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陕北大地,绿色挂满枝头,羊子绒毛也迎来了换季时节!4月17日,由陕西靖边县畜牧服务中心组织的20多名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榆林学院的学生来到靖边县黄蒿界镇五合村,对当地核心育种户种羊的绒毛、身高、耳部组织等进行样本采集,做最新基因数据分析,为种羊养殖户今年接下来的羊子“选美”提前做科学规划。
家住黄蒿界镇五合村的许耀宏是陕北白绒山羊种羊养殖户,具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于养殖的关键作用,对于此次靖边县畜牧服务中心组织高校学生对他家种羊进行样本采集,他连连称赞。
靖边县黄蒿界镇五合村养殖户许耀宏说:“ 过去我们选育种羊是通过肉眼观察它(羊绒)的好坏、产量,实际上选育羊的标准和产羔下来得几年,现在我们通过科学引导,一年之内可以从基因上决定这个羊的好坏,我们就能选定这个羊可不可以留, 可不可以推广。”
据了解,给陕北白绒山羊做品系鉴定,是通过基因组选择技术,对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分析,以提高羊子育种效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王喜宏说:“当积累了一定的参考群体之后,小羊一出生我们就可以预测它长大以后是不是有可能有细绒,是不是有可能快大,这样就可以对羊进行早期、快速、准确的选择。一方面养殖户可以节约大量的青年公羊的养殖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早期选择有利于减少选择的待时,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有利于促进陕北白绒山羊快速准确的育种。”
黄蒿界镇是陕北白绒山羊种羊核心育种地,当地把陕北白绒山羊种羊产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镇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产业融合、机制保障方面取得稳步发展。
黄蒿界镇长乔立说:" 我镇以'一镇一园',人工授精和品系鉴定为抓手,立足一个羊子产业园、两个核心育种村、五个核心育种场、以及50户核心育种户为产业基础,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打造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强镇。"
靖边县是畜牧大县,也是羊子养殖大县,截止2023年底,全县羊子饲养量为204.5万只。其中,陕北白绒山羊饲养量为168万只,全年实现羊产业总产值14.8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养羊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羊子产业成为我县特色优势产业。
靖边县畜牧服务中心主任王生明说:“近年来,我们注重培育细长绒型陕北白绒山羊品系,每年春季开展普查鉴定这项工作,通过我们对每只羊子的生产性能的测定来组建核心育种场、核心育种户,提高陕北白绒山羊的供种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逐步将我县打造成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羊繁育基地和陕北白绒山羊优质羊绒生产基地。”(供稿:靖边县黄蒿界镇)
责编:杨阳
编辑: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