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遇上抄袭、“洗稿”怎么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教你维权

作者:上游新闻

“别看这部电影现在这么火,它完全就是抄袭我已经发表过的作品!”

知名作家的新书版权刚刚售出不到一个月,书稿尚未完成,市面上竟然就已经有了同名作品……这些案例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遇上了怎么办?来看看刚刚首发的这本新书的建议——4月22日下午,作为“书香中国·悦读文学”中国作协第二届全民阅读季的系列活动之一、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新书发布会在南岸区精典书店举行。

遇上抄袭、“洗稿”怎么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教你维权

据介绍,《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以202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诞生、修订及最新版出台背后的故事为主线,以作家们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为副线,用报告文学的方式讲述一般人并不十分了解但又非常重要的版权重点和“冷知识”,同时也有着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细节。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文字著作权保护的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之伞》已入选中国作协2023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其旨在提高广大创作者和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和全社会对创作者著作权的重视,讲述版权故事,推进版权强国建设。

作者之一、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燕表示:“报告文学是一个很好的普法方式,因为文学化的表述让案例讲述不仅不枯燥,而且还很生动,是‘只要识字都能捧得起来读’的作品形式。”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张洪波则说:“《创作之伞》的推出,期待作家明白依靠法律武器是最有效的解决侵权问题的手段,今后遇到著作权侵害的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式维护权益。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树立需要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创作之伞》的推出,就是一剂强有力的文学促进剂。”

遇上抄袭、“洗稿”怎么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教你维权

“这部作品主要有三个特点。”在发布会上,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冉冉表示,其一就是作品故事性强,有着诸多故事细节。“作品里许多案例知名度高,很多是作者亲自处理或采访的,有很强的代入感。文著协处理或参与处理的很多案件对提振作家维权信心、规范行业发展具有典型社会意义。

冉冉说,其二,《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的内容丰富,案例多样。涉及图书出版、法定许可、影视改编、抄袭剽窃、洗稿、数字教育、版权交易平台等领域,既有对案例、事件的通俗易懂的分析,也有作者独特的观点见解与思考,还介绍了新修改著作权法的亮点,有利于读者从具体的案例中理解著作权法的具体条文。“其三,作品选题重大,助推版权强国建设和依法治国建设。”

像本文前述提到的作家书稿尚未交付给出版社,市面上就已经有了同名盗版书,在《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的呈现就是“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在梅地亚中心拍卖完版权不到一个月,署名‘易中天著’的《品三国》就出现在了市面上。此时,正版书还没交全稿。”而这些所谓的《品三国》,根本连内容都是伪造的。“不明就里的读者买到这样的书,不说书页劣质,读起来更是前言不搭后语,读后大呼上当。”

遇上抄袭、“洗稿”怎么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教你维权

“这些故事,把三十年间发生的许多重要的版权案件和事件原委,交代得清清楚楚,分析得丝丝入扣,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中国在文字著作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原会长、著名作家陈建功评论道。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丁晓原则认为,该书“既是中国著作权法发生及其‘进化’重要事项的具体叙事,同时由此也映照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历史演进图景”。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精典书店供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