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作者: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橙柿互动 记者 刘抗

“兹聘请黄娟同志为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医疗村官,聘请期自2024年4月11日……。”

近日,外桐坞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人事任命仪式——黄娟成了西湖区第一位“医疗村官”。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医疗村官”是个什么岗位?

全网检索,还没找到相应的词条解释。

带着好奇心,4月19日上午,我找到了黄娟以及“医疗村官”项目相关人员,一问究竟。

黄娟是西湖区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科长,副主任护师,还是西湖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医疗村官”,是指具有卫生专业技术的人员来担任村社的“医疗村干部”,以多形式参与村社的各种与卫生健康相关的活动。

黄娟解释,这个概念是由西湖区卫健局、转塘街道、转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桐坞村等相关人员集体自定义的,从“艺术村长”那里得到的启示。

2023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湖区达成协议,启动“艺术村长”项目,请来艺术家共谋“艺术振兴乡村”。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履新第8天,“医疗村官”黄娟在忙什么?

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忙着和外桐坞村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村委委员屠淑明对接,梳理外桐坞村600多号人的医疗档案信息。

外桐坞村位于转塘街道东北面,置于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茶叶基地之中,全村常住人口662人。

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54人,占比25.67%。高血压患者建档管理76人,高血压高危建档管理37人;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21人,糖尿病高危建档管理25人;慢病及高危人群共159人,占比26.5%。

数目清晰,黄娟如数家珍,“以上数据均仅限建档管理的人数,其中25.67%的老年人口占比远超2020年浙江省水平(13.27%)。”

从2020年起,黄娟就和她的团队70余人着手对转塘街道46个村、社区大约12.8万人进行健康档案、老年人及慢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

刚好外桐坞村曾是黄娟驻点工作的区块,这里的山山水水,老人与小孩的健康状况,她都比较熟悉。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医疗村官”是怎么来的?

黄娟说,“医疗村官”这个项目源于她作为人大代表的一次提议。

今年3月2日,转塘街道召开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西湖区的人大代表黄娟碰到了浙江省人大代表,外桐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秀龙。关于医疗保障民生,两人一拍即合,并做了提议,当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早在年初,黄娟便将“医疗村官”的设想向中心领导汇报。转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凯回忆当时的场景,“眼前一亮的感觉,很新颖。”当即向中心主任郭世志汇报。

郭世志召开会议,动员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好“医疗村官”项目。

他说,“医疗村官”和中心医务人员深入村里,端口前移,送医上门的一贯要求不谋而合。他要求,“医疗村官”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新形式要有新内容。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请来 “医疗村官”,是外桐坞的现实需求

张秀龙说,“画外桐坞,世外桃源的环境,村民多茶农。这些年,村里大力发展文创、文旅产业,引进了一批年轻人。但村里整体上,老龄化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老年人看病就医是个问题。”

聊到过去看病, 张秀龙提到了“赤脚医生”。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医学世家或者自学成才、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在农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被称为“赤脚医生”。

张秀龙说,“医疗村官”是新时代的创新,是在农村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升级。“小黄曾是村里的驻点医师,群众基础好,我十分看好她。”

外桐坞来了位“医疗村官”,做什么的?

“医疗村官”要做什么?

外桐坞村与黄娟签署了《医疗村官责任书》,里面有明确的职责和考核办法。

“医疗村官”主要做四件事:

一是参加村社卫生健康相关的会议。以多形式参与村社的各种与卫生健康相关的活动;

二是组织中心全科内科和(或)签约医生、外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中医科等成立医疗服务队,联合市级专家定期入村社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

三是优先将省、市、区级免费筛查项目和(或)老年人相关免费疫苗等提供给外桐坞村民;

四是每年为村社当年度没有体检名额的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户籍和非户籍)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服务。

村里来了“医疗村官”,村民怎么看?

方姐嫁到村里20多年,在年糕坊经营一间茶吧,招呼各地来村游玩的客人,并推介外桐坞龙井茶。

家里有位70多岁的婆婆,有高血压病史,量血压以及配药,要隔三差五跑医院。

“买药我可以代劳,量血压不行。”方姐说,“村口就是公交站,坐车不要钱,可我婆婆晕车。”

听说黄娟被聘请为“医疗村官”,方姐乐了,“我婆婆和她熟悉的,送医上门,可太好了。”

74岁的仇大伯,因患有血液病造成腿脚不便。

说到黄娟,仇大伯笑了,“她呀,一张娃娃脸,可爱的。”

听说“医疗村官”将联合杭州市级专家定期进驻外桐坞村开展义诊,开展健康讲座,他举双手赞成。

责任编辑:林建安

审核:陈奕 林建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