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润”泽一方水土,共赏长三角好戏

作者:文汇
“润”泽一方水土,共赏长三角好戏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到了739.94亿元,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演艺重镇之一,去年长三角剧场类演出的票房总量较2019年增长了10%——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式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

本届戏剧节以“润”为主题,于今年4月至7月举办,通过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八部优秀作品集中展演中华名人、名家、名角剧目,展现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顺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趋势,

首设分会场,加强城市联动

“润”寓意长三角地区文化共生,润泽一方水土。长三角戏剧节强化了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旨在让每个长三角城市都成为展现鲜明个性的“主角”。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今年首次设立了浙江分会场,进一步加深城市间文化交流的维度,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互动。浙江演艺集团也为沪上观众特别推出为期一周的“浙江演艺集团演出周”,集中上演话剧《思凡·陆小曼》、杂技《七彩宝莲灯》、舞剧《风起大陈》三部作品。

“润”泽一方水土,共赏长三角好戏

“孟小冬的一生富有传奇性,与上海、与中国大戏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编剧喻荣军对记者表示。由胡宗琪执导的话剧《孟小冬》作为本届戏剧节的开幕大戏,4月23日晚在中国大戏院首演。70多年前,京剧坤生名角孟小冬正是在中国大戏院,以《搜孤救孤》为封箱绝唱,引来南北名角汇集观摩,创下万人空巷的盛况。话剧《孟小冬》正是以这段往事为灵感,在实景中叙事,连接戏剧与城市文化。戏剧节举办期间,包括越剧《追鱼》、锡剧《苏东坡》、新版庐剧《梁祝》、音乐剧《有一天》等将相继亮相。

“润”泽一方水土,共赏长三角好戏

历经前两届的培育,戏剧节收获颇丰,入选了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首批长三角100个人文经济典型案例”。一部优质戏剧的诞生,离不开台前幕后的剧场工作者。为聚焦长三角文化演艺人才共建,本届戏剧节特别开设“演艺大世界首期演艺管理高级研修班”,黄浦文旅集团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培育优秀艺术管理人才。

创新戏剧形式,关注演艺新活力

长三角城市戏剧节的“主会场”中国大戏院是上海“演艺大世界”的专业剧场之一。自2018年被正式命名以来以来,“演艺大世界”已成为上海标志性的演艺品牌。值得关注的是,依托演艺品牌,立足于区位优势形成的演艺业态与其他业态深度融合的演艺街区随之应运而生。演艺大世界的建设,实际上是依托演艺品牌而打造的演艺街区。

“润”泽一方水土,共赏长三角好戏

在戏剧节开幕当天的“高峰对话”,全国演艺行业从业者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演艺创新活力这个新课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观察到,“文旅融合”在戏剧产业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旅游与戏剧共享着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戏剧回归生活,恰恰是回归它的本质。”他表示,“广泛地把戏剧性元素融入我们面对的种种场景之中,戏剧发展的天地会更加广阔。”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以驻场演出为切入点,讲述他对“演艺大世界”的想象。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西区都为上海进一步探索驻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音乐剧是海外驻演的主要演出品类。那么上海能否为中华传统文化戏曲打造更多舞台?黄昌勇认为,上海拥有大量外来人口,其背后隐藏着各类地方戏的演出市场。“保存最古老的形式或是创新性的演出形式,戏曲驻演有两种不同的选项。上海作为大码头,有实力邀请更多剧种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