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作者:三不一无

#记录我的2024#

如果国家放任不管,黄、赌、毒会泛滥成灾;如果高雅文化衰弱,低俗文化必兴。它们就是精神鸦片,取悦世俗,迎合受众,调动人的各种欲望,刺激各种感官,令人的精神始而亢奋,终而萎靡,甚至违法犯罪。

国家承平日久,社会环境宽松,对什么都宽容,一些精神鸦片便潜滋暗长,已然成泛滥之势,悄无声息地毒害国民,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国家应该重视并大力整治这些精神毒品,不能让它们继续为害了。

极端追求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可感性、娱乐性、功利性,抛弃教化性、审美性,最后就变成有瘾的精神毒品了。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现代网文,特别是某乎体,对人物的设定,框架的构造,人数的多少,情节的安排,内容的设置,情景的描写,故事的推进,语言的风格,主题的确立都有严格的规定,单纯追求可读性,根本不重视是否具有文艺性,是否具有教化功能,是否具有审美性。因此就会出现穿越、暴力、财富、权力、色情、畸形、虐心……等低俗作品。

某些网文平台手法也都一样,都有同样的操作,为了流量不惜牺牲正能量。

小视频和电影、电视剧也一样,追求刺激、观赏性,单纯追求流量,不顾内容的健康、正向。有一些大网红甚至虚构剧情,卖惨,对当地政府和社会抹黑。比如扛水泥的、扛木头的,本来在城市生活的却跑到农村拍生活剧,过得多么凄惨的。还有人拍打架斗殴剧情的,严重影响受众对当地社会环境的认知。至于某些神剧泛滥,被有知人士诟病已经很久了。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一些低俗戏曲,打着民族文化的幌子,频登大雅之堂。

一些低俗曲艺,打着观众喜闻乐见的幌子,赚得盆满钵满。真正的艺术家出来反对,结果被不懂艺术的人民群众骂得抬不起头。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丑书曾盛行一时。射书、头书、扫把书、麻团书、浑身沾满墨汁在布上滚、跳蹦书。文艺复兴时期的沉渣,拿来当创新,哗众取宠。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绵羊腔也曾在争议中获奖。愚弄百姓的各种花腔,不追求艺术。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各种封建迷信盛行,农村神婆巫汉层出不穷。一些不靠谱的东西都以科学是有局限性的,暂时解释不了为由,当作真理宣传。算命的、占卜的、风水先生、特异功能……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马闪电也开始堂而皇之的参加活动赚流量。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任何艺术,都应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几种服务中就包含着互相制约的因素。比如,国家和社会要求宣扬社会公德,宣扬正能量。而个人可能不喜欢说教,只喜欢娱乐。我们应该把它们对立统一起来。把健康有益的思想行为、观念认识融进喜闻乐见的艺术之中。既不能单纯追求教化功能,出现千篇一律的高大上的人物形象,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不讲底线,娱乐至上。

人们喜欢听、喜欢看,宣传效果才好。但若只是喜欢听、喜欢看,却不管内容如何,由受众根据喜好选择,那么不健康的东西就会泛滥。如果国家不管或者管得不严,枪支会不会泛滥?毒品会不会泛滥?色情文化会不会泛滥?赌博会不会泛滥?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文化不是自由市场,不能完全由受众说了算,不能是买方市场。

学校教育越来越难搞,是受社会教育影响的。孩子们接触的各种读物及小视频都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如果是正面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会变得轻松;如果是负面影响,则相反。现实中,孩子们的犯罪年龄、犯罪率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与这些负面的东西有无关系,值得专家们研究。

人的本性是自然属性,五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调动这些情欲是可读、可听、可视的窍要。比如写吃东西、直播吃东西。比如表现打斗,快意恩仇,表现色情,表现获得财富和使用财富,比如控制和反控制……这些都是流量密码。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有良心的人不会只为了流量去写色情小说,有良心的人不会只为了流量去写犯罪小说,有良心的人不会只为了流量去编造亿亿财富故事,有良心的人不会只为了流量去写权力的支配的痛快……

适当控制欲望,这是每一个人必需的修养。鼓励纵欲这就是教唆人堕落,这是在犯罪。

中国历代都有禁书。囿于时代水平,当时没有别的传播方式,禁书就是禁止最快最广的传播方式。现代传播方式更多更快了,一些内容也传播得更广更快了。

古代禁书,除了禁止影响统治的有政治倾向的书,或者影射或者疑似影射统治者的文艺作品,主要就是禁止黄书。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就知道纵欲的巨大危害。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人的社会性是需要教育的。集体观念、爱国观念、公共观念、道德意识、真善美、假恶丑、规则、敬畏都需要灌输教育。社会性强了,自然属性就弱了,二者就可以平衡了,就可以互相制约,互相帮扶,对立统一了。

改革开放,国家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就发展到这么强大,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可是也要看到,我们急于搞经济,急于搞工业化,急于搞国防科技,急于搞各种现代化,道德文化、法治建设却比它们稍微滞后了。

邓公告诫我们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食品可以转基因,文化不能转基因。文艺是重要的阵地,宣传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我们的文艺应该追求真善美,不应该出现一些低俗的东西,一些搞怪的东西,一些假恶丑的东西。

假恶丑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若被包装成美女、甜食、新装,它们就会被欣然接受,甚至成瘾。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我坚决反对这一些。但是我不能不承认,我也曾追过《富可敌国》,也曾看过打擦过球的色情小说。那些情节一环紧扣一环,很容易抓住我的心,我会不由自主地看下去,甚至不分昼夜。它们的吸引力非常大,成瘾性非常强,吸金能力也非常大。但我内心清楚,这是不好的东西。所以它们若想对我有影响,除非潜移默化,除非骗过我,躲过我。

但那些没有主见的人,或者三观未定的人,他们就不同了,会很容易被情节吸引,把故事当真,接受那里面的毒素。

因此,大量的穿越、虐心、男神、女神、言情等小说作者获得很高的报酬,低俗的文艺获得很大的成功,丑书流行一时,献丑而成网红……这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这样的创作,而更多的人会受到毒害。

我们大力打击现实生活中的黄、赌、毒,却不重视精神生活中的黄、赌、毒,其实精神的黄、毒,比现实中的危害更大。

打击精神鸦片是国家的事。不制造精神毒品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为了点流量,不能为了点金钱就可以媚俗,制造垃圾,制造毒品。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我认为洁网运动不应只搞那些反动言论,精神毒品也应一同清除。先把各大平台的网文及视频要求定得严格一点,至少不出现那些看上去就恶心的分类。网络文学要与传统文学同样的标准。

相声要遵守传统相声的价值观念。

地方曲艺要追求高雅。

书法艺术要遵守艺术法则。

武术要追求拳理拳法。

如果按照现在的流量标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根本火不起来,因为我硬着头皮看了好几遍才读出点滋味。文学作品可读性当然重要,这是最重要的艺术之一,但是它的内容更重要,它传播的价值观念更重要。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

我们古人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们还是读经典,读史书,读诸子百家的书好一点。现代的思想文化也一样,要读经典的。读通俗的要注意选择,顺普通人心思的,一般都是垃圾,因为他们在刻意讨好你,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接近。

流量为王,媚俗文化猖獗,满足低级趣味低级精神需求,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针锋相对的,也是与不择手段获得经济利益一致的。

总之,国家应该大力打击文学、艺术、技能方面的假恶丑了。我们个人也应该注意防范这些精神毒品,远离它们,对身心有益,对前途有益。舆论传媒更有责任、有义务宣传高雅,摒弃低俗,更不能鼓励媚俗。

警惕精神鸦片泛滥