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呂氏春秋》

作者:武陵老人001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戰國後期秦國莊襄王、秦始皇在位時,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寫作的,成書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二三九年)。

莊襄王、秦始皇在位時,正面臨人才輩出、辯士論道的百家争鳴時期,有識之士遍布天下。譬如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等等,他們都禮賢下士,名揚天下。而論國力,這些國家遠遠不及秦國強大,對此丞相呂不韋不服氣,于是他把戰國時期各學派的文人學士,凡三千人招來門下,好吃好喝,讓他們散開視野,廣采博用,各抒己見,為他寫作《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全書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凡二十多萬字。學術以儒、道思想為主,兼收墨、法、名、農、陰陽、兵家言論,堪稱中華文化的精粹和源頭。其遠見卓識,至今讀來,仍有它獨特的學術價值。

——崇尚生命,注重養生。

《貴生》篇說,“聖人深慮天下,莫貴于生。”古人認為,天下一切事物,沒有比生命更為寶貴的東西。連自己生命都不愛惜的人,無疑不是完人。正如老子所言:“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老子·第十三章》)在老子看來,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獲得天下還重要的人,才可把天下交給他。可見珍貴生命、崇尚生命,其意義竟有多麼遠大!

于是古人認為,修身養性,是人之生命的本源。生命既然重要,各種各樣的欲望就會産生,于是就得有相應的節制功能,這便是修身養性。他說,“天生人而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情欲》)是說,天上生養人類,并使他們有了貪欲。有欲望就有感情的激動,有感情就有節制的的功能。聖人通過修身養性來節制貪欲,是以不會放縱自己的貪欲。

那麼,怎樣使貪欲不可放縱呢?古人認為,管好人之貪欲,人體的“耳目鼻口”這“四官”無疑是關鍵。他說,“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芳香,口雖欲滋味,害于生則止……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職,不得擅為,必有所制。此貴生之術也。”(《貴生》)古人建議,人之“耳目鼻口”,雖各有所好,但不可任其放縱,要把它們看作各司其職的官員一樣,把好各自的關口,叫歪門邪道莫入其内。其實就是控制人的主觀行為。可見古人對生命的價值,有如此深刻的研究。

在《盡數》篇裡,闡述生命在人不在天的觀點。古人認為,“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盡其天年)。畢數之務,在乎去害。”意謂,人之長壽并不是短壽的延長,而是盡其天年。所謂盡其天年,其要務在于修身養性、注重保養,否則,就會導緻早亡。所謂早亡,便是前面講的“畢其數也”的反面——未盡天年。譬如,我們常聽有人因患不治之症而亡,有人飲酒過量猝死,也有人死于水、火、刀、繩、毒五傷的……總之,一切非正常死亡的人,蓋為未盡天年之列罷。于是古人告誡我們,享盡天年的要務,在于除去有害的東西。譬如飲食、情緒和氣候三者,都與生命有着密切的聯系,巨細如:“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鹹,五種充形則生害矣。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種接神則生害矣。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大霧,七者動精則生害也。”(出處同上)

——富貴未必長壽,貧窮未見得命短。

《本生》篇指出,有些富貴之人往往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三種禍患。

其一:“出則以車,入則一辇,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機’。”

(意為:長期以車代步,并非享受,實是緻腳病的器械。)

其二:“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意為:肥酒大肉,别以為美味,實為腐爛腸子的食物)

其三:“靡曼皓齒,鄭衛之音,為淫靡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意為:淫靡之樂,别去享受,是亂世之音,伐性之斧。)

故古人認為,此等人,因病其,“貴富而不知道,适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緻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從中可知,富貴而不懂得養生之道,正足以成為禍患,與其這樣,還不如窮人。窮人即使想過度享受,可錢從那裡來呢?是以,“古之人有不肯富貴者矣,由重生故也;非誇以名也,為其實也。”以上講的是:古時有些人并不是不想富貴,而是為了保全生命,不敢追求過度的享樂的意思。于是古人告誡我們:富人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未必好事;窮人捉襟見肘、窮困潦倒,亦未必壞事。到頭來,富人未必壽大,窮人不見得就短命。(這樣看來,貧窮并非缺點,窮人也不要過分氣短。)

由此可知,人是可以長壽的,可惜叫過度的外物破壞了。“夫水之性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是以養性也,非是以性養也。”用白話來說:水本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渾濁,故水無法保持清澈;人本來是可以長壽的,外物使它迷亂,故人無法獲得長壽。外物本應是供養生命的,不該損耗生命去追求它。

——萬物不同,事在人為。

在《異用》篇裡,舉例說明“萬物不同,而用之于人異也”的觀點,展現了事在人為的辯證思想。篇中叙述了兩個故事:

一曰:“萬物不同,而用之于人異也,此治亂存亡生死之原。故國廣巨,兵強富,未必安也;尊貴高大,未必顯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成其亡,湯、武用其材而成其王。”即,對一個國家而言,國土再廣大、兵力再強大、未必就安定;對人而言,地位尊、職務高,未必就顯赫。——人在做,天在看。看你的所作所為吧!桀、纣用自己的才能而滅亡;湯、武用自己的才幹則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二曰:(孔子用一根拐杖表示四種不同的禮節)孔子的弟子有從遠方來的,孔子依着拐杖問他說:“你的祖父還好吧?”又扶着拐杖向他打拱,問他說:“你的父母還好吧?”放下拐杖問道:“你的兄弟還好吧?”移動腳步背轉身,問道:“你的妻子兒女還好吧?”是以孔子僅僅憑六尺長的拐杖,就能表示貴賤的等級,分辨親疏的含義。

讀這則故事,一個彎腰曲背的糟老頭子仿佛就在眼前:一會兒“依着拐杖”、一會兒“扶着拐杖”、一會兒“放下拐杖”、一會兒又“移動腳步背轉身”,接連打躬作不禁發笑。如此深奧的禮節,如在當今社會,人們一定以為他是一個地道地道的瘋子……。

——提倡努力學習,尊師重教的風尚。

在《勸學》《尊師》篇中,竭力提倡努力學習,尊師重教的風尚,很值得借鑒。

“聖人生于疾學。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這裡提出,尊師很重要,老師得到尊重,那麼他的話就能使人相信,他所傳授的道也就闡明了。在《尊師》篇裡,還記述了孔子一段虛心為人的故事——子貢問孔子曰:“後世将何以稱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孔子博學而謙虛的态度,至今不得不佩服!

——反映着古代樸素的辯證思想。

有些篇什反映了古代許多樸素的辯證思想。如《制樂》篇提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反映了禍福互相轉化的思想。在《去尤》篇中,用一個人懷疑鄰居的兒子偷他斧子的故事,深刻闡明看事物不要有偏見,不要唯心。“東面望者不見西牆,南鄉(向)視者不睹北方。”此不失為名言耳。在《察今》篇裡,指出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即:“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它告誡統治者,治國理政的政策,要随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道理。此篇還向人們提出怎樣察今知古的辦法——“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掌握事理的人),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鼈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調。”……其最後一句,“嘗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調。”意為:嘗一塊肉,就可以知道整鍋肉的味道和肉味調和的好壞。——足見我們的古人,不僅面壁青燈、手握黃卷,而且庖廚烹饪也是好手。學問何等淵博!

——記載了古代社會的農業思想。

遵照後稷“是以務耕織者,以為本教也”的訓導,将男耕女織作為教化的根本。——對婦女,要求一年四季都有績麻缧絲這一類事要做,憑此來緻力于教化婦女;——對農民,要求在農忙時不能進城,以此來教育農民重視農業生産。這是聖人的法度。農民要遵守農時,愛惜光陰,一生要做到“雖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上農》)意即——農民除患病能休息幾天外,年齡即使老邁也得下地,除非死了就算了。——以上這些訓導,從表面看來,是讓農民男耕女織有事做,有衣穿、有飯吃,實質上是把農民的一生永遠束縛在農村的土地上,終身做牛做馬。在《任地》篇裡,為讓農民種好地,對農民怎樣合理利用土地,不違農時,科學種植……講了許多耕作方法,許多農耕經驗,拿來現在也有借鑒意義。譬如:“上田棄畝,下田棄甽。五耕五耨,必審以盡。蔭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等等。在《審時》篇中還說:“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此語說明,種莊稼是農人的責任,但得到的結果是:種在地理,收在天上。反映了古代農業靠天吃飯的落後狀況。而這種狀況,在許多貧困山區至今尚存。

讀《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