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作者:吟风社

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各自清宫剧的影响,乾隆成为了明君的代名词,而近十几年,又因为各种营销号和自媒体的胡说八道,乾隆成了一个只会吃雍正老本的败家子,近些年,由于各自史料的发掘,乾隆能力又渐渐被重视,典型代表就是李正了,他在B站讲雍正时没少奚落乾隆,但到正式讲乾隆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又不自觉地夸起了乾隆,确实是一个完美政治机器。本文就来整理一下关于乾隆的各种谣言。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乾隆

乾隆吃雍正的老本

在某些营销号的渲染之下,乾隆完全成了一个只会吃雍正来本的六世祖了,就算不考虑史实,想想现实就知道绝无可能,攒了十三年的钱够花六十几年?那只能说雍正十三年收了六十多年的税了。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其实清朝国库鼎盛时期是在乾隆中叶,相反他继位之初因为雍正晚年对准噶尔战争失败,国库空虚,固然乾隆晚年好大喜功,乱花钱,但他能花也能攒。根据《皇朝经世文编》乾隆四十二年是整个康乾盛世库存银最多的一年,达到了八千一百多万两,除了库存银外,在洋务运动之前清朝收入最高的一年同样是在乾隆朝,乾隆三十一年收入为四千八百余万两,比雍正多了近千万两。而乾隆在位六十年的时间内,至少五次大幅度免除民间的税赋,金额多达两亿两,免税金额为历朝历代之最。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这里简单举例一项在乾隆朝财政支出占较大比重的项目:军费支出。小学生数学题,乾隆朝军费总支出保守约等于:20,000,000+33,000,000+9,000,000+70,000,000+10,520,000+8,000,000=150,520,000(两)。用雍正朝国库存银数减去乾隆朝财政支出其中的一项(军费支出)等于34,530,485-150,520,000=-115,989,515(两),也就是说如果乾隆帝坐吃山空去“败家”,那么乾隆朝单是军费开支一大项就财政赤字高达115,989,515两,但是乾隆末年国库存银数却远高雍正末年国库存银数。所以持“败家子”之说的人可以找小学数学老师先补习下简单加减法。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清史稿食货志六》的乾隆朝军费支出的列项

乾隆完全废除了雍正时期的政策

都不知道怎么产生的谣言,雍正朝几项影响最大的举措——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纳粮,在乾隆朝即便有人抨击,但也被乾隆全部继承下来,没有废止;而所谓的乾隆帝废处雍正的新政,更多的是“人事上的变动”。

乾隆继位伊始,就提出了“治天下之道,贵得乎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即所谓的“宽严相济”。一时间“皆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

就拿影响最大的摊丁入亩来说,真正完成也是到了乾隆朝,唯有东北的盛京、吉林个别地区,因“户籍无定”,到清末才实行摊丁入亩。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年轻时的乾隆画像

乾隆拒绝马戛尔尼要求是因为自大

马戛尔尼来华一事,旧有观点自是以乾隆的盲目自大,中国的闭关锁国为重点来叹息中国失去了一个和世界和平接触的机会。清廷对于马戛尔尼是否要对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礼的争论,以及乾隆那句著名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更是被视作清廷狂妄无知的铁证。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然而一个历史事件的幕后,往往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就马戛尔尼访华一事来说,英国绝非带着善意,乾隆更非对英国一无所知。

首先,乾隆对英国的了解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深。在马戛尔尼等人离开之后,乾隆并非不再理会此事,反而是命令各地严防警戒,不可对这些英国人掉以轻心。

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且闻其向在海洋有动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是以附近西洋一带夷人畏其态横。

即饬各标营所有墩台营闪及旗帜器械,务宜鲜明整肃,俾该夷人等见天朝兵威壮盛不敢稍萌轻忽。

从清初开始,英国就是海外各国中与中国贸易最频繁的国家,真认为清朝对英国一无所知才是想当然了,而乾隆第一次处理关于英国的事件,也是早在乾隆二十四年就有了,这一年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为了争取在更多的港口贸易,乱闯未对外开放的港口,甚至闯到了天津口岸。天津作为北京的门户重要性不言而喻,此事对清廷是极为震动的。

常为人诟病的所谓广州体系,即清朝将海外贸易限制在广州,其实并不准确,准确来说是乾隆将对英国的贸易限制在广州,原因有二,一是广州是与英国贸易最频繁的地区,贸易往来已经成了体系,二则是乾隆二十四年的这次英国贸易船只闯入天津,让乾隆对英国产生了警戒。

如果说乾隆二十四年距离马戛尔尼来华的五十八年毕竟过了太久,乾隆未必能想到旧事,那么不久前的远征廓尔喀,就值得让乾隆对这批英国人警惕了。

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的回忆录中提到,他们在北京感到察觉到清朝官员对英国人有些敌视。这里原因是中国人认为不久前的廓尔喀战争中,英国人曾经对中国的敌人有过支援。斯当东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情在中国史料中是互相印证的,福康安曾上报说英国和廓尔喀南部的披楞(加尔各答)似乎有关。乾隆接到报告后命令军机处询问廓尔喀的战俘,得到了肯定性的回答。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马戛尔尼的这次外交活动的失败,除了清朝对英国早有不满外,英国人也绝非带着善意而来。很多人只看到英国要与中国建交,却很少关注英国人提了什么样的外交条件。英国人提出了领土要求和领事裁判权,他们希望得到一块类似于澳门的土地,这块土地专供英国人存放货物,而在华的英国人如果犯了罪,全部交由英方自己处置。

简而言之,英国人希望乾隆割地、希望清朝给予在华英人治外法权!这些是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摄取的权利,马戛尔尼这次更是过分,仗都没有打直接就让中国割地让。究其原因,其实是英国或者说当时的欧洲国家目空四海,压根就没有把中国视作平等的主权国家对待。试想假若中国和英国建交,张口就要英国人在泰晤士河口划出一地专供中国商人居住,英国人会不会恼怒?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马戛尔尼使团带来了蒸汽机,乾隆不屑一顾

电视剧《乾隆王朝》和《大清盐商》中,都有马戛尔尼使团带来蒸汽机,乾隆为此不屑一顾的剧情,然而这也是彻彻底底的谣言。英国有着严格的技术封锁,在1825年之前确实禁止蒸汽机出口,马戛尔尼除非受了乾隆五十万白银不然不可能带蒸汽机来到中国,英国技术封锁有多严格可以参考法国和美国偷了半个世纪才偷出来,乾隆真有那法国和美国立马来中国花五十万白银买走。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而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礼品,确实也没多少新鲜玩意,根据《马戛尔尼使团送乾隆英国科技文物的近代史意义》里的记载,大致如下:

远瀛观安设天文大表全分;淳化轩安设地理运转全架;澹怀堂安设天球一件;澹怀堂安设地球一件;宁寿宫安设指引月光盈亏一件;宁寿宫安设观察天气阴晴一件;水法安设玻璃灯一对;水法安设气法一分;水法安设巧益架一分;内殿、水法等处收贮小玩器一分;内殿、武英殿、水法收贮瓷器一分;水法、造办处收贮画幅全副;水法安设西洋船样一只;水法安设自行椅一对;静宜园安设暖车一辆;清漪园安设凉车一辆;圆明园器皿库收贮大火镜一分;静宜园、清漪园各收贮一个,西瓜炮二个,炮子全;武备院收贮铜炮四个,炮子全;武备院收贮又铜炮二个,炮子全,外火药十三桶,火药局收贮;造办处收贮铜板图画一箱,系红毛国王一家人像、城室、楼台、山河等图、天主堂图、旱战水战图、古寺图、跑马图等图;造办处收贮地发火图一小箱;圆明园、内殿、清漪园、热河分贮大毡毯一大箱,即英吉利亚毯;武成殿、热河万壑松风收贮马鞍二副一箱;大小枪、红毛刀共七箱内:武成殿、武备院、造办处、万壑松风分贮无柄红毛刀十六把,长三尺零;热河万壑松风分贮自来火新法金镶枪一杆;武成殿收贮自来火新法银镶枪一杆;武成殿、万壑松风分贮新法自来火小枪四杆,长一尺零;武备院收贮成对相联火枪二杆,长五尺;武成殿、万壑松风分贮小大枪四杆,长五尺零;多罗呢、羽纱、毛货三十箱内:此项多罗呢、哔叽等除分赏外,余俱分贮养心殿、宁寿宫、武成殿、广储司并热河、芳园居、万壑松风、盛京、盘山等处多罗呢十二板杂色、又多罗呢十二板青蓝深浅红色、又细多罗呢二板、细哔叽二箱,本色巴彼里奈;静宜园、万壑松风分贮千里眼二个,能看远清楚,昼夜俱可用。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英国拿最先进的科技过来给乾隆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了,大清当时虽然没有和英国直接交手,但在廓尔喀战争中是有间接交手的,拿着最先进科技给竞争对手,可能吗?联系一下现代美国对光刻机、芯片等技术管制多严就知道了。

乾隆年间人口暴涨全靠美洲作物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康熙三十九年清朝全国的人口数只有2010万。49年后的乾隆六年,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4亿,到了乾隆末期,可是暴涨到3亿,由此也产生了一个很古早且有传播甚广的谣言,即乾隆朝人口暴涨全靠番薯等美洲作物。

事实上有清一代留下的粮价以及收租的资料中,都极少极少见到关于玉米、番薯的,要知道田租对于封建国家可谓是最重要的税赋之一,对于封建地主也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里总不能说清政府和清代地主都是大善人,故意不收吧?

而商品粮价格同样是最重要的食货数据之一,在清代同样罕有留下关于美洲农产品的价格,这说明在市场上这些粮食的流通也很少,以至于这个价格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价。

即使到了1914年,玉米+番薯占据当时粮食总产量只有7%,而在民国进一步推广美洲作物之后,到了30年代,玉米+番薯大约占据10%。那么倒推回清朝,这个数据只会更少。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系侯杨方教授的研究:

“即使假定玉米、番薯、土豆全部(实际只有部分)作为人的食物,那么它们对中国人口的增长作用也极为有限,乾隆末期之前更是微不足道,因此美洲作物对清朝人口巨量增长并突破2亿、3亿直至4亿的作用并不大,养活中国数亿人口的仍然是传统作物。实际上,直至1957年,玉米和薯类的种植面积也不到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0%。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断。”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番薯

乾隆诗作都很烂,只有一首咏雪能看

乾隆作诗四万首常常被调侃,其实也是有精品的,比如悼念孝贤皇后的,基本都是情真意切的感染作品,纵观乾隆100多首悼妻诗,感情浓烈、沉痛,既勾勒了皇后的贤德,又见出了皇帝的真情。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另外,一个谣言,乾隆有一首“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的诗作被选入小学教材,这首诗曾经被选入小学教材没错,但从没有说是乾隆写的,也没说这诗题目叫《咏雪》。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这首诗与乾隆扯到一起最早出自徐珂《清稗类钞巡幸类》的,更像是乾隆出了个命题诗试了一下手下的才智,被沈德潜对了出来。后来经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演绎,变得广为人知。

沈文殷公尝扈从高宗游幸西湖,严冬大雪,高宗戏吟曰:‘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沈鞠跽而前曰:‘请皇上赏与臣续。’高宗许之。沈吟曰:‘飞入梅花都不见。’高宗击节称赏,且解貂裘赐之。”

然而这首诗最早出处是《蜀中广记》,作者是宝峰惟照禅师,而且严格来说不算是一首诗,而是一个禅语。

师曰:一片两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犹不荐。

其实乾隆写诗最喜欢用偏僻的典故,还有生僻字,为了告诉大臣自己的汉学造诣很高。另外,虽然语文教材里没有收录乾隆的诗,但导游证考试却是挺喜欢考乾隆的诗。

天之骄子、世之凡人:那些关于乾隆的谣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