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彬:《豫章羅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整理前言|202404-99(总第2700期)

作者:喜庆的阳光khq

《豫章羅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

整理前言

李彬:《豫章羅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整理前言|202404-99(总第2700期)

福建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

ISBN:9787211092130

《豫章羅先生文集》,十七卷,宋儒羅從彦之文集。羅從彦,字仲素,學者稱豫章先生。其先世避寇自豫章來劍浦,復遷沙縣,遂爲沙縣人。羅從彦生於宋神宗 熙寧五年,初從遊同郡南劍州 審律先生 吴儀,後從學龜山先生 楊時二十餘年,盡得伊 洛之傳。劍浦 李侗、沙縣 鄧迪、新安 朱松皆先生高弟。靖康元年,先生年五十五,《遵堯録》成,擬獻闕下,會國難而未果。紹興二年,先生年六十一,以特科授惠州 博羅縣主簿。五年,先生年六十四,自廣回,卒於汀州 武平縣。其遺書有《詩解》《春秋指歸》《語孟詩説》《中庸説》《台衡録》《二程語録》《龜山語録》《議論要語》《詩文集》等。

徽宗 政和二年,豫章四十一歲,始受學龜山之門。朱子嘗曰:「龜山唱道東南,士之遊其門者甚衆,然語其潛思力行、任重詣極如羅公者,蓋一人而已。」豫章初见龜山三日,即慨歎「幾虚過一生」。龜山講《易·乾》九四云:「伊川説甚善。」豫章即走洛問學,伊川説與龜山印證,遂歸而卒業。後築室羅浮山中,絶意仕進,終日危坐以體驗天地萬物之理,超然自得而不滯於言語文字之末。李延平 侗受學豫章,常教其靜中看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未發時作何氣象,蓋寂然不動之中天下萬事萬物之理莫不由是而出,故必操存涵養,以爲應事接物之本。此龜山心法深得伊 洛之傳者也。延平答朱子問學,必舉豫章緒言相諄勉。朱子由延平、豫章、龜山溯源伊 洛,擴而充之,致廣大,盡精微,吾儒之學蔚然大觀矣。豫章先生居三傳之中,承先啓後。

羅豫章著述之大者爲《遵堯録》,一以堯 舜 三代爲準繩,崇王道,黜功利,模範《貞觀政要》,述有宋一祖開基、三宗紹述以爲祖宗故事;又述真宗以來名相九人及大儒程顥之謨畫論建,以遵祖宗故事爲太平之基;并及熙寧、元豐之人,以爲管心鞅法,變更祖宗法度,以致靖康之禍。清 留保曰:「若《遵堯》一録,明王道而斥霸功,表公忠而别姦佞,是蓋根自身心、本乎誠篤而以道學爲經綸者也,其較之高談性命而貽迂疏寡效之誚者遠矣。」由此可見豫章之學經世面向。

寧宗 嘉定六年,權知南劍州軍州事劉允濟繳進《聖宋遵堯録》八卷,《直齋書録解題》更言「且爲版行」。《遵堯録》八卷,是此後《豫章文集》主要部分。元 泰定中,《豫章遺稿》始由南平教授許源刊刻。揭祐民《豫章先生遺藁跋》:「其書初也散亡滅没於鄉里中,莫知所求。……許氏乃密購遺本於欲燔未燔之際。……許源以儒學任南平教職,亟鋟諸梓。……源復語予,以是書當與《延平先生文集》並行。」考揭傒斯《盱里子傳》,揭祐民以泰定中任邵武經歷,許刻蓋此時。揭跋未明卷數,曹道振識語云「郡人許源所刊《遺藁》五卷」。

沙縣 曹道振搜訪羅氏遺文,後得吴紹宗稿,加以敘次,釐爲十三卷并附録三卷、外集一卷、年譜一卷,凡十八卷,成《豫章羅先生文集》。年譜置於卷首,計卷由卷一經解始,故常稱十七卷,而經解有目無文,實僅十六卷。曹道振識語署至正三年。目録後有牌記「至正乙巳秋沙陽豫章書院刊」,乙巳則至正二十五年。時任福建提舉卓説序,署至正二十七年。此元 豫章書院刻本,是此後各本之祖本。明、清兩代版本不下十幾種,多爲延平府、沙縣地方官或羅從彦後裔所刊。

元本《豫章羅先生文集》,鄧邦述《羣碧樓善本書録》、王文進《文録堂訪書記》、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録》等記其行款爲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雙闌,目後有「至正乙巳秋沙陽豫章書院刊」牌記,前有至正丁未福建儒學提舉卓説序,年譜首葉題「曹道振編次校正」。今南京圖書館藏有元本,丁丙舊藏,卷四至六、卷八至十一配清抄本。國圖有著録爲明本的《豫章羅先生文集》(善本書號08473),曾爲清 蔣西圃、近人周叔弢所藏,其行款正是元本舊式,經與南圖 元本比對,實爲同版。臺北 「國家」圖書館藏有「明初期覆元至正乙巳沙陽豫章書院刊本」,佚去卓説序、刊刻牌記,蓋亦元本。

國圖另有《豫章羅先生文集》(善本書號 07055),前冠永樂元年沙縣知縣錫山 倪峻《重建豫章先生祠堂記》,年譜首葉「進士曹道振編次校正」左加題一行「進士沙縣知縣張泰重刊」。此爲鐵琴銅劍樓舊藏,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瞿啓甲《鐵琴銅劍樓宋金元本書影》皆著録爲元本。將此本與元本比對,曹道振識語、刊刻牌記、行款、正文字體全同;元版墨釘,此本或爲空格,或補字。所謂「張泰重刊」,蓋成化二至五年張泰知沙縣時,將元版略微修補後重印;祠堂記字體與正文不同,蓋非同時所刻,重印時增刻歟?《豫章羅先生文集》(國圖善本書號00606)亦爲張泰本,無祠堂記,有清人李璋煜跋。

明刻目前可見最早者爲成化七年馮孜刻本,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粗黑口,四周雙邊。明成化間,邵武太守南充 馮孜搜訪遺文,得曹道振本,重加考訂,刻版以廣其傳,卷首有柯潛序,署成化七年。該本源出元本,并有所補正,文字精善。

嘉靖三十三年謝鸞重刊張泰本,有張泰序,言成化間知沙縣,得提學豐城 游明所授曹道振本而重鋟諸梓。就筆者目力所及,張泰序最早見於此。四庫全書底本即謝鸞本,故亦有此序。序末署「成化八年」「賜進士」「知沙縣事」張泰,疑問有二:一,《豫章羅先生文集》張泰本署「進士沙縣知縣張泰重刊」,《明史·張泰傳》言「成化二年進士,除知沙縣」,則張泰非「賜進士」;二,據縣志,張泰 成化二年知沙縣,五年授御史,八年知縣爲林英,非張泰。

正德十二年,延平知府姜文魁修復豫章書院,重刻《豫章羅先生文集》十七卷、年譜一卷,是爲姜文魁本。版存書院,隆慶五年羅從彦後裔羅文明重刊,蓋重印也。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録》謂謝鸞本「行款版式悉同」元本,「蓋直從元本翻雕者」,「至正德 姜文魁本則十行二十字,已改易舊式矣」。此僅就版式論,文字上姜文魁本對元本多所補正,實優於謝鸞本。

此外,尚有明 萬曆三十七年熊尚文刻本、萬曆三十九年羅應斗刻本、萬曆 岳元聲 徐必達 李日華 岳和聲訂閲刻本、元季恭刻本、清 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 正誼堂刻本、康熙 沈涵《宋儒南劍州三先生集》合刻本、乾隆元年黄植京重訂刻本以及四庫全書鈔本等。

此次整理《豫章羅先生文集》,以國圖所藏元 至正二十五年豫章書院刻本爲底本,通校元 至正刻明 成化 張泰修補印本(簡稱張泰本)、成化七年馮孜刻本(馮孜本),參校明 正德十二年姜文魁刻本(姜文魁本)、嘉靖三十三年謝鸞刻本(謝鸞本)、萬曆 岳元聲 徐必達 李日華 岳和聲訂閲刻本(岳 徐 李本)、元季恭刻本(元季恭本)、清 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 正誼堂刻本(正誼堂本)、乾隆元年黄植京重訂刻本(黄植京本)。他校文獻有《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點校本)、《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華書局2004年版點校本)、《玉海》(鳳凰出版社2017年版《玉海藝文校證》)、《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中華書局2004年版點校本)、《二程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點校本)、《皇朝文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吕祖謙全集》本)、《晦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朱子全書》本)。末附歷代書録、他本重要序跋、傳記資料,供讀者參用。

《李延平先生文集》,四卷,宋儒李侗之文集。李侗,字願中,南劍州 劍浦人,生於宋哲宗 元祐八年,學者稱延平先生。年二十四,聞郡人羅從彦得河 洛之學於龜山 楊文靖公之門,遂往學焉,從之累年,受《春秋》《中庸》《語》《孟》之説。既而退居山田,謝絶世故,四十餘年,食飲或不充,而怡然自適。侗子友直、信甫皆舉進士,試吏旁郡,更請迎養。歸道武夷,會閩帥汪應辰以書幣來迎。侗往見之,至之日,疾作,卒,年七十有一,時爲隆興元年十月十五日。朱熹作行狀,汪應辰作墓誌銘。

朱松與侗爲同門友,雅重侗,後松子熹從學於侗。先是紹興二十三年,延平先生年六十一,朱子二十四,將赴同安主簿任,往見先生於延平,始從受學。紹興三十年冬,同安任滿,再見延平,留月餘。朱子受業延平之門十一載,親身相從不過數月,以書札往來問答。未從學延平,朱子已「出入於釋 老」,「馳心空妙之域者十餘年」,且務爲「儱侗宏闊之言」,以爲「天下之理一而已」,故從學之初,於延平「吾儒之學所以異於異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之言,「心疑而不服」,「以爲何多事若是」。同安官餘,以其言反復思之,始知有味。朱子曰:「某舊見李先生時,説得無限道理,也曾去學禪。李先生云:『汝恁地懸空理會得許多,而面前事却又理會不得。道亦無幽妙,只在日用間著實做工夫處理會,便自見得。』後來方曉得他説,故今日不至無理會耳。」「自見李先生,爲學始就平實,乃知向日從事於釋 老之説皆非。」「每一去而復來,則所聞必益超絶。蓋其上達不已,日新如此。」《朱子語類》多所稱引「李先生」,《四書章句集注》亦有數條「愚聞之師曰」。朱子上溯伊 洛,實延平有以啓之,終集宋儒之大成。

延平生平不務著述,朱子曰:「他卻不曾著書,充養得極好。」延平殁後,朱子輯其往來問答書信,又載其〈與劉平甫〉二條,編爲《延平答問》(或名延平問答、延平李先生答問、延平李先生師弟子答問)。《答問》一書,既是紀念乃師延平及師弟間切磋琢磨,更成爲後世考察朱子思想轉變的重要文本。明 周木以爲:「朱子之所以得爲朱子,實賴是編以啓之也。」清 周元文稱是書:「其即紫陽所受之心法歟?」鍾紫幃亦謂:「《延平答問》一書,乃朱子授受衣鉢。」

《延平答問》,首起丁丑六月二十日書,末止癸未七月二十八日書,後附延平〈與劉平甫〉二則,係朱子手訂。後朱子門人又取朱子平昔論延平語及祭文、行狀,别爲《附録》一卷,或稱《後録》。此《延平答問·正、後録》,是後世《延平答問》及《延平文集》的核心文本。宋 嘉定七年北海 王耕道攝郡姑孰(宋 太平州,治當塗縣),刊刻二録,有趙師夏序,是爲嘉定 姑孰郡齋本。九年,曹彦約據之重刊,並校以臨川 鄒非熊録本、建陽 麻沙印本,是爲益昌學宫刻本。明 弘治間,琴川 周木得延平郡庠刻本,周木稱之爲「近本」「元本」,後得嘉定間刻本校正,又從《豫章集》《朱子語類》《朱子大全》《性理大全》《大學或問》《宋名臣言行録外集》等處輯出有關文字,成《補録》一卷,與《正録》《後録》並刊。諸宋本及明 周木本後皆佚。正德八年,李侗裔孫李習「取周公校正本重新繡梓」,今存《後録》和《補録》,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爲李盛鐸舊藏,《木樨軒藏書書録》著録。又有萬曆三十七年熊尚文 知本堂摘編刻本。清代諸本,或直承李習本,有正、後、補三録,如康熙四十七年延平府 周元文刻本、乾隆十三年李騰暉刻本、光緒初張其曜刻本;或衹正、後二録,如康熙 吕氏 寶誥堂《朱子遺書》刻本、四庫全書鈔本等。清代始編刊《延平文集》,順治十一年李孔文刻《李延平先生文集》五卷最早,然内容頗爲蕪雜,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 正誼堂刻《李延平先生文集》四卷,則體例謹嚴簡潔。現存諸本,無論《答問》或《文集》,均淵源周木本。

本次整理《李延平先生文集》,以清 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 正誼堂刻本(簡稱正誼堂本)爲底本,通校明 正德八年李習刊《延平李先生答問·後録、續録》(李習本)、明 萬曆三十七年熊尚文 知本堂摘編刻本《延平李先生答問》(熊尚文本)、清 順治十一年李孔文刻《李延平先生文集》(李孔文本),參校康熙 吕氏 寶誥堂刻《朱子遺書》本《延平李先生師弟子答問》(寶誥堂本)。他校文獻有《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年版點校本)、《晦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朱子全書》本)。底本原有雙行小字夾校,雖係周木本舊式,爲避免夾校造成版面割裂、文句支離,此次整理將之改爲表格形式作爲附録一;未見底本而見於熊尚文本的《答問》補遺數條,作爲附録二;歷代書録和他本重要序跋,作爲附録三和四,供讀者參用。

本書整理係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在申報過程

中,承蒙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朱傑人老師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郭曉東師惠賜推薦信,特此致謝。

在點校整理工作中,我的碩士研究生李明燏録入、初校并通讀了全稿。由於本書部分校本藏於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處,因此煩請南京大學碩士生俞澤昊、上海圖書館信息處理中心劉薩老師、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楊啓帆和魏長祺幫忙核校了相關文字。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韓續博士爲筆者提供了諸多古籍整理的專業建議,在此一并致謝。

最後要特别感謝本書责任編輯陳廷燁老師,陳老師認真細緻負責的工作態度、豐富的古籍版本知識和古籍整理經驗,是本書得以順利脱稿和出版的最大保障。這是筆者第一次從事完整的古籍整理工作,深感茲事體大,没有陳老師的引導與督促,我能否把這一工作順利完成、本書將以何種面貌呈現、何時能够面世,都要打一個問號。《整理前言》一、二部分亦經陳老師删削、補正、潤色,惠我良多。關涉版本目録等方面的考證,也多爲陳老師所唱,然後與筆者商定,若有一得之獲,皆爲陳老師之功,錯謬之處,筆者當負文責。

古籍整理是一項繁瑣細緻且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成正比的工作。古人將校書比作「拂几上塵」或「掃落葉」,言各種錯誤如灰塵「旋拂旋有」,或如落葉「旋掃旋生」,可謂知言。儘管我們傾注心血,力求版本選擇精當、點校精確,但限於學識和各種主客觀原因,無疑仍存在訛謬疏略之處,尚祈讀者見諒,并不吝揮斤斧正。

李彬,夏曆癸卯年十一月初七日於鄭州大學哲學學院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