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额存单消失了?

作者:尹文生
大额存单消失了?

下调存款利率不再奏效后,银行祭出另一项措施继续“挽救”正在越缩越窄的息差!

金融时报调查十余家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后发现,目前,5年期大额存单已经很难找到,3年期大额存单在多家银行APP也显示售罄状态。素有“零售之王”风向标的招商银行也是当中较早停售的银行之一。

大额存单消失了?

消失的大额存单

从多家银行、多地来看,高期限大额存单确实有收紧趋势。比如,浦发银行APP页面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经查找不到,仅剩余一款50万元起投,1年期、年利率2%的大额存单。北京、河南等多地股份制银行也做出相应调整。

从负债端来看,除了普通定期存款下调利率外,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等各类高息存款类产品,从发行期限、额度、利率等产品设计方面等做出了相应调整。

一个个定期产品调整背后,反映出来银行真的“不缺钱”的境况。

如果用存贷比的指标来衡量资金运营效率,银行存贷比的健康程度似乎已经不怎么友好。招商银行存贷比仅有78.9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直接反映出,银行虽然吸收来的存款不少,但长期化的存款现状却很难转化为应有的利润。

不过,叫停的大额存单不等于完全停发,有的是因为额度不足。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回答金融消费者提问时,其指出,暂时来讲确实是额度不足,有额度的最长的期限是两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目前可能只是暂时停发,银行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并不是无限度的,会根据流动性状况、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即使有些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依然在售,但是利率已经基本与普通定期产品持平。

银行的悲喜并不相通,结合自身情况,据报道,山西、贵州、山东等多地不少区域性银行为了吸纳存款,正在靠着大额存单揽储。比如,无锡锡商银行发售大额存单,1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为2.2%、3.0%和2.9%。

大额存单消失了?

银行的艰难时刻

在不久前招商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的一番话道出了整个银行业的苦水。他表示,“今年按照董事会过‘紧日子’、‘严日子’的要求,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通过降本增效,促进收入增长。”

存款、贷款、中间业务三项业务构成了银行业务的基本盘。

贷款业务,尤其是住房贷款业务比重在过去一年时间难言增长可观。

根据时代周报的统计,在23家A股上市银行中,银行房地产贷款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下降。这背后更多的是银行主动收缩业务线的结果。根据财报相关数据,过去一年某些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在走高,其中招商银行高达55.44%。

个人住房贷款的意愿也在减弱。根据六大行财报,个人住房贷款合计缩减了大约5000亿元,其中农业银行的减幅最大。

中间业务也不甚理想,尤其是理财、基金等业务。毕竟投资类产品多少有点“看天吃饭”,这也成了代销业务的短板,短期内,不可能因为你卖力营销,这类业务就会有好的起色。努力的方向错了,一切都白搭。

媒体援引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的观点,2023年中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仍然承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受减费让利等政策的影响,各类代销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受资本市场相对低迷的影响,居民财富管理策略相对保守,从而导致费率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代销和托管业务收入增长较为疲弱。

思来想去,存款或许是为数不多有调整空间的一个抓手。但此前调降利率的“魔法”失灵的状态下,直接叫停高期限业务的发行成了后手。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加大对一级分行的考核,加强了对3年期以上高息存款和成本相对较高的同业负债的控制。”

大额存单消失了?

结语

大额存单是否会消失?

目前这个问题或许很难给出答案。不过,不管是从宏观政策利率还是银行自身经营角度来看,大额存单利率不断走低,或许是当下的共识。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全球主要央行即将步入降息周期,都预示着大陆继续降息的概率较大。为稳定银行息差水平,更大幅度调降存款利率是必然选择,未来存款利率大概率会继续下降,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会随存款利率逐步下移。

毕竟,当前来看,净息差仍然是银行的头等大事。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目前银行体系定期存款负债占比仍明显高于常年水平,只要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及净息差压力不减,银行仍需通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缓解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收窄压力等问题,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免责声明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