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守住绿水青山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透视 本报记者 李海楠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伴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落地,各项行动正加快实施。由此,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也成为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迫切愿望。其中,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全覆盖正时不我待。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大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入新阶段。同时,这意味着,从今以后,全国大气、水、生态、土壤、海洋等各环境要素都将被纳入分区管控,按“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进行精准、分类施策,共促祖国万里河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域覆盖先期目标

作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对于大陆幅员辽阔的地理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差异化明显的现状而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区管控,也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定位要求的客观需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这也进一步凸显了精准施策要求,有利于避免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出现“一刀切”现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毅也将不搞“一刀切”视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精髓所在。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分区管控实现了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所拥有的禀赋条件和生态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治理。比如,不同管控单元决定了哪些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哪些地方则要避开、绕开。

为此,《意见》确定了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提出全国在大气、水、生态、土壤、海洋等各环境要素管控分区的基础上,共划定了三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区域: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

管控单元的划分按照生态脆弱程度和保护需求迫切度制定。截至目前,全国共划定4万多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约19000个,是完整利用生态保护红线的成果,叠加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保护的其他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进行严格保护。

重点管控单元约18000个,包括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态破坏突出、环境风险高的区域,一般以人口密集区、工业聚集区和环境质量超标区域为主,需要实施针对性的重点管控。

一般管控单元约6300个,对开发强度较低、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区域实施一般管控,也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显然,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分区管控,目的就是要实现一个单元、一个策略。贾若祥强调,要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实现精准施策、分类施策,“目前,分区管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好经验普及推广的务实举措。”贾若祥说,长江经济带在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后,按照中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守护好绿水青山的“路”,积极架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在贾若祥看来,过去几年来,长江流域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有效遏制或解决。现在大陆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非常有必要复制推广长江经济带分区管控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意见》明确了两个目标,到2025年,大陆将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到2035年,全面建立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其中,2025年“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已是近在眼前的先期目标。

“三线一单”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意见》提出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除了前述“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外,由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共同构成的“三线一单”并不陌生。

早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有划定生态红线的说法,随后延展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控制线。而以“三条线”为基础,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凸显了决策层力求用“线”管住空间布局、用“单”规范发展行为,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环境管理机制的初衷。

可以说,“三线一单”是对过去十多年来大陆生态环保领域政策智慧的高度凝练,与实现制度创新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汇合”,必将发挥更加正面和积极的作用,继而引导和倒逼地区和产业发展,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三线一单”的制度体系构建是大陆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划清了保护与发展的清晰界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则是对制度创新的“加码”,即通过“划界线、定边框、设清单”,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须知道,“三线一单”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并不是简单地限制发展。《意见》明确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马军看来,今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规划,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将紧跟《意见》精神,贯彻“三线一单”框架要求和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实现更加具体的高质量绿色发展。

“其中,促成生态红线以及相关的约束指标发挥引导作用,需要借助能够实现全覆盖、多要素的数字工具,比如融合生态保护数据的数字地图和平台。”马军说,以此更好提升生态环境风险识别的效率,让企业和投资者能够便捷地了解地区环境容量和管控要求。这不但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而且将利好决策和开发建设成本下降,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