南头古城改装建筑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 趣城工作室在南头古城城中村做的微更新、微改造,往往是基于居民自己的公式,创造一个足够有趣的逻辑,帮助这种野生智慧留存下来。图为龙眼树旁边的“城墙遗产工坊”,踏上楼梯,你就能走到平台上,面对龙眼树。图片来源 | 趣城工作室

香港

香港:不止是中环,看到生长的民间力量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徐卓华(Erica Chui)

香港市区更新基金行政总裁

我是做建筑出身的,参加了中环街市、皇都剧院等历史保育项目。2000 年左右,香港立法会通过旅游事务署的建议,要把尖沙咀天星码头的公共运输交汇处搬走。这件事引起了香港民间的集体抗议,也是引起了时代性的反思:我们的文化是什么?香港是什么?香港是谁?大家都想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但是要怎么做?

天星码头当时发生了一些暴力的事件,也让大家慢慢学到应该试着和民间积极合作沟通。中环街市改造项目也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它最早是 1842 年开业的市场,后来成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菜市场,又因为 2003 年“非典”暴发而被关闭。中环街市的改造历经了近 20 年,中间涉及到学界、政府、民间的各种争议,2021 年开业时,运营公司华懋集团还专门请民间反对组织的人去看。中环街市如今成了一个主打“市民游乐场”的人气地标。

现在,我从建筑转化到支持民间项目的角色,在市区更新基金工作。这个组织是一个非政府机构(NGO),但接受政府和民间的赞助。只要你有点子,这个基金人人都可以申请。我们今年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用半民间半官方的方式,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向,或者让更多社会企业加入进来。

尖沙咀天星码头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 2008 年,香港市民成立了民间组织“尖码之声”,明确反对迁拆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在区议会、保育团体及地区人士的强烈反对下,政府于 2011 年让步,推出改善方案。天星码头事件被视为香港民间保育意识萌发的转折点。图片来源 | Asia Times

中环街市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 中环街市前身为 1842 年的“广州市场”,2021 年经改造重新开业,保留了旧有的包豪斯风格楼体,引入了许多与本地文化有关的商户,目前由华懋集团运营。它被视作香港的一项保育成果。图片来源 | Slowood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4 月 27 日,咱们京城四合院见!

还有机会加入我们的城市对话。

未来预想图将会拜访北京,在 27 院儿举办最后一场新书分享会。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图blog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