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作者:小美说科普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现阶段尚无法根治。最大的问题在于艾滋病毒能储存在宿主的细胞中,目前市面上的药物大都针对病毒本身,但并不对细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人体内的病毒得到控制,但细胞依然存在被感染的病毒。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近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宣布研制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这无疑为科研人员以及抗击艾滋病的医学领域敞开了希望之门。本文就来详细介绍这一划时代的技术,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切除艾滋病毒。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是一种能够储存在宿主的细胞中,这也是它如此致命的原因。宿主一旦感染,便无法根除,即便生活中的药物对体内病毒有所抑制,只要人体一刻不停的处于状态,病毒就会继续破坏身体。长时间以来,科研人员们都致力于找寻一种能够切除感染细胞中艾滋病毒的方法,让病人从此痊愈。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而现如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前沿的技术手段,成功的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据报道称,他们此举采用的方法并不像以往那样,对细胞进行根本性摧毁。他们设计了一种类似剪刀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这种设备,便能准确地切割细胞的DNA,正是利用这一点,研究人员成功切除了细胞内的艾滋病毒。

事实上,这种技术并不是专门针对艾滋病毒设计的,它的意义远非如此。这种技术最早起源于微生物的免疫系统,后被人类借鉴并加以改良,用于基因编辑。凭借此技术,人们能够切除、插入或替换特定的DNA分子,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就实际应用而言,科研人员在植物育种,基因研究,以及在医学领域中都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带来巨大的社会意义。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而这些正面的影响也并不是100%确定的,它还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和未知的危害。

第一,脱靶效应。无论是研究细胞还是其他事物,它们本身的构造都是非常复杂的,研究人员如果一不小心切错地方,便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当研究人员趋于切除病毒时,技术设备可能在没有病毒的细胞中产生脱靶效应,这无疑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所以要想利用此技术治疗疾病,首先得找到能将它锁定在感染病毒的细胞上的方法,使之只对病毒发挥作用,而对细胞本身不产生影响。

第二,技术的长期副作用。就目前的研究条件而言,研究人员们远未发现此技术设备的全部风险和问题。人们只知道它能切割细胞的DNA,但它在切除病毒的同时是否会对细胞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

研究人员在利用此技术设备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仔细观察每个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以防技术设备在切除病毒的同时对身体产生影响,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笔者认为。虽然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和危害也不能被忽视。所以在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治疗疾病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绝不可一时冲动,以免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临时的风险,就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只要我们严格地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测,科研人员们也不断努力,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疾病的根治方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