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登选定战场,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华春莹在美方主场反击

作者:吴学兰

中国美食堵不住美国政客的嘴,美财长耶伦在结束访华回国后,丝毫不念中国的热情招待,转头对中方扣下一口“大锅”,称对中国制造业的产能问题“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选项”,言外之意是将利用任何“工具”遏制中国,甚至不排除再打一场贸易战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以耶伦为首的多位美国高官频频在舆论上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渲染所谓中国“经济威胁”,号召美欧抵制中国,大有一副“脱钩断链”的势头。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果断接招,在美国社交媒体连续发文、予以回击。

拜登选定战场,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华春莹在美方主场反击

华春莹援引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的观点,从美国对华的错误认知、产能问题、美国战略和中美关系一一分析,揭露了美国罗织罪名意图剥夺中国发展权的霸权行径。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华春莹强调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是通过早期的战略规划、持续的研发投入、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勤勉的劳动力和众多进取的企业等因素一起实现的。此外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中,全球的绿色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美国污蔑“中国产能过剩”,是新的“叙事陷阱”。

拜登选定战场,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华春莹在美方主场反击

在西方掌握全球舆论权的形势下,拜登选定的战场十分精准,可以说是美国的主场,而华春莹利用美国的社交平台对等反击,绝不是为了图一时之快,更事关中美在舆论战场的博弈。回顾历史,美国对华的“叙事陷阱”不胜枚举,从所谓的“中国威胁”、“疫情溯源”到“人权问题”、“香港国安法”,再到如今的“中国对非‘债务陷阱’”和“产能过剩”,美国利用西方舆论的优势,对中方扣下一口口“黑锅”,并直接影响了国际社会的对华认知和中国的国家形象。

拜登选定战场,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华春莹在美方主场反击

真正顶级的政治博弈大多从舆论战开始,美苏争霸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对这种舆论战叫“和平演变”,苏联解体后转化为“颜色革命”,现在又叫“认知作战”,但最终目的都是为政治服务。舆论战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不动刀兵而敌方自乱、自溃甚至自败的结果,但舆论战要想打好,靠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让敌人出现思想的混乱和分化。从美国的种种做法来看,这点明显欠火候。

拜登选定战场,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华春莹在美方主场反击

美国要斗,中方奉陪到底。中方对美国的舆论反击已经开始,着力点就是巴以冲突,主要战场是国际社会,再具体点是联合国安理会。立足于以色列对加沙平民的残害和美方毫无底线的袒护,国际社会正在建立起反美反以的统一阵线,美国所谓的“人权”画皮和“双标”面具被彻底撕下,并一步步失去国际支持。最为典型的是,不久前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要求加沙实现暂时停火的草案,美国罕见投了弃权票,其西方盟友都投了同意票。这不仅是中国的胜利,更是国际反霸阵营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美国的“舆论大棒”正在逐渐失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