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作者:助管天下

我们都知道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口头答应了含“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在内的一系列条件,然后,他就被放回了南京。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蒋介石回到南京,步出机舱

有趣的是:蒋介石回了南京之后,果然信守承诺,停止了内战,没有再向红军发动进攻。

然而问题来了: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口头信用,并不值钱,换句话说,蒋介石理论上可以重新集结大军,再一次围攻陕北的红军。

毕竟,兵不厌诈。

可是,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呢?

关于这个有趣的问题,老冯今天简单粗暴地,为你解释一下。

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历史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把蒋介石“信守承诺”的原因理清:

原因之一:当时张学良把蒋介石护送回南京,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他所面临的第一个头疼问题,并不是解决红军那几万人,而是如何妥善解决张学良麾下的20万东北军。因为当时张学良在南京一下飞机,就被蒋介石关押了起来,所以,蒋介石最头疼的,是如何妥善解决20万东北军,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所以事实上,蒋介石一直忙到1937年6月,才逐步完成了对20万东北军的分化、瓦解、改编。尽管如此,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途中还经历了官兵暴动,大家可以去搜东北军的“二二事件”,具体了解一下,今天在此就不细说了。那么蒋介石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终于把20万东北军搞定之后,到了1937年6月,华北的局势,已经开始变紧张了,日本正在加紧推进“华北独立运动”,到7月7日,抗战就爆发了,所以我们退一步说,即使假设蒋介石有计划在瓦解东北军之后,再一次围攻延安,他也没有时间了,因为,日本人已经打上门来了。

原因之二:蒋介石担心得罪苏联,担心失去苏联的军事援助。事实上,西安事变促进了苏联和国民政府谈判和起草《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且西安事变之后,苏联明确向国民政府提出:如果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苏联愿意对国民政府提供军事援助,例如武器弹药。苏联为何这么做呢?答案是:因为在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制定了东西夹攻苏联的策略,苏联害怕,所以,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符合苏联的利益。那么对于蒋介石来说,苏联许诺的军事援助,对国民政府很重要,考虑到抗日战争不可避免,蒋介石在这个关头,为了苏联的军事援助,不愿得罪苏联,所以,不能再次出兵打延安,否则,失去了苏联援助,未来打日本,将会更加困难。

原因之三:西安事变在当时,是一个震惊中外的事件,当时的报纸、刊物、广播追踪报道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所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宣传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那段时间在全国各大媒体反复报道,不但深入人心,而且还使当时的人心大振,所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全国人民,包括全国的军事将领、各级官员,都树立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心理预期(expectation),所以,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如果突然反悔,重新集结大军,再度围攻延安,那是严重违反民意的行为,不但违反民意,而且也违反当时大多数军事将领和各级官员的期望,犯众怒,内乱的风险将会很大。

原因之四:事实上当时,西安事变已经让蒋介石认识到:“外患”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最大的矛盾,换句话说,西安事变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破产,而且让蒋介石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抗日,才能保全自己。为什么?因为当时蒋介石治下的民国,其实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实质上很多省份的军权、财权,并不统一在中央,例如刘湘、阎锡山、龙云……等等一大堆地方军阀,军令并不统一,所以,蒋介石不敢重新集结大军围攻延安,因为他担心西安事变会重演。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真相二

蒋汪“双簧论”是真的吗

历史爱好者的圈子里有一种奇怪的说法,说汪精卫和蒋介石很可能暗中约好了:“君为其易,我为其难”,也就是说,蒋介石坚持抗战,汪精卫去“假装投降”、忽悠日本人。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演讲中的汪精卫

理由至少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理由:和蒋介石的日记严重不符。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从重庆出走投敌,22日,蒋介石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

“党国不幸,乃出此无廉耻之徒。无论如何诚心义胆,终不能当其狡诈奸伪之一顾,此诚奸伪之尤者也。注意:一、接龙志舟电称,汪临行时明言与敌倭有约,到港商洽中倭和平事件,不料其糊涂卑劣至此,诚无可救药矣。二、汪去后对党、政、军以及各地之关系。三、近日肝气旺盛,骄矜之态渐起,应特戒惧,以免陨越。四、汪去后外交与对敌或有影响乎”

我们从蒋介石的日记可以看出来,蒋介石对汪精卫的出走投敌,事先是全然不知的,而且,也是非常愤怒的,所以,所谓蒋介石和汪精卫“双簧论”,是没有事实基础的。

第二个理由:国民党军统派特工到河内刺杀汪精卫。

蒋介石对汪精卫出走投敌的行为极为愤怒,很快,军统派出特工,由陈恭澍带队,赴越南河内刺杀汪精卫,实际动手的日子是1939年3月21日,当天汪精卫命大,刺客认错了房间,把汪精卫的亲戚兼助手曾仲鸣杀了,汪躲过一劫。

这件事也很清楚地证明:所谓蒋介石汪精卫“双簧论”是不存在的。

第三个理由:汪精卫投敌,严重违背蒋介石的利益。

因为汪精卫当时是国民党副总裁,他的投敌,对抗战军心的不良影响是很大的,对广大官兵的战斗士气是严重不利的,况且,汪精卫到沦陷区组织伪政府,对国民党部队在沦陷区的情报网络、游击网络破坏也是很大的。所以,汪精卫投敌“演双簧”,成本过大,违反基本常识,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真相三

蒋介石身边有哪些地下党?

蒋介石和他的班子,情报工作很失败,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蒋介石的核心班子,安插了很多地下党的眼线,夸张地说,蒋介石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手的眼皮底下,举几个例子:

郭汝瑰:国民政府国防部作战厅厅长,这个人就是地下党,在内战期间,国民党部队的装备、人马、序列、作战计划等重要资料,都是他提供的,尤其值得一提的“长江江防要图”,也是郭汝瑰提供的。

吴石: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次长,他也是地下党。在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部队的兵力部署图,就是他提供的。后来,吴石在台北牺牲。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1950年6月10日,台北,吴石签字,准备赴刑场

葛亦远:军统“十三太保”之一。这个人也是地下党。

熊向晖: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他也是地下党。胡宗南屡战屡败,多次谋划突袭延安都未能成功,就是他提供情报的结果。

王黎夫:国民党部队后勤部储备司司长,他也是地下党。在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部队有多少粮草,有多少被服,有多少弹药,对方了如指掌,就是他提供的数据和资料。

还有,傅作义的秘书阎又文,也是地下党,他也多次提供重要情报和资料。

注意,今天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

真相四

蒋介石对日军为何以德报怨

日本投降之后,侵华日军放下武器,蒋介石定下了优待日军的政策,当时被称为“以德报怨”,放下武器的100多万侵华日军以及100多万日本侨民能够顺利回日本,和蒋介石的优待政策,是分不开的。

然而问题来了:蒋介石为什么对日本人要“以德报怨”呢?为什么要制定优待日本人的政策呢?是不是因为蒋介石善良呢?是不是因为蒋介石“妇人之仁”呢?

其实,蒋介石当年优待日本人,是有两个考虑的:

第一个考虑:害怕日军暴动。当年一百多万侵华日军,虽说已经投降,并且放下武器,但是,“放下武器”不等于“武器被收缴”,有很多武器,还在日军的手上,因此,如果对投降日军实施粗暴政策,不利于妥善处理这群庞大的日本兵,所以,制定优待政策,是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对策,是为了顺利接收投降日军的武器和物资,而不是因为蒋介石善良。

关于蒋介石,刷新认知的四个历史真相

根本博,前侵华日军将领,1949年协助国民党部队指挥金门战役

第二个考虑:蒋介石想讨好日本人。为何?因为蒋介石认为,侵华日军里面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对他有用。有什么用呢?答案是:对付八路军,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后来的历史证明,蒋介石的这个政策确有成效,他确实成功笼络到一批日本将领,为他卖命,例如冈村宁次、根本博、富田直亮、山本亲雄、照屋林蔚、中尾一男、冈本秀彻等,名单很长,这些人后来到台湾,帮蒋介石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策划战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