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士人为何“特立独行”?今天(4月22日)晚上19:00—20:00,愚园路电台“今夜,我们读好书”首场读书分享会将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阙海,围绕新书《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阐述六朝精神史的变迁,谈论士人如何在庙堂与山林之间构建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上海长宁”APP、阿基米德、话匣子将同步直播,欢迎关注~
《洛神赋》中“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中轻逸飘摇的“流风回雪”之姿成为六朝这一时代的底色。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也成为打在这一时代士人身上的标签,最终转化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品质,一直影响至今。
那么,六朝名士的风流如何形成?它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具有什么历史内涵?又有怎样的历史归宿?今夜,我们从新书《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中一探究竟。
本场对话内容
夜谈《流风回雪》: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新书推荐:《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分享时间:4月22日 19:00—20:00
线下分享:愚园路电台
线上直播:“上海长宁”APP、阿基米德、话匣子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转折期,上承秦汉之遗韵,下启隋唐之新风,将中华文明推向新的高度。这一时期战争频仍、政权割据,但思想却异常活跃、文化空前繁荣,“人之为人”的精神在振作,产生了备受关注的魏晋士风。
本书从嵇康、阮籍等人物和荀彧之死等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事件切入,从政治与思想互动关系的角度阐述六朝精神史的变迁,从而表现士人如何在庙堂与山林之间构建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展现了魏晋时期真实的士人画像,再现了六朝思想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本场对话嘉宾
阙
海
分享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兴趣集中在经学、谶纬与秦汉思想史。
特邀主持
李
欣
主
持
人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两届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获评SMG“名主持人”、SMG工匠称号,现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融媒主播,“990早新闻”主播。
各平台直播入口
下载“上海长宁”APP
便可从首页进入直播间
阿基米德APP
“话匣子”视频号
2024年世界读书日之际,4月22日至4月28日每晚19:00—20:00,“上海长宁”APP携手阿基米德、话匣子共同直播“今夜,我们读好书”特辑。连续7天,在沪上首个沉浸式广播实体空间——愚园路电台透明直播间,主持人、作者、译者、学者、编辑将分享一系列新鲜出炉的好书,邀你在城市“声”活中遇见、听见、阅见书意里的春天。
本次活动由SMG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世纪出版集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中国太保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指导,在江苏路街道的支持下,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传媒联手世纪出版集团等多家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活动精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心理健康、城市故事等大众关注的热点主题好书,以春日书香共享模式,让更多的人感受阅读的乐趣、品味文字的魅力,享受书香浸润的美好时光。
关于愚园路电台
阿基米德愚园路电台,坐落于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的愚园路上,位于人流量丰富的江苏路愚园路路口。作为沪上首个沉浸式广播实体空间,愚园路电台通过音视频媒体+城市文化IP的跨界融合,以“遇见 听见 阅见”为线,特色融入海派文化、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台、文化图书特色元素等内容,现场以开放性延伸公共空间设计,正在带来媒体沉浸式城市文化地标的全新体验。
部分资料来源于阿基米德传媒
撰稿:李妍蕾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