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作者:大河网

大河网讯 暮春时节,殷墟洹河之畔,芦苇摇曳,莺飞草长。

“鼠、猪、羊……”距离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不到400米的小屯甲骨文书屋内,小学生们正在听老师杨培讲述这些甲骨文字的象形之处,孩子们用甲骨文书写着“福”字书签,笔锋各异,字形活泼。

甲骨文散入春风满殷都

落刀篆刻,指尖舞动,执笔描丹青……同日,安阳六十三中甲骨文书屋里,中学生们在用雕刻、剪纸和书法作品诉说着对甲骨文的情愫。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黄敬博讲述甲骨文藏书

“我们书屋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学生最爱读与甲骨文有关的内容。”负责人黄敬博是个严谨的人,超8000册的图书都是他精心挑选的。他指着摆满一整排书架的“甲骨文”图书为我们分门别类地讲解。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小屯书屋内孩子们正在书写甲骨文书签

洹河之水悠悠,殷商之风荡荡,公园内、广场上、学校里……安阳这座城市,被深深打上甲骨文的印记。安阳市民通过独具特色的甲骨文书屋,穿越历史,抵达思想的彼岸,找到“低调古都”的共情之源。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甲骨文、热爱传统文化,每个书屋里都有与甲骨文相关的书籍,方便读者阅读与研究,这是甲骨文书屋的鲜明特色之一。”安阳市殷都区文广体旅局党组成员曹彦丽告诉记者,广大读者对书屋活动的热爱程度达到了预期效果,甚至超过预期。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杨培正在为孩子们讲述甲骨文故事

“每天认识一个甲骨文;每周举办公益课堂,设置手工拓印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和掌握甲骨文。”小屯书屋负责人杨培认为,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传播甲骨文责无旁贷。

坐落于公园里的丹枫苑甲骨文书屋,甲骨文元素无处不在,书本、工艺品、花盆、日历、便签……这些都是负责人李凤霞和读者共同制作的。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李凤霞展示有甲骨文元素的手工艺品

和她玩耍,陪她长大,和她共度退休生活。甲骨文伴随着李凤霞的一生。

她从小在安阳豫北纱厂长大,在殷墟考古现场玩耍,甲骨文元素充盈着她最难忘的童年。退休后,李凤霞除了临摹甲骨文字帖外,还成为丹枫苑甲骨文书屋的志愿者,从业余到专业,她喜欢和读者一起搜寻生活中的常见材质,作为书写甲骨文的载体。如今,甲骨文字帖已经翻烂了好几本,而凝结着设计者智慧与汗水的工艺品,越来越得到读者们的喜爱和认可。

从“天书”到“国潮” 让甲骨文读物妙趣横生

“绝学”不再高冷,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安阳到郑州,变化的是地理位置,不变的是人们对文字的痴恋和情感。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袁勇为孩子们讲述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上的甲骨字

4月13日,郑州市区经三路财富广场附近的文心书馆内,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学者袁勇正为孩子们讲述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上的甲骨字。

形态略有差别的“车”字背后记录了一场发生在商王武丁身上的车祸。从甲骨文到汉字,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袁勇告诉记者,要让孩子们了解了不起的汉字的演变历史,从而爱上我们民族的历史,爱上我们国家的文字。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丹枫苑甲骨文书屋内举办的甲骨文活动

“每一个甲骨文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中国美术学院甲骨文艺术学会副会长姚泽民认为,甲骨文的传承必须与生活结合,用人们“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方式来讲述,更有利于甲骨文的流传和普及。

从专家的书桌走上学生的课桌,从“字都”安阳走向四面八方,越来越多的甲骨文科普读物,把晦涩难懂的甲骨文解说演绎得妙趣横生,读者识其字、读其文、想其事,触摸文明之源,增进文化自信。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甲骨文字典生动“演绎”文字发展脉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少引导普通读者阅读甲骨文卜辞的读物问世,语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都出版了甲骨经文选读的读本,作为甲骨文入门书籍,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承和推广甲骨文的作用。

在袁勇看来,阅读甲骨文,培养兴趣是第一位:“也希望专业人士能够出版更多语言和表达方式浅显易懂的甲骨文读物,或者通过漫画等有趣的手段将甲骨文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专业转化 让古文字焕发新生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甲骨文方向的李右溪用短视频的方式,或讲述、或演绎、或互动,让“躺”在甲骨片上的文字“活”起来,也积累了80万粉丝。

为了让讲述更科学严谨,她平时都会阅读各类甲骨文字典、甲骨卜辞以及论文集等专业性较强的甲骨文读物。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用视频方式讲述甲骨文知识的博主李右溪

“近年来针对大众的甲骨文读物越来越多,对学前儿童的有甲骨文字卡、甲骨文绘本,对高年级学生、成年读者则有解读甲骨文和背后历史文化的读物等。”李右溪告诉记者,她正计划出一本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相结合的科普读物,将甲骨文放到商代历史里去讲。

“短视频讲甲骨文,还是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所以我想以图书的形式系统地给读者讲解甲骨文。这本书是以甲骨文为线索、为引子,目的是让更多读者了解商代的社会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来源。”李右溪说。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多年来,张素凤出版了一系列甲骨文科普读物

近些年来,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素凤主编了一大批古文字普及读物。其中,12册的《小学课本里的说文解字》专门针对小学生群体,与每个年级的教学进度相匹配。目前,她正在主持一项古文字工程项目,创作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字普及读物。

该怎样创作出浅显易懂的甲骨文科普读物?张素凤认为,首先是要了解中小学阶段的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读物。同时,古文字专家学者还要舍得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甲骨文普及读物的创作当中。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甲骨文读物越来越多,为推广宣传助力

而在袁勇看来,甲骨文是社科类的普及书,专业的学者往往是没有精力去从事普及类读物的写作,在语言思维的转换上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为此,他建议应该将甲骨文科普读物纳入学术考评标准,激发专家学者的创作动力。政府部门也可以拿出资金,加大对古文字科普读物的扶持,让甲骨文科普读物规范专业、生动有趣。(文/莫韶华 刘瑞朝 李东宝 视频/李思豫 海报/胡瀚泽)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天书”到“国潮” 甲骨文读物飞向寻常百姓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