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作者:魏武思维

“搬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影响了整个工程啊!钱的事情你尽管放心,政府会给你们充足的安置补偿款的!”

面对工作人员的劝说,她却铁了心就是不搬走。

她,就是三峡工程的“钉子户”张秉爱。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其实,对于张秉爱坚决不搬的决定,前来动员的村干部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张秉爱确实有着自己的考量。

张秉爱家里是靠种植脐橙维持生计的。一旦搬迁,就意味着她将失去经济来源,她担心无法养活自己的一双儿女和一个残疾的丈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是的,张秉爱的丈夫腿脚有伤,所以家里的活计全靠张秉爱一人撑着。

说起来,张秉爱也是个可怜人。原本长相清秀的她,在婚配上是可能有更好的选择的。但是因为家里经济不好, 父母一心想着给她找个条件好点的人家,于是便看上了张秉爱的丈夫家。

当时丈夫家的经济还算可以,父母本以为张秉爱嫁过去后能过上稍微好点的日子。可是让张家父母没想到的是,张秉爱的婆婆有好几个孩子,残疾的丈夫,是婆家最不受宠的那一个。

所以张秉爱结婚后便发现,想要从婆家获得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是不大可能的,还是得靠自己。

张秉爱是一个勤快人,虽然日子并不如自己预想的那样,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的干活来撑起这个家。而丈夫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对张秉爱也算是体贴关怀,很快张秉爱便有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也过的下去。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可就在张秉爱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淡而辛劳的过完一辈子的时候,村里竟然要搬迁了!

这次的搬迁,并不是小规模的迁移,而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工程!

因为,三峡工程要开始了!

1992年4月3日,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投票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

按照计划,三峡工程一旦开工,将波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

在这个宏伟的工程蓝图中涉及的地区的所有人,都将要进行移民。

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拆迁,而是一次新中国的大运动。

张秉爱所在的秭归县,则是首批大搬迁的启动点,人类水利工程上的一次壮举,将从这里开始。

从决议通过并全国广而告之的那一刻起,被这个工程影响的数以百万计的三峡居民,可以说是既兴奋又担心。

从客观条件上来讲,虽说是故土难离,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背井离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在担忧之余,村民们又感到兴奋。因为由于地理条件的局限,很多地方的交通并不发达,从而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这让很多想要寻求发展的人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而三峡工程的修建,则给了大家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再说了,这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国家和老百姓来说,都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更多人还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国家的安排做起了准备。

1996年,动迁工作正式开始了。而张秉爱所在的桂林村,赫然在列。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按照计划,桂林村的百来户人家,将全部搬离。

4月24日,当村里的121户共计434位村民来到宗室祠堂进行拜别,并且留恋的带走故乡的水啊土啊,怀着忐忑的心情奔赴他们的新家园时,张秉爱一家,并没有走。

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未知的将来,她怕一家人活不下去。

面对张秉爱的执拗,村干部也是无计可施,毕竟他们也知道她家里的实际情况。于是村干部只能尽可能的帮忙想办法。

毕竟家,是一定要搬的。因为张秉爱的房子,就在水位线下,大坝一旦开始建设到一定程度,她的家,会被倾泻而下的江水瞬间淹没。

可是对于张秉爱来说,是能拖一天算一天。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村里人都搬空了,张秉爱就日复一日的守着那些主人们离开后无人打理的土地,艰难的生活着。

工程开始了,水位每天都在上涨,张秉爱的日子越发的难过起来,孩子们上学也很不方便,毕竟他们现在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走到学校。难免心生怨气,再加上孩子们觉得这样的大工程自己的妈妈竟然没有响应国家的号召,更是多了一些责怪。

这让张秉爱感到了茫然和无措。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她只是越发沉默的拼命干活。

可是,随着工程的推进,搬迁已经迫在眉睫,真的不能再拖了。于是村干部再次找到了张秉爱,劝说她搬家。

这一次,张秉爱终于松口了。只不过,她的松口还是十分有限的。她只是答应把家搬走工程的水位线上的地方,而不是彻底离开桂林村。

拿她没办法的村干部只好帮助张秉爱一家在安全水位上临时的搭了个棚子,棚子搭好后没多久,大水就把张秉爱的老房子给淹没了。

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没有电,条件十分简陋。唯一庆幸的是,孩子们都长大了,儿子高考落榜后去新疆当了兵,女儿也到了年纪找了一个人品不错的爱人结了婚,不需要在这样的房子里艰难度日。

张秉爱夫妇在这个棚子里住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夫妇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好在张秉爱家里的情况一直被当地的政府部门和村干部关注着。一年后,村干部再次找到张秉爱,表示可以帮助他们安排在路边的安置房,并且给了她家一笔适当的经济补偿。

这次,张秉爱没有在拒绝,她花了几千块买下路边的窝棚,结束了她漫长的“钉子户”生涯。

每次看到规模宏伟的三峡工程,听到那些原来的老邻居们在其他城市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张秉爱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全村搬迁就她不走!非要当三峡“钉子户”的她,如今过的怎么样?

她不知道自己当初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她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想尽办法撑起这个家,继续往前走!

事实上,从1993年到2005年,为了顺利完成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工作,每年大概有近10万左右的三峡居民进行外迁,12年间总计累计移民110多万。这些三峡移民们,他们在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生活,改变了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

当然,也有极少数像张秉爱这样,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随着大部队离开的人,这些人,成为了“钉子户”,留在了原本的土地上。

当然,这些所谓的“钉子户”,和现在的某些“钉子户”还不一样,他们执意留下,并不是为了跟政府谈条件,为了获得更好的拆迁补偿,得到比旁人更多的安置条件,而是因为其他的种种原因。

她们错过了通过时代这个大变革从而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