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宣布成功切除細胞中的艾滋病毒

作者:小美說科普

我們都知道艾滋病毒是一種緻命的病毒,現階段尚無法根治。最大的問題在于艾滋病毒能儲存在宿主的細胞中,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大都針對病毒本身,但并不對細胞産生影響,也就是說人體内的病毒得到控制,但細胞依然存在被感染的病毒。

科學家宣布成功切除細胞中的艾滋病毒

近期,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宣布研制出一種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切除受感染細胞中的艾滋病毒。這無疑為科研人員以及抗擊艾滋病的醫學領域敞開了希望之門。本文就來詳細介紹這一劃時代的技術,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基因編輯技術切除艾滋病毒。

衆所周知,艾滋病毒是一種能夠儲存在宿主的細胞中,這也是它如此緻命的原因。宿主一旦感染,便無法根除,即便生活中的藥物對體内病毒有所抑制,隻要人體一刻不停的處于狀态,病毒就會繼續破壞身體。長時間以來,科研人員們都緻力于找尋一種能夠切除感染細胞中艾滋病毒的方法,讓病人從此痊愈。

科學家宣布成功切除細胞中的艾滋病毒

而現如今,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前沿的技術手段,成功的切除了受感染細胞中的艾滋病毒。據報道稱,他們此舉采用的方法并不像以往那樣,對細胞進行根本性摧毀。他們設計了一種類似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通過這種裝置,便能準确地切割細胞的DNA,正是利用這一點,研究人員成功切除了細胞内的艾滋病毒。

事實上,這種技術并不是專門針對艾滋病毒設計的,它的意義遠非如此。這種技術最早起源于微生物的免疫系統,後被人類借鑒并加以改良,用于基因編輯。憑借此技術,人們能夠切除、插入或替換特定的DNA分子,其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就實際應用而言,科研人員在植物育種,基因研究,以及在醫學領域中都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帶來巨大的社會意義。

科學家宣布成功切除細胞中的艾滋病毒

而這些正面的影響也并不是100%确定的,它還潛伏着巨大的風險和未知的危害。

第一,脫靶效應。無論是研究細胞還是其他事物,它們本身的構造都是非常複雜的,研究人員如果一不小心切錯地方,便可能産生可怕的後果。當研究人員趨于切除病毒時,技術裝置可能在沒有病毒的細胞中産生脫靶效應,這無疑是對健康細胞的傷害,也會導緻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是以要想利用此技術治療疾病,首先得找到能将它鎖定在感染病毒的細胞上的方法,使之隻對病毒發揮作用,而對細胞本身不産生影響。

第二,技術的長期副作用。就目前的研究條件而言,研究人員們遠未發現此技術裝置的全部風險和問題。人們隻知道它能切割細胞的DNA,但它在切除病毒的同時是否會對細胞的生長發育産生影響,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産生影響,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

研究人員在利用此技術裝置治療疾病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仔細觀察每個病患者的身體狀況,以防技術裝置在切除病毒的同時對身體産生影響,以免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科學家宣布成功切除細胞中的艾滋病毒

筆者認為。雖然科學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便利,但其背後所蘊含的風險和危害也不能被忽視。是以在利用科學技術為人類治療疾病時,我們必須慎之又慎,絕不可一時沖動,以免給人類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一些臨時的風險,就否定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隻要我們嚴格地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測,科研人員們也不斷努力,相信就在不久的将來,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疾病的根治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