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近代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艘鱼雷炮舰——“飞霆”号

作者:爱国大菠萝

19世纪80~90年代是海军装备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新装备层出不穷,新舰种也很多,如无防护巡洋舰、防护巡洋舰、穹甲巡洋舰、装甲巡洋舰等等。鱼雷艇发明后,为了对付敌方鱼雷艇的威胁,又出现了鱼雷炮舰这一舰种。当时欧洲各国海军都装备了鱼雷炮舰,远在万里之外的清朝海军也不例外,也装备了鱼雷炮舰,并且还引进技术仿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清朝海军的第一艘鱼雷炮舰,这就是“飞霆”号。

近代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艘鱼雷炮舰——“飞霆”号

停靠在码头的“飞霆”号

一、研制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了增强北洋水师实力,清朝急欲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购买到现成的军舰。鱼雷炮舰也是采购对象之一,因为鱼雷炮舰可以应对来自日本联合舰队鱼雷艇的威胁。当时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中的一艘鱼雷炮舰吸引了清朝驻英公使龚照瑗的注意,经李鸿章的同意,最终以5.25万英镑的价格买下该舰,并把该舰命名为“飞霆”号。

需要说明的是“飞霆”号鱼雷炮舰是由英国货船“海蛇”号改建的,并非纯正血统的鱼雷炮舰。“海蛇”号货船被阿姆斯特朗公司于1894年3月买下,参照了英国鱼雷艇的外形设计,在1894年9月改造成一艘鱼雷炮舰。“飞霆”号满载排水量为400吨,最高航速达到21.5节,看起来就像一艘放大版本的鱼雷艇,当时大型鱼雷艇的吨位也就100多吨。以“飞霆”号的航速和火力对付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问题不大,甚至对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舰也构成严重威胁。可惜的是当时英国政府宣布严守中立,禁止武器出口,“飞霆”号一直拖延到甲午战争结束后才交付给中方!

二、性能数据

“飞霆”号鱼雷炮舰主要性能:舰长63.7米,宽7.2米,吃水2.4米,标准排水量350吨,满载排水量400吨,舰员编制92人。动力为2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3000马力,2轴,航速21.5节。标准载煤量50吨,最大载煤量90吨(一说104吨)。配备2门阿姆斯特朗95毫米/21倍径速射炮,4门哈奇开斯47毫米速射炮。2具双联装356毫米回旋式鱼雷发射管(烟囱往后位置),1具单装356毫米固定式鱼雷发射管(舰首)。

近代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艘鱼雷炮舰——“飞霆”号

“飞霆”号舰炮射击演练

由于是由商船改造而来,“飞霆”号的外观非常有特点。舰首尖削(水下装有锋利的撞角),有着平齐的上甲板,饱满圆润的木制舰尾,外加两根轻质桅杆。此外并列烟囱设置使得甲板上更为紧凑,可以腾出相对更大的空间来布置其他武器。

三、服役情况

“飞霆”号鱼雷炮舰于1895年9月21日抵达天津大沽,在晚清最后的16年里,“飞霆”号一直在北方海域拱卫京畿。1900年发生了庚子事变,6月17日凌晨八国联军开始进攻大沽炮台,大沽炮台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实力悬殊、最终炮台陷落,驻泊在大沽的清朝海军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多艘舰艇被八国联军俘获。被俘获的清军舰艇中就包含了“飞霆”号鱼雷炮舰,具体是俄军在大沽船坞俘获了“飞霆”号,当时“飞霆”号正在船坞中维修。

大沽口战役后,八国联军继续驻扎在大沽直到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然而,俄国却继续霸占着大沽的干船坞直到1902年8月。在这两年中,多艘俄国船只、包括军舰都曾在大沽船坞进行修理。俄军把“飞霆”号当成了维修俄国军舰的零件工厂,大到舰上的火炮、鱼雷发射管,小到蒸汽机上的零件,无不被俄军尽量拆卸取用。直到1902年12月9日,清政府才从俄军手中收回该舰并在大沽船坞试图修复。由于清末乱局,“飞霆”号的修理直到1909年才竣工,修竣后的“飞霆”号被编入了长江舰队,并被配置在象山港。

近代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艘鱼雷炮舰——“飞霆”号

航行中的“飞霆”号

1911年10月,“飞霆”号被派往安庆执行巡逻任务。1911年11月12日,“飞霆”号在江苏镇江附近长江江面起义并参加了革命军。1913年7月12日在湖口地区袁世凯的北洋军与“讨袁军”爆发了激战,当时的海军次长汤乡铭率领的舰队也参与了战斗,这其中就包括“飞霆”号。1913年12月3日,“飞霆”号退出海军现役,由福建盐务名义将“飞霆”号购买成为缉私舰,随后送香港船厂修理改造,同时更名为“公霆”号。1914年“公霆”号在从厦门驶向福州途中,于福建外海龟山附近海域不幸触礁沉没,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