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吕氏春秋》

作者:武陵老人001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后期秦国庄襄王、秦始皇在位时,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写作的,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二三九年)。

庄襄王、秦始皇在位时,正面临人才辈出、辩士论道的百家争鸣时期,有识之士遍布天下。譬如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等等,他们都礼贤下士,名扬天下。而论国力,这些国家远远不及秦国强大,对此丞相吕不韦不服气,于是他把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文人学士,凡三千人招来门下,好吃好喝,让他们散开视野,广采博用,各抒己见,为他写作《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全书含八览、六论、十二纪,凡二十多万字。学术以儒、道思想为主,兼收墨、法、名、农、阴阳、兵家言论,堪称中华文化的精粹和源头。其远见卓识,至今读来,仍有它独特的学术价值。

——崇尚生命,注重养生。

《贵生》篇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古人认为,天下一切事物,没有比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连自己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无疑不是完人。正如老子所言:“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老子·第十三章》)在老子看来,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获得天下还重要的人,才可把天下交给他。可见珍贵生命、崇尚生命,其意义竟有多么远大!

于是古人认为,修身养性,是人之生命的本源。生命既然重要,各种各样的欲望就会产生,于是就得有相应的节制功能,这便是修身养性。他说,“天生人而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情欲》)是说,天上生养人类,并使他们有了贪欲。有欲望就有感情的激动,有感情就有节制的的功能。圣人通过修身养性来节制贪欲,所以不会放纵自己的贪欲。

那么,怎样使贪欲不可放纵呢?古人认为,管好人之贪欲,人体的“耳目鼻口”这“四官”无疑是关键。他说,“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芳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贵生》)古人建议,人之“耳目鼻口”,虽各有所好,但不可任其放纵,要把它们看作各司其职的官员一样,把好各自的关口,叫歪门邪道莫入其内。其实就是控制人的主观行为。可见古人对生命的价值,有如此深刻的研究。

在《尽数》篇里,阐述生命在人不在天的观点。古人认为,“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尽其天年)。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意谓,人之长寿并不是短寿的延长,而是尽其天年。所谓尽其天年,其要务在于修身养性、注重保养,否则,就会导致早亡。所谓早亡,便是前面讲的“毕其数也”的反面——未尽天年。譬如,我们常听有人因患不治之症而亡,有人饮酒过量猝死,也有人死于水、火、刀、绳、毒五伤的……总之,一切非正常死亡的人,盖为未尽天年之列罢。于是古人告诫我们,享尽天年的要务,在于除去有害的东西。譬如饮食、情绪和气候三者,都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巨细如:“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种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种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也。”(出处同上)

——富贵未必长寿,贫穷未见得命短。

《本生》篇指出,有些富贵之人往往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三种祸患。

其一:“出则以车,入则一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

(意为:长期以车代步,并非享受,实是致脚病的器械。)

其二:“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意为:肥酒大肉,别以为美味,实为腐烂肠子的食物)

其三:“靡曼皓齿,郑卫之音,为淫靡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意为:淫靡之乐,别去享受,是乱世之音,伐性之斧。)

故古人认为,此等人,因病其,“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从中可知,富贵而不懂得养生之道,正足以成为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穷人。穷人即使想过度享受,可钱从那里来呢?因此,“古之人有不肯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以上讲的是:古时有些人并不是不想富贵,而是为了保全生命,不敢追求过度的享乐的意思。于是古人告诫我们:富人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未必好事;穷人捉襟见肘、穷困潦倒,亦未必坏事。到头来,富人未必寿大,穷人不见得就短命。(这样看来,贫穷并非缺点,穷人也不要过分气短。)

由此可知,人是可以长寿的,可惜叫过度的外物破坏了。“夫水之性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用白话来说:水本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浑浊,故水无法保持清澈;人本来是可以长寿的,外物使它迷乱,故人无法获得长寿。外物本应是供养生命的,不该损耗生命去追求它。

——万物不同,事在人为。

在《异用》篇里,举例说明“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的观点,体现了事在人为的辩证思想。篇中叙述了两个故事:

一曰:“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生死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成其王。”即,对一个国家而言,国土再广大、兵力再强大、未必就安定;对人而言,地位尊、职务高,未必就显赫。——人在做,天在看。看你的所作所为吧!桀、纣用自己的才能而灭亡;汤、武用自己的才干则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二曰:(孔子用一根拐杖表示四种不同的礼节)孔子的弟子有从远方来的,孔子依着拐杖问他说:“你的祖父还好吧?”又扶着拐杖向他打拱,问他说:“你的父母还好吧?”放下拐杖问道:“你的兄弟还好吧?”移动脚步背转身,问道:“你的妻子儿女还好吧?”所以孔子仅仅凭六尺长的拐杖,就能表示贵贱的等级,分辨亲疏的含义。

读这则故事,一个弯腰曲背的糟老头子仿佛就在眼前:一会儿“依着拐杖”、一会儿“扶着拐杖”、一会儿“放下拐杖”、一会儿又“移动脚步背转身”,接连打躬作不禁发笑。如此深奥的礼节,如在当今社会,人们一定以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疯子……。

——提倡努力学习,尊师重教的风尚。

在《劝学》《尊师》篇中,竭力提倡努力学习,尊师重教的风尚,很值得借鉴。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这里提出,尊师很重要,老师得到尊重,那么他的话就能使人相信,他所传授的道也就阐明了。在《尊师》篇里,还记述了孔子一段虚心为人的故事——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孔子博学而谦虚的态度,至今不得不佩服!

——反映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

有些篇什反映了古代许多朴素的辩证思想。如《制乐》篇提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映了祸福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去尤》篇中,用一个人怀疑邻居的儿子偷他斧子的故事,深刻阐明看事物不要有偏见,不要唯心。“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向)视者不睹北方。”此不失为名言耳。在《察今》篇里,指出事物不断变化的道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即:“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它告诫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策略,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道理。此篇还向人们提出怎样察今知古的办法——“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掌握事理的人),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其最后一句,“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意为: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和肉味调和的好坏。——足见我们的古人,不仅面壁青灯、手握黄卷,而且庖厨烹饪也是好手。学问何等渊博!

——记载了古代社会的农业思想。

遵照后稷“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的训导,将男耕女织作为教化的根本。——对妇女,要求一年四季都有绩麻缧丝这一类事要做,凭此来致力于教化妇女;——对农民,要求在农忙时不能进城,以此来教育农民重视农业生产。这是圣人的法度。农民要遵守农时,爱惜光阴,一生要做到“虽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上农》)意即——农民除患病能休息几天外,年龄即使老迈也得下地,除非死了就算了。——以上这些训导,从表面看来,是让农民男耕女织有事做,有衣穿、有饭吃,实质上是把农民的一生永远束缚在农村的土地上,终身做牛做马。在《任地》篇里,为让农民种好地,对农民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不违农时,科学种植……讲了许多耕作方法,许多农耕经验,拿来现在也有借鉴意义。譬如:“上田弃亩,下田弃甽。五耕五耨,必审以尽。荫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等等。在《审时》篇中还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此语说明,种庄稼是农人的责任,但得到的结果是:种在地理,收在天上。反映了古代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而这种状况,在许多贫困山区至今尚存。

读《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