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作者:第一财經YiMagazine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 我圖 blog

4 月 13 日,未來預想圖前往深圳,在深圳灣萬象城的前檐書店舉辦了新書分享會和圓桌對談。我們本來想聊聊城市品牌力,但沒想到,這會變成一次更深入的讨論:那些自下而上的民間力量,如何塑造城市,而城市又反過來哺育我們。

我們的最後一場分享會開放售票,,加入我們。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景德鎮

景德鎮:流動的人,塑造新的叢集和空間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趙慧

未來預想圖主編、播客《現在進行時》主播

就像捧着《路上觀察學入門》這本書逛街一樣,我們對景德鎮的觀察也從無用而有趣的細節開始。礦泉水瓶、打包用報紙、“made in 景德鎮”、教授街……你總能從這本書的目錄,找到一個入口。

城市品牌是一個複雜的、多元的結論。哪怕是一個支柱産業非常強的城市,屬性也并不單一。

《重新發現景德鎮》裡就會說到,景德鎮從技術小作坊到禦窯廠集中管控,再到後來國營化和個人承包化,現在形成了緊密又疏離的産業叢集。另一條線索是總是尋找着更酷、更低成本地塊的年輕人,還有“漂”在當地的藝術家,形成了新的創意園區。

每個産業鍊發展過程中,在城市裡都會有實際對應的人在,不管是社群的發起者、追随者,還是實際做事的人們,乃至政府的解法。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出版這本 mook 之後,我們發現景德鎮湘湖起了新變化,那裡有陶瓷大學的校區。很多創業是從年輕學生開始的,是以景德鎮陶瓷大學周邊就形成了大量足夠便宜的小作坊,吸引着新一批“景漂”過去尋夢。

在景德鎮,我們看到了工業陶瓷和創意陶瓷這兩條産業鍊共存。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鍊條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态,這些鍊條構成了這個城市新的品牌力。

1

雕塑瓷廠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雕塑瓷廠是做陶瓷雕塑起家的。如果你去那邊,就會看到很多神仙雕塑在路上曬太陽,被手推車推着走。你能看到景德鎮産業發展過程中新和舊如何碰撞——一邊是老廠房、老勞工、神仙雕塑,另一邊是咖啡買手店、年輕人和創意陶瓷。為什麼會這樣?去書中找答案吧。圖檔來源 | mook《重新發現景德鎮》,攝影 | Fabian Ong

2

陶溪川文創街區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陶溪川是政府和陶文旅主導開發的創意園區,由大型國營瓷廠改造而來。我們對博物館印象深刻,裡面的展覽完整介紹了景德鎮的工業化浪潮。它有自己的市集,也是一個對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創業者很友好的地方。圖檔來源 | 陶溪川文創街區

3

三寶國際陶藝村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三寶村是個栖山傍水的好地方,早先藝術家們到那邊是為了在一個相對避世的環境裡創作。後來,三寶村發展出了以陶瓷産業為核心的綜合商業體,也就是“三寶蓬藝術中心”,現在聚集了很多有名望的藝術家。圖檔來源 | mook《重新發現景德鎮》,攝影 | 潘淩

深圳

深圳:城中村裡的“野生智慧”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韓晶

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創始人/主持設計師

深圳的城中村是我們工作室十分重要的研究對象。雖然每座城市都有城中村,但深圳的城中村極為特殊,它支撐了深圳從邊陲小城到超大都市的高速城市化,并在與城市的相伴成長過程中,被包裹進了城市的中心區域,解決了特區發展早期政府無力提供足夠的廉價住房的問題。

對城中村而言,我們想要保護的不僅是曆史遺迹,村民的“野生智慧”也是很重要的保護對象。因為城中村的空間特别擁擠,這種夾縫中的生存狀态激發了很多居民原始的創造力。比如說南頭古城的一棟握手樓(注:城中村中有一些樓房間距特别近,推開窗戶可以與旁邊樓的鄰居握手,故得名“握手樓”),是 20 世紀 80 年代典型的村民自建房,從外面看,你會以為它内部很小、很暗,但一走進去就發現,室内相當明亮——這就是村民很聰明的做法,通過加高建築的層高來提供更多的光線。是以,我們利用這個野生智慧,在建築裡插入了一個作為公共空間的小樓梯。

另外,我對南頭古城印象最深的是一棵在城牆基址上長大的龍眼樹。南頭古城是深圳曆史最悠久的古城,但因為曆史原因,縣政府遷走了,城牆因為無人維護而坍塌,後來,在城牆的基座上,鳥兒投下了一粒種子,長成了一棵大龍眼樹。村民在建立住宅的時候,并沒有把這棵樹砍掉,而是用房子将它包裹起來,龍眼樹居然還一年年結出果實。于是,我們把這棵龍眼樹當做遺産來保護,将它所在的房間樓闆和山牆局部拆除了,為樹木引入陽光和新鮮空氣。此外,我們還在這座建于城牆基址上的房子外牆上懸挂了一個直跑樓梯,當你在樓梯上行走的時候,就會獲得昔日爬城牆的身體體驗。

南頭古城改裝建築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 趣城工作室在南頭古城城中村做的微更新、微改造,往往是基于居民自己的公式,創造一個足夠有趣的邏輯,幫助這種野生智慧留存下來。圖為龍眼樹旁邊的“城牆遺産工坊”,踏上樓梯,你就能走到平台上,面對龍眼樹。圖檔來源 | 趣城工作室

香港

香港:不止是中環,看到生長的民間力量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徐卓華(Erica Chui)

香港市區更新基金行政總裁

我是做建築出身的,參加了中環街市、皇都劇院等曆史保育項目。2000 年左右,香港立法會通過旅遊事務署的建議,要把尖沙咀天星碼頭的公共運輸交彙處搬走。這件事引起了香港民間的集體抗議,也是引起了時代性的反思:我們的文化是什麼?香港是什麼?香港是誰?大家都想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好,但是要怎麼做?

天星碼頭當時發生了一些暴力的事件,也讓大家慢慢學到應該試着和民間積極合作溝通。中環街市改造項目也受到這股潮流的影響。它最早是 1842 年開業的市場,後來成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菜市場,又因為 2003 年“非典”暴發而被關閉。中環街市的改造曆經了近 20 年,中間涉及到學界、政府、民間的各種争議,2021 年開業時,營運公司華懋集團還專門請民間反對組織的人去看。中環街市如今成了一個主打“市民遊樂場”的人氣地标。

現在,我從建築轉化到支援民間項目的角色,在市區更新基金工作。這個組織是一個非政府機構(NGO),但接受政府和民間的贊助。隻要你有點子,這個基金人人都可以申請。我們今年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用半民間半官方的方式,去嘗試一些新的方向,或者讓更多社會企業加入進來。

尖沙咀天星碼頭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 2008 年,香港市民成立了民間組織“尖碼之聲”,明确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在區議會、保育團體及地區人士的強烈反對下,政府于 2011 年讓步,推出改善方案。天星碼頭事件被視為香港民間保育意識萌發的轉折點。圖檔來源 | Asia Times

中環街市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 中環街市前身為 1842 年的“廣州市場”,2021 年經改造重新開業,保留了舊有的包豪斯風格樓體,引入了許多與本地文化有關的商戶,目前由華懋集團營運。它被視作香港的一項保育成果。圖檔來源 | Slowood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4 月 27 日,咱們京城四合院見!

還有機會加入我們的城市對話。

未來預想圖将會拜訪北京,在 27 院兒舉辦最後一場新書分享會。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
城市的魅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力 | 我圖blog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