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

作者:网信静海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

我叫王艺达,是静海区唐官屯镇的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法”项目第六代传承人。在基层工作中我积极开拓思路,将非遗与“三农”相结合,作为唐官屯镇“辰星宣讲团”中的一名成员,我注重青少年思想文化引导,用“青言青语”展现新时代青年在农村舞台追梦奋斗的精神风貌,曾被评为2023年度“静海青年说”“两新组织”优秀宣讲员、第六届静海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2024年全国青马工程学员。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

团结青春力量 焕发青春光彩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所在的唐官屯镇党委成立了“辰星宣讲团”,宣讲团由全镇43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组成,旨在充分发挥青年活力和影响力,在广袤的农村、社区中进一步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旋律。我们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宣讲,编排《强国一代有我在》MV献礼五四青年节,朗诵、相声、小品、魔术,拍摄、剪辑,每个小伙伴都在燃烧自己。宣讲团成员郝义鹏,我们都叫他郝大哥,为了排练小品不惜牺牲形象戴假发、化女妆;摄像师俄立奇顶着烈日高举收音杆;编导范胜壮熬了多少个日夜剪辑视频。在每个小伙伴的积极配合、团结协作下,唐官屯镇“辰星宣讲团”荣获2023年静海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奖,成员也斩获多个“党务工作者擂台大比武”奖项。如今,虽然有的小伙伴换了新的工作,但他们仍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想这也是镇党委成立宣讲团的初衷之一吧。

关注社会热点 感悟深厚内涵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寻找富有烟火气的新闻亮点,感悟其背后的原因和社会影响,就像春节期间哈尔滨的爆火,“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成为了当时的热榜话题,我发现在东北旅游爆火的同时,有这样一个地方成了游客的必打卡之地——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在网络上我看到了在寒风中排起的长队、看到了在冰雪大世界万人合唱《歌唱祖国》、看到了台湾小朋友说自己不是“小凤梨”而是“小当归”,我的内心无比感动,我相信这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已经深入骨髓。在陈列馆出口处,讲解员说:“往前看,别回头,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我想,这就是我们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员的意义所在,于是我把它写进了宣讲稿,引发共鸣。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

勇担传承使命 弘扬非遗文化

去年7月我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后代伍连连老师为我们讲述先烈故事时,她的一句“我怕我老了,就没人能知道这些故事了”,让我深受触动,我想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视察天津古文化街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始终牢记传承使命,积极参与团市委、团区委举办的“暑期小课堂”、“津彩假日”等活动,组织开展非遗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并担任河北工业大学兼职导师,通过现场展示、互动教学等方式让青年朋友近距离感受戏法的独特魅力,呼吁全民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中来。

中国古彩戏法它很重,厚重到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底蕴,同时它又很轻,象征着戏法艺人在千锤百炼后的举重若轻。它并不是简单的传递惊喜与欢乐,其中的每一个道具,每一句台词都蕴含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匠心精神。但由于其学习过程困难且漫长,很多节目都濒临失传,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我始终在探索创新表现形式,让“老手艺”焕发新风采,将戏法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让广大青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同时,学习新思想,领悟新精神。

创新宣讲方式 力求入脑入心

宣讲不是目的性教育,而是过程性引领。在我最初接触宣讲时,只是简单的传达精神,忽略了宣讲的针对性、互动性,于是我在每次活动结束后与青少年深入交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让党的创新理论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宣讲+戏法”的传播方式,赋予戏法故事性,让听众参与进来,成为“戏中人”,感受“戏中事”。

每一次的宣讲,都是自我内心的升华,青马工程常说一句话“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想,与其说我们点亮了他人,不如说是听众眼里的光照亮了我们。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持“四个善作善成”,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向下扎根,格物致知,守正创新,将非遗文化与党建引领相结合,找准青春赛道,助燃人间烟火,用新的宣讲方式传递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社会价值,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由区委宣传部供稿

我的宣讲故事 | 王艺达:找准青春赛道 助燃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